打包算是我的拿手,通常不需要花我什么力气
但这次行程,在行李打包上却是有让我费了一些心思

主因有二:
1。因为廉价航空,机票钱只有包括上机行李;如果要托运,要另外花钱。
2。从来没带孩子在这么冷的气候出门,又去一个更冷的地方,而且我们还想玩雪。该怎么穿?该带多少衣服?

为了玩雪,怕滑、怕湿,趁机帮四个孩子各买了一双雨鞋(小蝌蚪穿原本的高统皮鞋)(如上图)

再来就是行李要考虑限制:
1。要考虑一个人10公斤的限重。
这点我觉得相对简单,以平常在台湾出门的状况,感觉十公斤的重量应该足够。

2。移动的便利性。
除了限重,我们还要考虑的是我们是否有办法搬运?毕竟我们是『弱妇孺』团,能移动行李的就只有两个大人,再加上我们还要各推一台推车,所以我原本在斟酌是要带五个行李袋好,还是要拖登机箱?行李袋的好处是可以挂推车上,而登机箱的好处是容量比较大(相较于我们现有的行李袋)

最后跟小蝌蚪商量,来回机场到公寓的这段,他没办法坐推车,而且可能要帮忙推行李箱。因为是姐姐,所以确实是比较辛苦,要多帮忙一些,但是底迪、美眉要陪我们一直玩,他们其实也是满辛苦的,因此一家人一起旅行,只好互相配合,大家都帮忙一些之类的。

说真的,打包、收纳虽以是我擅长的,但这次出门之后,我真的有点得意我的打包能力。

公寓有洗衣机可用,所以打包的原则是小孩穿一带二,大人穿一带一。大人毕竟不太有可能把自己搞的超脏,所以如果衣服没干,顶多就一天不换衣服,只换内衣裤就好,所以带一套即可。孩子的衣服,尤其是像我们这种野孩子的衣服,不可能不脏,差别只有在...很脏还是非常脏,所以我是一定会天天洗的。

以下是我们的行李清单。

结果打包完比我预期的四个行李袋+一个登机箱....少!!

『只有』两个行李袋和一个登机箱,容我再这里用『只有』这个词,我觉得六个人的行李,这样的空间真的很精简。




其中,光是尿布,就占了半个行李袋。

另外,还有五双鞋!

除了David以外,我们五个除了脚上穿的,还另外带了一双鞋!这几天的气象预报,一直变来变去,很怕下雨鞋子湿了很难过,而雨鞋/皮鞋毕竟没有运动鞋来的舒适,所以我也不想只带雨鞋。

笔记型电脑(EeePC)是我打包完,还有空间,忍不住又塞进去的,有笔电的好处是可以把照片读出来当备份,用笔电查资料也会比手机方便(我很老派的,手机还用不惯。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桌机)

衣物的部分,我利用小型压缩收纳把体积减少。从家里出发,是可以用吸尘器把真空袋的衣服压的扁扁的,但我不确定公寓有没有吸尘器,万一没有,这样回程的行李空间需求会变大,怕会带不回来。也因此我在出发的行李准备时,刻意不用吸尘器来处理收纳袋,仅单靠人力压扁而已。

另外就是围巾的部分,我一直喜欢长长的棉/毛围巾,但这个很占空间呀!孩子越来越多之后,渐渐的都换成脖围。虽然脖围保暖效果一定没有长围巾为个几圈来的暖和,但是只要脖子有包,冷空气不从领口进入,也保护喉咙,小小的脖围就能有大大的帮助呀!

[浅蓝色的就是脖围]

再来可能大家都知道的小撇步,就是压缩袋只装衣服裤子,因为压完一定不会是规则的形状,收进行李袋/箱后,绝对会有零零碎碎的小空间,这时候,再把内裤、袜子、脖围、手套一一塞入这些缝隙中,体积不变,内容物就增加了!

出境时,穿著雨鞋/皮鞋,外套,把这些很占空间的衣著,穿在身上,行李也会少一点。

最后,我们在移动的时候....
去程,小蝌蚪仍坐在Joovy推车上,然后拉著行李箱,另外两袋挂在Maclaren推车上。我们的登机箱轮子不是很滑顺,Joovy推起来有点吃力。




回程,小蝌蚪没坐推车,就更轻松了,行李箱架在小蝌蚪的座位上。


至于冬天在日本怎么穿?

新干线的车内暖气有够热!小蝌蚪脱到只剩下一件上衣、一件裤子,趁机拍照。
上身:棉内衣/发热衣、羊毛内衣、外衣、外套。
下身:发热裤、外裤、袜子。

[Fleece、羊毛内衣]


[只上下一件发热衣、一件发热裤]

发热衣/裤,我选的是含嫘萤成分很重的。虽然最近有文章说嫘萤其实就像卫生纸一样,很容易破。但是我们买过几次,是相对棉质的容易破,洗个两年就开始有小破洞,但孩子的衣服就这样,有时候脏到洗不干净,所以穿个一两年我也觉得满刚好的,含嫘萤的发热衣裤,我喜欢的是它很薄,收纳后很小,而且很柔软,穿在身上很舒服。一件一百多,我觉得CP值很高。
也因为舒适柔软,所以家居服(=睡衣)后来都没在穿,在公寓内,有暖气,孩子们就穿著发热衣裤当睡衣睡了,这样早上起床省了换衣服的动作和时间(是有懒到连这个都斤斤计较就对了!)
台湾最近冬天不怎么冷,原本孩子只有一件发热衣,一件发热裤,都素色。这次添购,特地选择有图案的发热衣、发热裤,这样脱到剩下一件,也还不至于太不雅观。

外衣:近几年,我越来越喜欢Fleece这种质料。以前觉得厚了一点,而且太热!但给孩子们穿,天气冷很刚好,就穿一件内衣、一件 Fleece。寒流来,再加一件羊毛内衣。
这次外衣小孩的三件(穿一带二),特地选三种不同保暖度的:棉、Fleece、毛衣,为的就是搞不清楚日本的体感温度会是如何?三种不同保暖度的,总会有适合的吧!!
也可以再互相组合,棉+Fleece、棉+毛衣、毛衣+Fleece

为了这个互相组合的可能性,Fleece我也有特别挑过,扣子全部打开领口颇低,这样里面搭毛衣就不会紧绷。扣子扣上,可以变成立领,不想带脖围的时候,这样也有防寒的作用。

[领口是三颗扣子的Fleece,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去外面玩,穿外套不方便活动,我就让他们穿羽绒背心。羽绒背心我也很喜欢,卷起来收在袋子里,小小一包,一家六口的都还放的进妈妈包里,不像以前光是外套的体积就很惊人。这次除了外套穿在身上之外,行李也一定要打包羽绒背心的呀!

袜子:我也是带棉质与含毛料(厚袜),两种保暖度的。厚袜的另一个好处是孩子穿雨鞋活动一整天,脚与塑料摩擦,穿厚袜也会比穿一般棉袜舒服。(所以雨鞋要选稍微大一点的)我自认为不论天气如何,这样的衣著准备应该很具有弹性。

预想好,最最最冷的话,可以棉内衣+发热衣+羊毛内衣+棉外衣+毛衣+Fleece +羽绒背心+外套,这样有八件(所以样式和大小要挑一下,想想如果真的穿上八件会不会太绷),一定要够暖和吧!!

实际玩过之后,外衣的互相组合没发生过。

但内衣,去轻井泽那天,我让双宝多穿一件,先穿薄棉内衣再穿发热衣。

唯一觉得下次需要补强的是短袖排汗衣。因为户外冷归冷,但孩子玩的活动量大,或是我们两个大人,推推车走一走也是会满身汗的。在室内的暖气有些非常暖,所以流汗之后穿著发热衣就觉得有那么点一点黏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