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来讲,魏国的成败皆在于用人。

我们先来一起看看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君主的用人策略,以及由此产生的实际效果。

亲士急贤——魏文侯时期的强盛

魏文侯大批起用当时出身卑微而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兴名士,此所谓「亲士急贤」。文侯之世,魏国群星璀璨,文武济济,仅见诸史书的才士便有:

  • 政治大才: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赵仓唐。

  • 儒家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

  • 故旧能臣:翟璜、魏成子等。

至少,魏国初期一举拥有了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这四个大政治家,实在是天下奇迹。以至于秦国想攻伐魏国而被人劝阻,理由是:「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疑忌人才——魏武侯时期渐渐变形

魏文侯开创的生机勃勃的政治传统,到第二代魏武侯时期渐渐变形了。特别是在人才理念上慢慢也出现了问题。见诸史料的主要有两点:

  • 魏武侯暴露出浓厚的贵族骄人心态。据《史记.魏世家》记载,一日,魏击(就是后来的魏武侯)在殷商旧都遇见了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魏击退车让路,下车拜见,田子方却没有还礼。于是魏击很不高兴,当即讥讽道:「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就是,瞧你这屌丝样,还敢这么傲慢。暂且不说田子方的清高,值得留意的是,魏击两句讽刺的话流露出的贵族心态——田子方虽贵为魏文侯的老师,依然被魏击看作贫贱者。贫贱者,没有对人骄傲的资格!如此贵族心态,何能做到真正的礼贤下士?

  • 军政大才吴起被排挤。魏武侯即位之后,吴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反倒是吴起被人陷害,魏武侯怀疑吴起并且疏远了他,吴起眼看在魏国无法施展才华,便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这是魏国的一个巨大损失。

敬贤不用——魏惠王中后期开始衰落

魏惠王时期,魏国的人才大量流失,从魏国流失的乾坤大才就有四个,商鞅(卫人,魏国小吏)、孙膑(齐人,先入魏任职)、乐毅(魏人,乐羊之后),张仪(魏人)。若再加上此前的吴起,此后的范雎、尉缭子,以及不计其数的后来在秦国与各国任官的各种士子,可以说,魏国是当时天下政治家、学问家以及各种专家的滋生基地。

在所有的流失人才当中,最为令人感慨者,便是商鞅。所以令人感慨主要有三:

  • 商鞅后来的惊世变法改写了战国格局。

  • 商鞅是魏惠王亲自放走的。

  • 魏惠王后来后悔没有杀商鞅。商鞅的志向本来是在魏国施展抱负。魏国的历史遗憾就在于,当商鞅被丞相公叔痤三番几次举荐给魏惠王时,魏惠王非但丝毫没有上心,甚至连杀这个人的兴趣都没有。

麻木若此,岂非天亡其国哉!

从上述的事实来看,魏国从文侯时期的强盛、到武侯时期的变形、再到魏惠王时期的衰落整个发展脉络,与对待人才的态度和对人才的重用力度是有著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的。

我们再来说一下魏惠王其人,魏惠王在位51年,前期大约20来年,其时白圭、公叔痤先后为相,庞涓为上将军,率军多次攻伐诸侯,威势极盛,国力军力在战国首屈一指。之后就开始逐步衰弱,魏惠王是需要负起相当大的责任的。

总的来说,魏惠王是一个极具典型的「能才庸君」,极具才华,而又极其昏庸的君主。这种矛盾体往往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性:

  • 聪明机敏,多大言之谈,有显示高贵的特异怪癖。此所谓「志大才疏,多欲寡谋」,与真正智能低下的白痴君主相比,此等庸君具有令人目眩的迷惑性,完全可能被许多人误认为「英主」。

  • 胸襟狭小,任人唯亲与「敬贤不用」并存,外宽内忌。这一特征的内在缺陷,几乎完全被敬贤的外表形式所遮掩,当时当事,寻常人很难觉察。

  • 在位执政期长得令人窒息,一旦将国家带入沼泽,只有眼看著国家渐渐下陷,无人能有回天之力。

在君主终身制时代,这种「长生果」庸主积小错而致大毁的进程,就像慢性疾病一样慢慢吞噬身体,而又不采取任何医疗措施,几乎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庸主若短命,事或可为;庸主若长生不坠,则上天注定这个邦国必然灭亡。

魏国则陷入了这样的困境,魏惠王当政,任何堕落沉沦,都会被披上高贵正当的外衣;任何龌龊之术,都会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任何真知灼见,都会被善于揣摩上意的亲信驳斥的体无完肤。总归是,一切事后看去都是极为滑稽的行为,在当时一定都极为雄辩地无可阻挡地发生著,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此邦国,焉能不衰,焉能不亡!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招集了宋、卫、鲁等十二个小国会盟,合谋攻秦,想以此一战立威,稳固其霸权。

总体说来,惠王的战略还是对头的,秦国当时正在变法的关键时刻,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升级为强国,这时候打它是最好的,因为变法实质上就是要削弱贵族阶层对社会资源的垄断,然而在面临外敌入侵甚至亡国危险的情况下,国家又必需贵族阶层的效忠以稳定政局,因而变法自然就得流产;况且秦国自穆公后就长期孤立于山东各国之外,吞并秦国并不会引起其他大国太多的反对。真若如此,也许日后统一天下的就不是秦了。所以秦孝公听说后,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赶紧命令国内所有战士,全都到城墙尚箭垛口后面准备战斗,另外还招了一批死士随时准备拚命!

敌人越恐惧,就说明战略越正确。魏惠王这多好的一步棋啊,可惜,秦国大良造商鞅是不会让他得逞的,作为一个曾多年待在大梁渴求功名的士子,商鞅可是太了解魏惠王了。

面对此等危急情况,商鞅当然也可以像赵国那样求齐楚来个「围魏救秦」,但齐楚即便出兵,也必然是在魏损兵折将与秦接近危亡之时,以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商鞅想了个更好的办法,直接跑去忽悠好大喜功的魏惠王道:「大王之功大矣,令行于天下矣。然今大王之所从十二诸侯,皆宋卫等小国,此不足以王天下也。且魏攻秦犹如以牛刀宰鸡,名不扬,威不显。大王不如先行王服(使用王的仪仗),然后观齐楚之变,谁不归顺,则以兵加之,如此则威加海内,王业可成也。」

魏惠王一听非常高兴,商鞅这么说,等于代表秦国支持魏国称王,如果谁反对,秦则必须履行义务出兵助魏国王霸天下,这远比带一群小国打秦国划算多了!而且魏王已经老了,再不称王就要老死了,能在有生之年得此至高荣耀,也算是美事一桩。

图:孟子就曾表示「(魏惠王)望之不似人君

真是蠢到家了。谁都知道当时天下只有周天子一个王,而华夏诸侯目前都还只是称侯(我们书中称齐威王魏惠王为王,那是他们后来称的王。)从前虽然有些蛮夷称王,但他们是蛮夷,我泱泱华夏也不爱跟他们计较,。可魏惠王乃毕公高(周文王十五子)的嫡系,是正宗的华夏诸侯,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第一个称王?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偷尝禁果当然很爽,但这其实等于将自己架在了火炉上。

然而,魏惠王还是没有禁住诱惑,竟决定放弃攻秦,而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的范台(今开封繁台、禹王台)宫室之上,仿效夏朝建王都于此的大禹,称夏王,乘夏车(有五彩刻饰的天子之车),并使用天子的九飘带龙旗,穿红色龙袍,树朱雀七星军旗,然后竟以此天子仪制,率领12小国以及赵肃侯、秦国公子少官等会盟诸侯共同前望孟津朝见周天子,搞得周天子很尴尬,魏惠王自己倒是挺嘚瑟,自以为凌驾于天下诸侯之上,颐气指使,风光无限。从此魏惠王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穿著王服,站在镜子前面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拉风最气派最伟大最帅最酷炫的王?是我是我还是我。」

好拉风,好气派,好一只聒噪的出头鸟,齐秦楚三大国于是拔出了自己的鸟枪,冷眼旁观,且看它得意到几时?

事实证明,魏国身在战国却做著春秋大梦,只不过徒惹天下戮笑而已。春秋时代是典型的霸主政治,而战国则是典型的军国政治。霸主政治其实是一种贵族政治,即由周天子的代言人霸主来维持天下秩序,各小国遂得以在霸主的庇护下挣扎求存,因为对于霸主来说,土地人口等实惠并不是最重要的,霸主的面子才最重要;而到了战国时代,各国都在猛烈变法、惨烈兼并,而从贵族政治开始向集权政治过度,所以,各大国都不需要天子、也不需要霸主,要的只是富国、强兵、耕战、扩张、兼并、统一!


魏惠王时期,绝对不算魏国发展最顶峰的时候,魏国的鼎盛时期应该是魏文侯统治之时,那时候他任用吴起变法,使魏国强大了起来,魏国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魏文侯之后的下一任国君就是魏武侯,相对比魏文侯,魏武侯对国家并没有做出像样的建树,很快时间就来到了魏惠王统治的时期。

大家注意到从魏文侯、魏武侯在到魏惠王,他们的称呼有何不同吗?

注意看前两个被称为侯,文侯和武侯,到了梁惠王时期,他就称王了。这说明在当时,魏国已经傲视群雄几十年了,这时候放眼天下,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和魏国叫板的。所以,他就率先脱了侯爵,称王称霸了。

恰恰就是梁惠王的自大,导致了他迷失了自我,不是今天对这个国家用兵,就是明天对那个国家用兵。

梁惠王这是走的四处树敌,自找灭亡的道路呀。

虽然,这时候梁惠王的手下有鬼谷子的高徒庞涓,但是,庞涓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战国,顶多也就算是一个二流的将军。

这不是梁惠王要对赵国用兵了吗,赵国本来和魏国是兄弟之国,当初他们都是从晋国分化而来的。整个晋国被韩、赵、魏给瓜分为三了。

到了魏惠王统治的时期,他想把赵国和韩国给吞并了,要实现春秋时期晋国那样的统一。

要知道这时候的赵国的力量是远不如魏国的,当他听说魏国要来灭他的时候,赵侯就给邻国,也就是势力有点强的齐国写了一封信。

齐威王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将田忌以及孙膑来商议,商议的结果是唇亡齿寒,赵国必须要救,否则,一旦赵国亡了,齐国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但是,赵国远在千里之外,要如何去救赵国营救呢?再说了魏国如此的强悍,齐赵联军真的能击败魏军吗?

答案是能,不需要齐赵联军,只需要齐国的军队就可以打败魏军,因为齐国有军事奇才孙膑。

齐威王把救赵的问题交给了田忌和孙膑,两个人商议如何救赵了。

田忌的建议是直接把齐国的军队开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和魏国决一死战。

然而,孙膑告诉田忌,这并非是上策,因为齐国若是赶到赵国,士兵势必会疲乏,以疲乏之师,攻打在赵国以逸待劳的魏军,胜算的把握并不大。

孙膑告诉田忌,这时候其实去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才是上策之选,只要魏国的国都被齐国的军队围住了,魏王肯定会让庞涓退兵来保魏国的,这样只要魏国的军队一撤离,赵国的危难不去就去自解了。

孙膑的策略是不是很高名,而且孙膑还在魏国大将庞涓的毕竟之路埋伏了重兵,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这一战之后,齐国的威望也渐渐的树立起来了,毕竟他们挑战当时的老大,而且挑战成功了,齐国大胜魏国。

梁惠王吃了败仗不知道悔改,反而更加的暴躁了,没把赵国给拿下来,他又开始向更加弱小的韩国下手了。

韩国照样向齐国求救,齐王又是派了田忌和孙膑两队CP来帮忙,这一次孙膑用减灶做饭的方法,迷惑了魏国大将庞涓。导致庞涓判断失误,走入了孙膑设计的埋伏圈之中,这一战最终庞涓被乱箭杀死,魏国的士兵也死了十几万。

也就是这一仗之后,魏国一下子弱了下来,而且魏国自从弱下来之后再也没有强大起来过,以至于以后,也就是秦始皇时期,王贲仅用黄河里的水,就把魏国给淹投降了。

魏国也就是经过和齐国的两次战争而衰落下来的。强大的魏国也就是仅仅延续了几十年,因为梁惠王的愚蠢,而使国家衰败了下来。


看过《大秦帝国》的朋友应该会对里面由李立群老师扮演的魏惠王这个角色记忆犹新,不过《大秦帝国》虽然大体上符合史实,但毕竟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秦国作为这部作品的主教自带光环,而作为陪衬的魏惠王似乎给我们一种昏庸之感,那么真实的魏惠王是不是这样一个人物呢?

公元前370年魏国第二大国君魏武侯死,其子魏䓨继位为魏惠王。魏惠王一共在位五十一年:在前期二十年中他任用白圭、公叔痤先后为相,庞涓为上将军,多次攻伐诸侯。魏惠王继位之时赵、韩两国曾勾结其弟意图颠覆魏䓨的君位并瓜分魏国,公元前368年魏惠王对赵、韩两国发动报复性打击:败韩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败赵于怀(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这么做其实从长远的战略规划而言是对魏国极其不利的。

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东有齐、南有楚、韩、西有秦、北有赵,这意味著魏国可能遭受来自任意方向的进攻,这样的地缘格局其实是对魏国极其不利的。魏国之前的两代国君魏文侯和魏武侯深刻洞悉了魏国的地缘劣势,所以他们一方面在魏国内部推行变法改革、打造精兵强将、强化地方治理,凭借先发优势压服别国;与此同时在外交关系上魏文侯和魏武侯始终坚持和赵、韩组成三晋联盟,这实际上意味著赵、韩两国成为了魏国的地缘屏障和战略纵深,而当魏国对别国采取军事行动时赵、韩则扮演盟友的角色。在这一时期魏国用兵的重点是秦国,这是因为秦在七雄之中国力相对虚弱,容易战胜,而且秦地处战国七雄中最西部的位置,一旦魏国得之,即使魏国原来的土地全部丢失,只要魏国封锁函谷关则东方诸侯再难前进一步;如果魏国得了秦地,而原来的魏地又没有丢失,那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魏惠王上台后为了报复赵、韩干涉魏国内政试图暗杀自己的一箭之仇,改变了魏国两代先君结盟赵、韩,集中全力灭秦的既定国策。这下魏国当真彻底成为四战之地——四周全是敌国。与此同时东面的齐国和西面的秦国几乎同时崛起,魏国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魏惠王不得不深思:自己究竟该如何维护已出现中衰迹象的魏国霸权呢?他思考之后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对策:

迁都:魏国的都城安邑在今天山西夏县西北,距离魏秦前线太过靠近,此时的秦国在经历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君主的奋发努力,尤其是经历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则避秦之锋芒;二来大梁本得自楚地,迁都于此利于更好地同化此地并进一步扩大魏国在淮、泗流域的影响力,借以抵消齐、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结盟:魏国重新恢复了以秦作为主要对手的既定国策,重新修复和赵、韩的关系,与此同时魏惠王还屡屡和齐威王会盟并相互承认对方的王号,希望以此稳定住东方的齐国,使自己得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应对西部秦国的威胁。

强农:为应对主要对手秦国的巨大威胁以及东部齐国可能的潜在威胁,魏惠王决定加强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在迁都当年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他大力开凿运河、修筑黄河长堤,又开放以前由魏国王室独占的山林川泽——允许百姓进入昔日的王室山泽采药、捕鱼、打猎。

筑边: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2年又进一步扩建。魏国大修长城之举其实标志著魏国虽然重新将秦国树立为主要对手,但在面对这个主要对手时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已由进攻转为防守。

魏惠王为维持魏国霸业所采取的这些战略措施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见到了效果:魏国与赵、韩的关系有所改善。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四国国君都到大梁来朝见魏惠王,魏国的霸权得以又持续了20多年。不过这已是一种回光返照现象了:魏国不仅在面对新兴的秦、齐、楚时没半点优势,甚至也已无法号令自己的昔日小弟赵国,而仅仅只能臣服韩国以及鲁、宋、卫这样的二流小国。

导致魏惠王时期魏国霸权中衰的原因除了「四战之地」这样先天不利的地缘格局外,魏惠王自己的作死行为也是不容忽视的:丞相公叔痤临终前先他推荐商鞅,可魏惠王无识人之明,导致魏国错失人才,与当时的变法潮流失之交臂。此时东面的齐国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使齐国"强于诸侯"。然而此时的魏国仍维持著自战国初期以来的霸权,于是齐国和魏国开始分别扮演起了天下霸权的争夺者和维护者的角色。魏国第三大国君魏䓨准备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然后以秦国之地为根据地争夺天下。当时秦国已是秦孝公和商鞅(当时还叫卫鞅)在主政,他们认为:以秦国之力难以与魏国抗衡,于是打算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魏惠王的意图。公元前三四四年卫鞅去向魏惠王游说,卫鞅指出:魏国的盟国多为小国,不足以王天下。建议魏国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先行称王,然后图谋齐楚,如此可谓名正言顺。魏䓨听从了卫鞅的建议:「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后世因此称魏䓨为魏惠王。魏惠王称王后召集逢泽之会(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南),由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得罪了齐、楚两个大国,与此同时战国七雄之外的小国也日益意识到魏国的野心,转而纷纷投奔齐国。此后魏国在与齐国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连续落败,楚国趁机北上攻魏,就连一向备受魏国欺压的秦国也在商鞅变法之后渐渐强大起来并趁魏国在东面败于齐国的机会攻击魏国西部,魏国地处四战之地的地缘劣势暴露无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近年来我们总能听到某某国王断送了大好形势,某某皇帝导致了王朝的中衰,更有某某君主直接了亡国灭种云云。

古代虽然是专制集权的社会,但是君主的作用真的有这么巨大吗?

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政权的盛衰,和其内外环境及周边形势的变化密不可分,国家的兴衰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位君王能够左右的。

所以,魏惠文王不是魏国霸权的罪魁祸首,魏国霸权的衰落是个时间问题,只不过恰好和魏惠文王执政周期相吻合。

那么,为什么魏国的衰落不可避免呢?「静Yes」认为有以下原因:

1、魏国地处天下之中,四战之地难有作为

魏国的局面就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一样,一旦开战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而魏国更严重,在它的周边,西有戎秦,东有强齐,南有蛮楚,北有悍赵。

虽然在战国初期,秦国和赵国实力都不是很强,尤其是秦国,在战国前期一直是被魏国打压的角色,但是相比较魏国而言,秦国的地缘可谓得天独厚,除了义渠,秦国已经称霸西戎,在函谷关以西,秦国再也没有对手。

更可怕的是,秦国地势较高,对魏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趋势,这注定了魏国不可能完全搞定秦国,而只能被秦国所征服。

赵国,和魏国一样脱胎于晋国,虽然实力尚弱,但是赵国南北跨度大,从邯郸一直延伸到大同以北的河套地区,并且有云中、太原和邯郸三个政治中心,这种狡兔三窟的设置形式虽然不利于统一协调,但是也保证了赵国不会被一击必杀。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人,但是邯郸和云中方向影响不大,这是后来赵国能打赢邯郸之战,猛揍趁火打劫的燕国的原因所在。

齐国,春秋第一霸主,到战国时期,经历了田氏代齐后,虽然实力有所削弱的,但是作为天下最富裕的国家,齐国有足够的实力和魏国形成对峙。

楚国,作为春秋第一个僭越宗法的国家,拥有者超6国面积之和的国土面积,带甲百万,是南中国的霸主,也是魏国的重要威胁。

所以,魏国面临的现状是,攻打其中一方,就可能会受到另一方或几方的攻击,比如庞涓攻击韩国,齐国孙膑从后方奔大梁来了,攻击赵国邯郸,孙膑又从后方奔大梁来了。

因为战国前期各诸侯大国势均力敌,谁也不希望对方过分强大,尤其是魏国,所以,魏国南有作为。

历史上,占据河南的军阀基本没有能够成事的。

而处于自保的需要,魏国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这是魏国的沉重负担。

即使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也不能保证魏国的霸权长盛不衰。

2、人才外流,瘦己肥人

战国前期,为了保证自己在争霸中不落下风,最重要的是不被周边国家吞并,各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变法计划。

在变法的大潮中,魏国无疑是走得最快的,公元前455年,魏文侯在位时期,任用李悝实施变法,变法内容包括:

废除奴隶制世袭制度,选贤任能,发展生产;废除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政策,鼓励百姓垦荒,废除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实行法治,建立魏国法律《法经》,对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等的奖励,做了最完备的规定;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这就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李悝变法是战国第一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后世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也受到了李悝变法的影响。

但是,魏国的变法终究没有延续下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魏国内部的守旧势力过于庞大。

其实这个问题在战国七雄中都有出现,不过魏国的情况似乎更严重。要知道,之所以会出现「三家分晋」的局面,就是因为晋国国内的公卿大夫们势力太过庞大,庞大到成了一个个的独立王国,最后直接把晋国肢解了。

而魏国变法,指向的就是这些贵族。

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最要命的还不是贵族对变法的阻挠和反扑,而是在公卿大夫的制度下,社会阶层已经固化,新晋人才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压。

作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魏国有著天下最雄厚的人才储备,但是魏国的社会制度容不下这些人才,所以他们只好到别国另谋出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鞅到秦国实施变法,帮助秦国迅速强大。

另外,还有孙膑、范睢、吴起、尉缭等,这些人才为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了魏国的掘墓人。

所以,魏国的衰落时迟早的事,是必然事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魏国到了魏惠王的手上,形势并不是很好,虽说魏国的军力国力还保持在战国第一,但地缘劣势随著周边大国的崛起已经显露无遗。而且在魏惠王继位之初,魏国爆发了一场内乱,国家差点一分为二。使魏国经济军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受电视剧《大秦帝国》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魏惠王是个老迈昏庸的君主,刚愎自用,流失了很多人才,这实在有失公允。魏惠王是个很有能力的君主,在其继位之初便可窥一二。

公元前370年,魏武候突然暴毙,由于未立储君,魏武侯的两个儿子魏罂和魏缓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大打出手,魏国内乱爆发。韩懿候和赵成候见魏国大乱,抓住机会以帮魏国平定内乱的理由联合出兵,赵韩联军在浊泽大败魏罂。将魏罂的主力团团围住。韩懿候和赵成侯便商量著如何处理魏国局势。赵成侯认为, 杀掉魏罂,拥立公子缓,逼迫魏国割地求和。韩懿候认为,将魏国一分为二,最大化削弱魏国。二人意见不合,相持不下。韩懿候干脆利落,直接撤走军队,不管魏国的事了。赵成侯见韩国军队撤走,心里没了底气,干脆也悄悄溜了回国。

魏罂死里逃生,立即集结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国内所有反对势力,以武力统一了魏国,这就是魏惠王。魏惠王继位后,肃清朝纲,收买人心,整纪军队,魏国很快就恢复了元气。第二年连续两次打败赵韩军队。稳定了中原的局势,重新肃立了魏国的霸权。由此可见,这位魏惠王,确实称得上一个合格的君主。

魏国在中原的战场尚能把控,但对于西方秦国的进攻,魏惠王就显得捉襟见肘。公元前366年,魏韩联军进攻秦国,被秦国军队打败。公元前364年,三晋联军与秦国军队战于石门,秦国兵团大败三晋,斩首六万。对秦国作战的屡屡失利,并非是魏惠王的无能,而是基于两个原因。一:魏国战略重心的东移,早在魏武侯时代,魏国就在河西之地大量修建长城和要塞,由此可以看出,从这时候开始魏国对秦国的策略就已经转攻为守了。二: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这一年,秦国在秦献公的主持下,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改革,正是这次改革,使秦国恢复了国力,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此后,秦国在对三晋的战争中鲜有失败。

魏国虽然在河西的战场上屡屡失败,但河西之地寸土未丢。魏惠王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还维持著魏国的霸权。

有人说,魏国就应该一直贯彻魏文侯的战略方针,联合三晋,一心灭秦。在下以为,这个方略放在魏文侯之时可行,到了魏武侯和魏惠王时代,完全行不通。三晋领土犬牙交错,利益分均难以平衡,矛盾激发是迟早的事,韩赵也不甘心永远当魏国的小弟,势必要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向分裂以至相互攻伐。至于灭秦,就更难以实现。战国时代,除非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否则绝对难以灭掉一个大国。魏惠王正是看到了这点,才把精力都用在中原争霸上,甚至把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这也是为形势所迫。可以说魏惠王在战略布局上,并没有犯什么大错。

至于说人才的流失,确实为魏国感到惋惜,但在下惋惜的不是魏国没有用这些人才,而是惋惜这些人才都跑到了其他国家对抗魏国。在那样的形势下,魏惠王即使留下了如卫鞅这样的变法家也不能改变魏国的根本,因为魏国已经进行了一次变法,而且国内没有什么激烈矛盾,留下卫鞅再次变法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所以,即使换一个比魏罂更有能力的人来做君主也难以将魏国的霸权维持下去。魏国的衰落不在魏慧王,即便魏惠王联合三晋,重用人才,但别国的崛起是他不能阻挡的。形势的发展容不得他选择。


魏国的衰落在其父亲魏武侯时期已经有所展现了,当然了当时没有人能看出来,只有吴起一人看出来了。

第一、魏武侯虽然对文侯时期的老臣基本保留,但是在任用新人方面跟文侯相差太远。任人唯亲、唯贵。像出身低下的新人不再看中,老臣也逐一遭受排挤。

第二、魏武侯对江山地势非常看中,却不看中民心向背。这一点被吴起当面看出来了,还批评武侯。因此吴起也慢慢遭受排挤。

第三、武侯带头破坏文侯时期的三晋联盟。

总之武侯在位期间跟周边各国基本都打了一遍,把好端端的魏国折腾得不像样,留给惠王的局势并不好。

当然惠王也有自己的原因,但惠王自身对国家战略是自己的思考的。迁都大梁避开与秦国的纠缠,由文侯时期的三晋联盟转为统一三晋。而大梁都城的选址真是眼光一流,千年后成为古都(看看赵国迁都邯郸的眼光,之后就成了小县城)。魏惠王的想法都是非常贴切实际的。但是老爹把国际关系几乎破坏了个遍,你让魏惠王怎么修复外交关系?


枪打出头鸟

作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事件——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其中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核心区域包括都城(如下图),所以魏国一直以晋国正统继承者自居。此后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位明主的打理下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直到公元前370年,魏惠王继位。

看名字就看出来了,爷爷和爸爸都称侯,到了自己这就称了王号。可见其好大喜功。对明朝历史的人知道,当初朱元璋夺天下时,有谋士就建议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毕竟枪打出头鸟嘛。更形象参考还有《三国演义》中袁术称帝和孙坚盗玉玺后的凄惨遭遇。可怜的魏惠王并不知道这个道理。然后就悲剧了。

一把好牌做了嫁衣裳

魏国财力和军事实力都不错,尤其是吴起训练的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在人才方面,更是上天垂爱,孙膑和商鞅最开始的主子就是魏惠王。但可悲的是喜欢玩夜明珠的魏惠王看不上这二人!甚至连公叔痤「不用即杀之。」的忠告也给忽略掉了,让商鞅大大方方的去了秦国。然后秦国强大了把魏国一顿虐。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魏国首霸,存粹上是一种因为改革和领导者因素所导致的,实际上按照魏国的形势,处于中原四战之地,只要各国不是那么的腐朽不堪的话,它就很难实现霸业。

战国时期魏国首霸,首先有李悝变法,开始形成封建土地生产制度,推动魏国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其相对于中原诸侯国有一定的制度优势,国力很快的发展起来。再加上在此时魏国文臣武将辈出,从魏文侯到魏惠王等都励精图治。乐羊灭掉中山国,开地百里;西门豹治理邺城,留下脍炙人口的治河传说;吴起变法,改革军制,建立魏国武卒,威震天下;庞涓治军,也是胜仗不断,只是到后来孙膑出来才有所抑制。所以因为这些革命的举措,所以魏国在战国初期迅速的发展,一跃而成为战国首霸。

但是从当时各国形势上看,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魏国除了南边的韩国比较弱小和北边的燕国相对较弱之外,没有哪国是易与的。赵国自从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实力迅速发展,而且还有李牧、廉颇、赵奢等一批名将;齐国是当时的大国,春秋首霸,自从恒公之后,利用渔盐之利,威震诸侯;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奋六世之余烈,一下子称为战后中后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楚国延绵八百年,地方五年里,带甲百万,粟支十年,此诚霸王之资也。一旦这些国家完成改革,吧也是魏国衰败的开始,尤其是当孙膑相齐之后,更是给魏国霸业毁灭性的打击,使得魏惠王不得不和齐王徐州相王。


战国第一霸魏国衰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魏惠王志大才疏,僭越称王。魏惠王本来是一个王族纨绔子弟,在与兄弟争夺君位的过程中快被打败了,结果得到韩赵两国的支持,取得魏国君位。魏惠王认为他是天命所归,于是很快僭越称王,把魏国的国格由侯爵提升为王爵!王国是天子之国,只有周王室的天子才是王,魏国僭越称王,吸引了齐国的注意力,齐国要打败魏国称霸。

其二、魏惠王敬贤不识才,流失了许多乾坤大才。魏惠王喜欢跟孟子聊天,十分的敬重读书人,但是他错失了孙膑、卫鞅、张仪。孙膑被庞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卫鞅在他眼中只是一个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国政;张仪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辩的辩士,但没有孟子那么讨人喜欢。三个乾坤大才都被魏惠王当烂鞋子扔了,结果三人打掉了魏国的霸权。

其三、魏惠王放弃秦国,围攻韩赵而败于齐国。秦魏因为河西之地而成百年世仇,魏国强大之时完全有实力灭秦,但是魏惠王认为秦国穷弱,占领了还得倒贴治理,他想统一三晋再灭齐,进而统一华夏。魏国进攻赵国,齐国救援赵国,在桂陵之战中打败魏国,生擒庞涓;魏国又进攻韩国,齐国救援韩国,在马陵之战中消灭魏国主力,庞涓战死!魏国霸权开始跌落,秦国大良造卫鞅趁魏国主力被齐军消灭,发动河西之战,彻底歼灭魏国河西军和最后一支魏武卒,逼迫魏国割地求和,又迁都大梁,魏国开始衰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