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离阿波罗11号登月已经过去将近50年了,“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脚印仍在月球表面原封不动地保存着——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所以吹不走它。然而,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更大的脚印”,其实是96包装有排泄物的垃圾袋。没错,勇敢的宇航员在前往月球的路上解决了个人生理需求,并把尿布留在了月球。

等一下,这好像不是熟悉的剧情

在阿姆斯特朗传回地球的第一张照片中,除了月球表面,还能看到一个白色袋子。人们并不确定这个袋子是否装了尿布,但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历史部门(NASA Histor Office)的资料,月球上肯定有装满排泄物的垃圾袋。

在飞往月球的路上,那时的宇航员们依靠一个用胶带贴在臀部的排泄袋来解决需求,而在月球上,宇航员则需要穿戴“最大吸收力服装”,或者更简单直白地说,尿布。

排泄袋。

最大吸收力服装上有多个吸收层。

1972年,阿波罗16号的宇航员查理·杜克(Charlie Duke)在月球上度过了71个小时。而经过电话确认,当时他们真的把排泄物留在了月球。他们“把收集在罐子里的尿液和几包垃圾留在那里”,因为他们觉得太阳辐射会有净化作用。杜克表示:“如果真的有东西还能存活,我才觉得吃惊呢。”而且,据佛罗里达大学太空科学家安德鲁·舒尔格(Andrew Schuerger)发布的文章,登月飞船对重量非常苛刻,必须选择最有用的东西带回地球,垃圾就不值得为其冒险了。

垃圾袋在月球上的分布地点。

“有味道”的垃圾袋反而成最重要的月球研究对象?

不过,随着美国登月计划重启,这些垃圾袋成了科学家们期待的“重要物品”。人类排泄物中50%的质量是由细菌组成的,包括肠道中的上千种微生物,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也就是说,随着阿波罗11号飞船降落月球,人类也将这些地球上的微生物带到了毫无生命痕迹、环境极其恶劣的月球。

便便的组成成分。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如此极端的环境,微生物能有多坚挺?如果它们能够存活,那是否意味着它们也能挺过星际旅行在火星上播种生命?

这些问题听起来有点傻,但却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标示着生命能承受的极端环境的极限,还透露了人类在外太空存活甚至繁衍的可能性。这些理由足够科学家为了几袋排泄物重回月球了——没有人知道这包垃圾变成了什么样子。

垃圾袋在月球上的环境。

不过,舒尔格和他的同事近期模拟并分析了月球遗留物品上微生物存活的比率,虽然垃圾袋内的微生物比裸露在外的遗落零部件上的微生物受到了更好的保护,其存活的可能性仍然非常低。

月球没有磁场来偏转最强大且最具破坏性的宇宙辐射,更没臭氧层来吸收太阳的紫外线。由于没有大气层,月球日夜温差波动很大,白天可达100摄氏度,夜间可降至零下173摄氏度。

那万一微生物活下来了呢?

并非没有可能。在地球上,人类所到过的任何地方都有微生物:靠近海底火山的深海底部,格陵兰冰川下1.6千米深的冰层……阿波罗16号曾尝试把9种微生物样本暴露在外太空中,其中不少也幸存了。“我们从未给生物圈划定界限,每个地方都有生命。”地外智慧生物搜寻学院(SETI)的生物学教授玛格丽特·瑞斯(Margaret Race)表示,“如果垃圾袋保存完好且仍有水分,微生物就有可能存活。”

阿波罗16号的微生物实验装置。

不过,即便它们全部阵亡,也依然有研究价值。“我们会研究它们生存了多久,是否产生进化以及是否有复活的可能。”如果微生物在月球能够存活一段时间,那么在拥有大气层和冰冻层的火星上,它们的生存会更轻松。

随着新登月计划展开,人们必须思考是否保护阿波罗登月留下的痕迹,当然也包括那些装着排泄物的垃圾袋——任何100米内的行动都会破坏它。

人们不太可能拿着排泄物去火星上做实验了。其实早在1967年,即阿波罗11号登月两年前,联合国就签署了“外层空间条约”,规定成员国“应避免对太空和天体造成有害污染”。目前,科学家们仍在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痕迹,如果地球微生物污染了火星,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所发现的生命迹象是“火星原产”还是“地球出产”?

而VOX的作者则大开脑洞:也许,地球上的生物根本就不是起源于地球呢?它可能是其他星球的微生物落在地球后的结果?假设月球被撞毁,带有人类微生物的垃圾袋掉落在其他星球,说不定一不小心又开创了新生命呢。

图片来源:VOX、NASA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