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别名 陵游、草龙胆、龙胆、地胆草,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根和根茎。

龙胆草是清热燥湿类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的作用。本品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既善清泄肝胆及下焦湿热,治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等证;又善清泄肝胆实火,治肝火头痛,胁痛口苦,目赤耳聋,以及肝经实热之高热抽搐,为保肝利胆之良药。

临床应用

1、用于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常与黄柏、苦参、蛇床子,茵陈,栀子等配伍;

2、用于肝火头痛,肝热目赤:常与柴胡,栀子,黄芩等同用,如龙胆泻肝汤;

3、用于肝经热盛,热极生风的高热惊厥、手足抽搐:常与钩藤,牛黄、黄连等配伍。

药理作用

⒈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有健胃作用。龙胆等苦味健胃药可使大鼠胃液和胃酸分泌增加,但食饵摄取量及体重增加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于食前半小时服用少量龙胆草,能刺激胃液分泌;若食后服用,反使胃机能减退,分泌减少。临床上可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液缺乏的患者。

⒉ 抗菌作用 

龙胆草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对钩端螺旋体、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⒊ 抗炎作用 

龙胆苦甙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肿有抑制作用。口服龙胆碱可使大鼠甲醛性「关节炎」肿胀减轻。对小鼠的抗炎作用较水杨酸强。抗炎原理可能与神经-垂体-肾上腺系统有关。

⒋ 其他作用 

龙胆碱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使活动能力降低、肌肉松弛。大剂量龙胆酊对动物有降压作用, 并能抑制心脏,减慢心率。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津伤阴亏者慎用。

选方

龙胆泻肝汤---来源《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龙胆草5g 黄芩10g 山栀子10g 泽泻110g 木通10g 车前子10g 当归10g 生地黄20g 柴胡10g 甘草6g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参考资料:中药大全;《中药学》。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伦俊杰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龙胆草?

【处方名】 龙胆草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肝火。常用于: ①湿热黄 疸、阴肿阴痒、白带、湿疹等证; ②用于肝经热盛,热极生 风所致诸症; ③肝胆实热所致诸症。

【用法与用量】 内服: 煎汤,3~6g; 或入丸、散; 外 用: 研末捣敷。

【新用途】

流行性乙型脑炎: 轻症口服20%龙胆草糖浆,每日3次, 每次10~15ml: 昏迷或呕吐不能进食者,给2:1龙胆草注射 液每日3~4次,每次2~4ml肌注,至热退3日后停药。中、 重型均辅以西药常规治疗。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龙胆草的功效~治掉发

1、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2、龙胆治疗头发全脱也有很好的疗效。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重,精神负担随之加重,脱发患者越来越多见。

3、一般脱发治疗已有难度,临床遇到头发全秃者更为棘手,甚至于连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等全部脱光而成为普脱者,治疗难度就更大。这些患者的精神压力往往会日渐上升,心态变坏,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

我个人是将花洗干净泡微温水,有??????的花青素释出对女孩子养颜美容抗斑抗皱,以及微血管有很好的保养功用喔!


龙胆草,龙胆草!美好生活离不了!

有很多好朋友可能对龙胆草听说不多,了解也更少。

大家一起来,让我们看看这龙胆草,草的美妙!

龙胆草性寒味苦,

具有很好的泄火清热之功效!

龙胆草具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的功效,

可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

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等症。

1.清热燥湿

2.泻肝胆火

3.促进消化

4.保肝利胆

5.抗菌消炎

6.镇静降压

7.抗过敏

友情提示:龙胆草的应用必须遵从医嘱,不得擅自轻试!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养生有道!


我说几句,龙胆草味苦,性寒。主要功能是清热燥湿。泻火定惊,用于湿热黄疸。阴囊肿痛。女人阴部骚痒。白带异常和湿疹。治黄疸,多配桅子和茵陈,治女人阴痒肿痛。白带湿疹,常配苦参,黄柏。含用于肝经热盛生风所致的高热惊厥,四肢抽搐。也可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头痛,口苦,目赤,耳聋的等。龙胆草。含有的龙胆苦苷。有直接保肝作用。可促进胃液和游赤盐酸分泌。具有健胃作用。还有抗炎及消除肿胀作用。龙胆碱对小鼠有正经利尿降压作用。脾胃虚弱者慎服。


龙胆草生长于我国南北各地。由以云南和东北最佳,味苦,性寒,无毒,泄肝火颇著,用于肝热盛生风,高烧不退,惊厥抽搐,清热燥湿,湿热黄疸,白带淋浊,阴囊潮湿,湿疹,肝热肋疼,肝火上炎,本品苦寒沉降,以清肝明目及下焦湿热见长。又以清肝经实火为著。本文摘自本草纲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