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打坐的过程中容易打嗝呢?因为身心没有协调统一,气没有沉下去,反弹了上来。这种情况是因为打坐前没有往外呼气,胃胀时也没有往外呼气,打坐结束后还是没有往外呼气,时间久了,形成了习惯,胃部积压了一些虚气所致。而且时间长了还会感到很难受,甚至造成淤气、淤血。有的人容易发火、发脾气,也是因为气没有沉下去。既然如此,就要想办法把气呼出去。

比如泻肝火就念「嘘」字。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达摩祖师传了三个字——呼、唏、哈。每个字念三遍——呼、唏、哈;唏、呼、哈;哈、呼、唏。另外还可以把气吸满到丹田,猛地呼出去,呼得很干净,小腹呼得很瘪。智者大师在此基础上创了六个字——「呵、吹、呼、嘘、嘻、呬」的呼气祛病法。

今天天气特别冷,大家坐了一会儿,手是否发热了?如果没有发热,说明身心没有放松,气血没有畅通。冬天打坐坐得好,全身会感到暖融融的。夏天打坐坐得好,全身会感到清凉。如果气血不畅通,身心不协调统一,心也静不下来。在座的许多人坐姿不对,这会导致气血不通。只有坐姿端正了,气血才会下沉。有些人坐久了背驼,其原因一个是坐姿不对,另一个是中气不足。

大家修行这么久了,为什么进步这么慢呢?你们可能觉得自己进步很快,但在我看来你们进步太慢了,甚至没有进步!说好听的你们会很高兴,可是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打坐久了,看到光,听到声音,很多人以为这就是进步了。可是,这些有声有相的东西会来也会去,有什么用呢?关键是看你的心态有没有转变,心理承受能力有没有增强。

修行人一定要真实,你真实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敢于真实,才能破除贪心和我执。一个人平时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就是他内心的显现。如果你刻意造作,又能造作多久呢?一不小心就会露出你的「庐山真面目」、你内在的素质。只有通过修炼,你的内在改变了,表现出来的才是真实的,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但一开始又有一个刻意改变的过程,顺其自然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人的习性生生世世累积得太多了。

我们的祖先早已领悟到顺其自然永远无法改变,只有用强制的方式去改变。因此国家产生了法律,宗教产生了戒律。如果顺其自然能改变习气,国家就不需要法律,宗教也不需要戒律了。如果通过戒律和法律都无法改变,又怎么能指望顺其自然而改变呢?

为什么我们到了一个团体会感到这也不习惯,那也不习惯?因为团体有规矩。这些规矩就是防止每个人的习气蔓延的,如果不习惯,说明你的习气毛病太多了。拿我个人来说,住山洞住久了,到丛林里就会感到不习惯。丛林里一切都是统一的,比如吃饭、上殿、坐禅、出坡都是统一的。丛林里规定不能串寮。如果你乱串寮,说你一次两次不听,就会被迁单。僧人听流行歌曲,说了不听,也要被迁单……

因为我们身上的「刺」太多了,所以到团体里才适应不了。如果我们没有习气毛病,一切都能随众,到哪里都是极乐道场。军队里有一句话:万众一心。丛林里也是如此,每天参禅、打坐、诵经、出坡,把你的习气磨光了,全身的刺拔完了,到任何地方你都能适应。比如每天吃饭之前先要供佛,养成习惯后,每当吃饭时就会想到先供佛。当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改变到一心只有佛的时候,其言行举止自然也就与佛相应了。

吃饭不供佛,买来的东西不供佛菩萨或者信仰的圣人,灵性上是得不到加持的。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吃饭都不愿意供佛,平时也不愿意礼佛,认为这是心外求法。难道古人就没有领悟到?有的人让他拜一尊木头佛可以,但不愿意拜一位老前辈——在世佛,对著一位老修行礼拜会脸红。为什么?「我执」在作怪。因为老修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看著我,我会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光能对著木头佛磕头还不行,还要能对著老前辈磕头。

实际上给老前辈磕头并不是老前辈需要,而是我们自己需要。佛门里把贪、嗔、痴、慢、疑列为根本烦恼,傲慢心是学佛的一大障碍。过去我认为自己没有傲慢心,实际上也很重。

微细的「我执」若不细心观察,很难发现它的存在。以前没有感到别人讲我的过错,那是因为他们讲的语气不够强烈,未刺中要害。有一位师兄说要考验一下我的定力,十几天中专挑我的毛病。禅修 心理学 宇宙 吸引力法则 冥想 灵修 打坐 佛学 国学 哲学

本文节选于东华禅寺开山方丈万行大和尚的著作《降伏其心》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千万余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4000万多元……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著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