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要建立伪满洲国,这是日本准备吞并中国东北,时间条件还不成熟的遮羞布,这是日本强权对中国赤裸裸的侵略和掠夺。如果不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极力反对,国际组织国联的不承认。日本人根本就不需要伪满洲国这个过渡,直接像1910年强行吞并朝鲜一样了。

不能忘记的是所谓的「满洲国」,竟在当年有义大利、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以及苏联在内的等23个国家的外交承认,必须记住的是这里面有苏联在内。 所谓的「满洲国」是由日本主导的一个傀儡政权,实际上这个傀儡政权完全是日本人把控。十分可笑的是「皇帝」溥仪不要说没有一点自治权,娶个老婆也要由日本人掌握批准。 所谓的「满洲国」的领土面积不止于东三省,还囊括了内蒙东部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

「满洲国」虽然成立于1932年,但是在东北这块土地上早就有了日本人和日本军队驻扎。并且在这之前1931年还发生了9.18事变,张学良的东北军不战而退东北完全沦亡,日本已经完全侵略占领了整个东三省。 日本人的野心图谋很大,目标不仅是东三省,而是整个中国乃至称霸世界。有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奏折证明,「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拿下朝鲜建立「满洲国」不过是日本人野心的第一步。

因为日本当时还忌惮美英等外部势力的干预,才搞出这么一个「满洲国」花瓶。 东北地区首先遭到的是沙俄的侵略掠夺,侵吞了华夏东北地区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领土。使得原来我们的内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都变成了界河。过去是一个强盗为非作歹,后来日本人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全面西化脱亚入欧,不到30年时间日本国力跻身于世界列强。

有了日本变成了两个强盗进入东北,不但侵略掠夺邻国,也能够为了日本利益与欧洲列强大打出手。 日本一直觊觎中国东北地区,看到沙俄在八国联军侵略掠夺中国后 ,借机侵占了全部东北三省地区并且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旅顺港。 日本人看得眼馋心妒,自告奋勇的向清廷提出由日本出兵与沙俄开战。这就是所谓的日俄战争开始,日本拚出了老命死了10万士兵,历时一年竟然打败了沙俄。

把俄国人赶出了黑龙江以北,而日本人获得了开发东北的路矿权利,以及租借大连旅顺港的权利。并且日本人以保护路矿为由,在东北驻扎了军队。 可以这么说东三省在伪满洲国成立前,已经被日本完全占领。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日本向东北大量的移民,根据统计日本移民东北的平民就有160多万人。建立所谓的满洲国纯粹是为了骗骗世人,伪满洲国实质上就是日本侵略占领的殖民地。


1905年日俄战争以沙俄失败而结束,从那时起,日本逐渐取代了沙俄在满洲地区的权益,此战虽然日本战胜,却只是稍稍动摇了一下沙俄在远东的统治,但打得日本却是倾囊而出,日本知道和沙俄打仗的代价,所以没有北进而是专心经营满洲地区。日本在1910年直接把朝鲜并入了日本版图,史称「日韩合并」,但日本不敢把满洲和朝鲜 一样并入,因为一直忌惮北方的沙俄势力,所以作罢。

关东军司令部以前在旅顺,1933年后迁入长春,图为在长春的关东军大本营。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蒋介石的宗旨是建立一个民族统一的中国,从广东起兵时并不起眼,谁知一路高歌猛进,摧柘拉朽地扫清了大部分旧军阀势力,并且陆续收回了外国势力的租界,比如武汉的租界和九江租界,按照这个速度蒋介石肯定会统一中国包括东北,然后将日本从满洲驱逐出去,日本人有了危机感,更要命的是东北的奉系首领张作霖不跟日本合作,而心向著南方的国民政府。

历史上,皇姑屯事件现场照片。

当时的日本政府和军部针对于东北,到底是尊重中国主权而采用协调外交来维持在满洲的权益,还是经营一个脱离中国主权的政府,也产生了意见分歧。而随著日本关东军势力的兴起,他们在1928年炸死了张作霖,这就是「皇姑屯事件」,并在1929年提出了占领中国满洲建立傀儡政权的方案,刚好此时溥仪正住在天津的驻日公馆里(溥仪1924年被冯玉祥赶出了皇宫,而后一直居住在天津),并和日本人谋划著复国的事件。

图为伪满洲时期的沈阳街景。

于是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件,武装占领东北,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溥仪当皇帝,郑孝胥为第一任总理,实际为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权,首都在长春,1945年灭亡。我想说明一点,这个伪满洲国的内阁,部长全是中国人,但是都是亲日的傀儡,副部长全是日本人,真正掌权并控制伪满洲的全是日本人。

伪满洲中央银行,现在是长春的旅游景点。

伪满洲成立后,日本想把东北真正变成自己的领土,开启了500万日本人移民东北的计划,并进行日式教育,兴建了很多工业,但是这些都是掠夺了中国的资源来为在满洲的日本人服务的。二战结束后,在东北的日本人一部分被苏联抓去葬身在西伯利亚了,一部分在中国隐姓埋名了,一部分遣返回了日本,在今天日本偏远地区,还有一些操著一口东北话,不会讲日本话的老人,他们都是二战时选择回日本的遗孤。


最根本的,是日本违反了《华盛顿公约》,如果不用满洲国遮人耳目,日本就要自绝于国际社会。

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达成的九国公约,日本是参与和签字国之一,公约承诺维护中国之主权和行政完整,对列强则为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规则。同时还有一个海军条约,规定了美国英国和日本海军的吨位比例,可以说,这是日本人与西方列强达成缓和的一个重要标志。

西方已经看清楚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企图,但是为了利用日本牵制苏联,只要这个扩张不严重侵犯列强的利益,就准备装聋作哑了,华盛顿公约就是列强给日本画了个红线。

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自行挑起和扩大的,日本政府还没有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更没有做好如何跟西方列强解释的准备,日本可以退出国联,却不敢彻底与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撕破脸皮。

同时在关东军内部也有一种观念,认为东北地区庞大人口众多,只靠日本军队的控制将很难完成覆盖,也在考虑用一个傀儡政府来协助日军,代表人物是土肥原和板垣。

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后闲居天津,跟遗老遗少一直希望恢复他大清的江山,东北又是满族的发源地,于是日本人一勾搭就上了贼船。


这个问题需要分两步回答:首先回答为什么要占领满洲,然后回答为什么要建立伪满洲国。

很多朋友一定熟悉《松花江上》这首歌。歌中唱到:「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是的,日本占领满洲,首先是觊觎那里丰富的物质资源。当然,还可以往那里移民。因此,早在1908年,日本就将占领满洲定为「国是」,一直在寻找机会。

占领满洲还有地缘政治的需要。如果说「朝鲜半岛像一把匕首一样指向日本列岛」,那么连接朝鲜半岛的满洲——中国东北地区,就是匕首的柄。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伪满洲国」呢?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的「满蒙领有计划」,是想一下吞并满洲。他的这一计划,也是关东军侵占满洲的计划。

但是,日本参谋本部制定的《昭和六年度形势判断》(按:昭和六年为1931年)决定分三步走,逐步「解决满蒙问题」:一是在当地扶持建立亲日政权;二是建立独立国家「满洲国」;三是将其并入日本。但是,关东军认为如此按部就班太啰嗦,并在文件中公开批评日本陆军中央:「你们总是强调要推行渐进主义,要隐忍自重。隐忍到现在,一无所获」。于是,就在参谋本部派作战部长建川美次前往阻止他们擅自行动之前,将原定9月28日「起事」提前到9月18日,

事变发生前,建川美次已感到当地。关东军无奈地只能服从陆军中央的计划,策划建立了由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首的亲日政府。1932年3月1日,日本实施了第二步:建立了「独立」的「满洲国。但是,未及走「第三步」,日本已经战败投降。


谢邀,首先先要说的是成立伪满洲国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自然是土地,就日本那基霸大点的地方早就对土地饥渴已久,第二,资源,东北的土地肥沃大家都知道,还有油田,矿产,基本都是小日本所渴望的。

谷朴说/文

下面来细说,当时扶持溥仪,溥仪当时心里估计也是一万句MMP,溥仪就像个木偶,被别人提过来提过去,日本人拉著溥仪去成立满洲国的时候,就能看出日本人是对东北有绝对的野心的,人家是想真正长久的控制这片领土,而不是,打游击战,打完就跑。

其直接原因就是日本本土的生存空间太小,东北正好地广人稀,日本人就是看中了这点,要不是张作霖用两面手法拯救东北,不然东北的沦陷真不太好讲。

还有就是当时日本本土的考虑,当时日本的军力非常强劲,人家是想意图称霸世界的玩家,当时占领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只是第一步扎马步的策略,等东三省马步扎稳以后,日本人肯定会有更大的胃口在后面的等著。

假如不成立伪满洲国,这波人就像浮萍,在中国大陆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根据地,所以日本妄图扶持傀儡政权,使日本最大程度的把控这个后方根据地。

所以总结来看,日本建立伪满洲国的目的就很明显了,战略位置首当其冲,而后是土地,还有源源不断的资源。

(我是谷朴说,您的关注留言和点赞就是对小谷最大的勉励哟!)


日本人觊觎东北不是一天两天了,看看当时满洲皇宫,半米厚的城墙就不是给溥仪准备的。东京被轰炸后,日本甚至有想把天皇迁到沈阳继续抵抗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日本不直接占领东北呢?

第一,没有借口。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南满铁路以及铁路周边的控制权,在这一条带状区域里日本驻军、移民甚至建立警察局管理东北居民。并没有占据东北的法理依据。九一八事变日本的借口也仅仅是东北驻军蓄意破坏北满铁路,且不说中国驻军没破坏北满铁路,就算中国驻军破坏了铁路罪过又有多大呢?至于日本占据东北三个省来惩罚中国吗?这个道理拿到了哪里都是说不通的

第二,顾忌苏联。日俄战争后,日本从苏联手里得到了南满铁路,但北满还是有相当大的苏联势力存在的,1931年日本和苏联还没有到撕破脸的时候,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让苏联人不高兴的。所以,日本一直也没有对中国正式宣战,只是说暂管东北来跟中国讨要说法。

第三,东北人心未附。虽然日本在东北经营多年,但影响范围也仅仅局限的铁路沿线。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有大量的中国人,日本的开拓团没有深入。而且日本在用开拓团对东北渗透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东北民风彪悍,很多日本的开拓团被当地农民、土匪给杀掉。

第四,清朝的遗老遗少还有利用价值。大清亡国以后,很多人对大清还是有感情的,尤其是东北作为满清的发源地,溥仪的号召力要比天皇的号召力高的多。日本人不傻,他们知道只控制溥仪一个人比控制东北人要容易的多。而且还可以把自己侵略中国的帽子拿掉,可以跟世界说,「我没侵略中国啊,我在顺应民心支持他们正统皇帝建国呢?」

第五,国民政府未松口。和清政府不同,清政府丢掉的土地都是还没被占领呢就被一纸和约给卖掉了,国民政府一直没有承认日本对东北的占领是合法的。换句话说,人家美英等列强在中国占据的租界都是政府间签字的,日本占据的东北是没有政府签字的,所以也不好堂而皇之的占领,毕竟吃相不能太难看。


《告十八省豪杰书》号召推翻满清是为了中国著想吗?那是反间计!为了加深中国国内矛盾用的。要不然后来「十八省豪杰」真的推翻满清后,也没见日本人放弃赔款,归还台湾啊。

日俄战争归还东北,那是日本人自愿的?那是列强看著日本人想「吃独食」眼红了,日本人没办法才退出一部分的!

说白了吧,东北这块肉很肥,比朝鲜半岛都肥,日本人想吃。

怎么办?像朝鲜一样直接吞并当然最好,问题是中国好歹名义上也是个大国,东北这个地方还不像朝鲜,国际上太吸引眼球了,直接吞并估计消化不良啊。

更何况历史依据也不足,日本人吞台湾的时候大力宣传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吞朝鲜的时候嚷嚷著「日韩同源」:可东北这里实在是和日本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个地方现在住著的是3000多万闯关东过去的汉人。

怎么办?怎么办?挂羊头卖狗肉,借尸还魂呗,这就弄了个伪满洲国。


日本觊觎东北领土,已非一日。1894年,初出茅庐的日本击败清王朝后,就想把辽东半岛给占了。不过,当时的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三国干涉还辽,日本战后国力损伤严重,无力再战,只好忍痛,把辽东半岛还给了清王朝,但是索要了3000万两赎辽费,而俄国自认为在此事件中有功于清王朝,在东北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包括修建东清铁路,还有旅顺的租借地。

1900年庚子拳变,俄国出动18万军队占领东北。《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国都退兵了,俄国人赖著不走,还把旅顺修成了远东第一要塞。为了抢占东北,俄国还抢修西伯利亚铁路。日本忍不了这口气,卧薪尝胆十年后,在1905年,日本帝国独立行动,趁著铁路没通车,抢先发动了日俄战争。

日本出兵打的旗帜是:东北是清王朝的,要为清王朝主持正义和公道。

俄国打日本,日本打俄国的,理由都是一样的,东北是清王朝的。

此次,日本倾举国之力打败了俄国,成为列强俱乐部的一员。

1905年的宣战书,言犹在耳,日本吞并中国之心,虽已是路人皆知,但是在1931年,日本师出无名。

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际联盟的裁决,而国际联盟也裁决日本为非法侵略,要求日本退出中国领土,但时间已经是1934年了,日本已站稳了脚跟,而且日本不服从国联的裁决,直接退出了国联。

由于东北抗日武装的存在,让国际上的观察家们认为东北并非一块无主之地。如若没有这些义士们的牺牲,羸弱的中国甚至在国联上控诉日本侵略的机会都没有。

日本在1931年的军事冒险,让日本政府在1931年的外交上陷入了两难境地。彼时的日本还深陷在经济危机中不能自拔,对国际环境还不能做到1934年时的视若无睹。东北战略地位特殊,日本冒然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实际上是在向一战确定的凡尔赛体系的挑战。大家都约好了以后有争端,要谈判,不要战争,而日本不仅开战,而且侵吞了一个一战战胜国的大面积领土,就如同现在的日本要求修改二战秩序一样,必然会受到国际孤立和制裁。实际上虽然谴责来的晚,但也在1934年有了一个裁决。因此,日本就需要找一个过渡的代理政权。满清的逊位皇帝溥仪,适合这个角色,并且也符合欧洲民族国家自决的一般的政治伦理,容易鱼目混珠。

日本关东军虽然进展很快,但其时在东北的作战力量不满2万,而东北却有100多万平方公里,3000万人口,日本人的力量并不足够强大,冒然吞并,会让日本人立刻陷入众矢之的的局面,以日本有限的人力物力,他们应付不了。这就跟北宋灭亡时,金国一开始也是扶立了两个傀儡政权的目的是一样的,避免让自己成为人人痛恨的侵略者,降低侵略难度。

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派别和力量很多,日本之所以能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领土胡作非为,与中国混乱的政局是分不开的,因此日本不仅要在东北建立一个傀儡的满洲政权,还要在冀东,在蒙古建立更多的这样的汉奸组织,让中国人限于无休止的内斗之中。日本的人的奸计的后果即是,抗战中,中国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皇协军。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日本人自己就已经做出了解释了。那就是著名的『田中奏章』。其中对日本为什么要建立满洲国以及如何侵略东北做了详细的规划和计划。

『田中奏章』本来是日本皇室绝密文件。是由中国爱国志士蔡智堪利用其在日本的政商关系抄录而来。

这份绝密文件原名为『帝国对满蒙积极之根本政策』其中就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然后达到逐步吞并东北的狼子野心。

其实满洲国的建立,我们也可以参考韩国被日本吞并的事件。其实自从甲午战争后,日本就控制了朝鲜半岛。首先日本人让朝鲜末代国王脱离清政府。然后炮制了一个所谓的大憨帝国,但是大韩帝国的内政外交全部被日本人控制。日本人大量移民朝鲜半岛,后来时机成熟,1910年,日本终于露出了其真面目,宣布日韩合并,吞并了朝鲜半岛。

日本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了中国。例如满洲国的内政外交都要听从日本人安排。溥仪就连装修房子也要日本人点头同意。军队及官员全部是日本人指派。除满洲国,日本还在中国其他地方成立所谓的满蒙联合政府,华北自治政府等伪政权,其目的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和日韩合并一样一步一步吞并中国。

日本成立满洲国后,其所作恶事是罄竹难书。东北同胞成了日本人的奴隶。大量同胞被日本开拓团强行夺走了土地,而且日本人还设立了残酷的731部队来杀害中国人。据估计,日本在侵略东北过程中,杀害东北人民多达百万,无疑证明了日本人虚伪的面目。日本人名义上是帮助满洲独立,建立王道乐土,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一步一步吞并中国,麻痹国际社会的烟幕弹而已。

日本人的这种狼子野心今天依然存在。例如今天的日本流传著将中国分裂为七部分的邪恶计划,不仅派遣大量间谍混入中国进行非法测绘,还支持港独分子,疆独分子,以及藏独分子,其狼子野心今天依然不死,值得我们每个国人警惕。日本直到今天,还妄图将中国分为七部分,然后一个一个吞并,毕竟中国太大了。

今天的日本人已经把中国当成了未来百年的敌人,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警惕。所以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勿忘国耻,警惕日本鬼子的再次入侵。


日本建立伪满洲国正是其日本人奸诈狡猾的一面,但是也掩盖不了其侵吞中国的目的。

所谓的满洲国,不过是将东北变成日本殖民地的一个过渡,根本不是其嘴上说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觊觎中国东三省的野心是早就存在的,在甲午战争获胜时,日本在签订马关条约时,就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后来,俄,德,法三国干涉环辽,日本才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1904年日本为了获得在东北的权益,发动全国的力量在东北与沙俄进行了一场战争,最终日本战胜,沙俄退出东北。

一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都在用代理人的方式,间接控制东北,奉系军阀张作霖就是日本人一手扶持起来的,在日本的支持下,张作霖迅速统一了东三省,成为东三省的实权人物,在张作霖多次遇到危难的时候,都是日本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张作霖并未完全满足日本的要求,因此发生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张作霖死后,奉系的继承者张学良未能明白日本人的真正意图,由于其错误的预判了形势,并且好大喜功把东北军主力调入关内,致使日本有机可乘,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

在军事占领东北后,日本也曾想过统治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统治,一种是扶持傀儡政权,由于对于直接统治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与矛盾,而且借鉴与日本在朝鲜成功建立的傀儡政府经验,因此,决定利用清朝逊帝溥仪来成立一个伪满洲国政府,用这种间接的方式来统治东北。

事实证明,扶持傀儡政权是比较好的殖民措施,在伪满洲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日本人掌握了伪满洲国的所有军政大权,并且,很多国家都承认伪满洲国的地位。

还是那句话,学习历史,更是为了应对将来,日本永远都是我们应该防范的对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