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吕氏春秋》

翻译一下是这样:

按照鲁国的法律,鲁国人在外面做奴隶,本国人见到后能赎回来的,赎金可以回来报销,孔子的土豪弟子子贡救了一个人,回来后,却不报销。

孔子说你这么做就不对了,圣人做事情移风易俗,教育大家向好。你这么干,就等于标榜了自己,把本来很正常的报销事情给贬低了。今后大家就不好意思报销了,既然不能报销,大家又不像你这么有钱,那谁还救人啊。

后来另一个孔武有力的弟子从河里拯救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就子路送了一头牛,子路就接收了。孔子高兴的说以后救人的事就多了。

事情就这么简单,折射出来的道理让许多现代人汗颜。

那就是不要人为地拔高道德标准,当道德成为一种奢侈品,你就别指望别人去做了。

例如在一些单位,领导经常表扬一些人,带病参加工作,什么父亲临终前都不回去看一眼。标榜这种完全不近人情的道德。

却不想想,就你一个卖大力丸的企业,有什么必要让员工这么干,员工在你这工作,还得忍受这样的代价,领导却不管,自顾自的说梦话,下面的员工只好当他是个二货。

还有五加二白加黑,这种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领导的估计自己都不信吧。

我在这里五加二白加黑,那不就是马克思说的给你创造剩余价值吗。

仁者爱人,道德也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难以企及的。

锦翼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当时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很多奴隶,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商人在外国见到鲁国人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由于子贡是商人,很有钱,他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

孔子知道后很生气,训斥子贡,对子贡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这个很好理解,本来你把奴隶救了,然后回来,政府把你花的钱补给你,并给你奖励,这本就是功德,别人也乐于这样做,因为自己没损失,还能有功德和美名。

但子贡不要钱,这样别人就认为子贡才是功德,你救了人找政府要钱就没有功德,这样无形中把功德的标准提高了,

这样别人再看到奴隶就不救了,救了回去后,要钱,别人说你救人是助人为乐,怎么能要钱呢?不要钱吧,你自己又有损失,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跟子贡那样有钱。

这个就是这个道理,子贡的做法把助人为乐的标准提高了,让别人不敢做好事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也是一样的道理,我舍命救了你一命,你给我报酬,这样肯定很多人愿意救人,因为不仅救了人,有功德,还能得到实际利益,这样别人宣传的时候,你救了人收报酬也算是功德了,

但如果你救了人,别人给你报酬,你不接受,别人宣传的时候,说子路那样救人不要报酬才是功德,你要报酬不算功德,自然就没人愿意救人了。

所以,懂了孔子的思想后,知道现在的媒体人多么愚蠢了吧?


孔子考虑得比我们远一步,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君子,普通人还是最多的。君子固然要不领酬金,但如此这般,更多的普通人就会无利可图,他本不想做君子就失去了做好事的机会 让本来可以做好事的普通人不去做好事,又是君子的错。

最好的做法是,君子做完好事把钱领走,单独将此部分的钱另设奖金再次追加补给以后做好事的,这是智慧的君子可以做得到的。


要想做好事不求回报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一个体现。别说古代的圣人孔子倡导见义勇为的人给予佳奖,就连我国从九十年代国家就出台了关于见义勇的佳奖政策。不要把历史性的正面人物的语言和现代的思想观念做比较。依我看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能有现代人认同的思想观念,就是做为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子贡也进行过人品的试探。让人在子贡上学的路上,放一袋碎银。想看一看子贡是占为己有,贪小便宜。还是拿出来交公,以备寻找失主。子贡则留一字条,外财不富命穷人。也符合现在的拾金不昧,和鼓励人们对那些坏人坏事做斗争的见义勇为的奖励政策,有著一曲同功的意义!


见义勇为中,不管是花了钱还是受了伤,都应该得到补偿。一方面不能让英雄因为见义勇为而陷入困顿,使得大家不敢再见义勇为;另一方面这也是对英雄的褒奖。如此,见义勇为才会成为优良的社会风气。

有一些小的好人好事,没有明确的经济损失,没有受伤,比如搀扶老人一起过马路,不留名当然可以。有些慈善性质的做法通常也做好事不留名。


因为孔子在那个时代来讲他是圣人,他讲的总是对的。因为他有个弟子是商人,很有钱,从邻国救回很多人,国家就奖赏他,他不要,孔子就发表他的言论,你不要奖赏,下一个想救人的人怕没得奖赏就不去救人,并鼓励他的弟子领奖赏。其实孔子这种思想根本没对,一个有高尚品德的弟子就被他教坏了,是不是他岶他的弟子好名声超过他。我救人我下要奖赏怎么又影响到下一个人。只要是国家规定救人有奖赏的那个人救人只要想要钱,回家又怎会没给,难道是国家说了算还是作为国家公民的孔子说了算。我救人我不要钱那是我品德高尚又怎会影响到下一个救人的人。所以我讲孔子鼓励见义勇为的人领奖赏是怕别人的好名声超过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