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水。(示意图/记者李佳蓉摄)

▲只要等口渴时再喝水即可,不用逼自己一定要达到2000c.c.的量。(示意图/记者李佳蓉摄)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一天要喝2000c.c.的水」是现代许多人对于健康养生的概念。不过有研究发现,这个说法原来是来自于一位80岁老人,现在已经被医学院教授打脸「喝这么多水根本没有意义」。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指出,许多人认为水喝越多越好,其实并不然,短时间内喝了大量开水的时候,则有可能造成水中毒或低血钠症。

综合外媒报导,「一天喝2000c.c.水」的说法,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1826年,一位名叫普鲁士医师所著的《教大家如何延年益寿》一书,该书中引述了一位80岁老人的说法,内容提到该位老人向作者诉说「自己向来体弱多病」,直到40岁,开始每天喝2000c.c.的水,大小病痛竟然全都改善,身体还变得健康。

这个从80岁老人口中说出的方法,后来被一位研究水疗法的德国医师所引用,就此传开到全世界。据了解,因为当时能够活到80岁的人不多,导致民众对「喝2000c.c.水能更健康」的说法保持相信态度,也就流传至今。

请继续往下阅读...

▲「喝水就能变漂亮」4大法则。(图/pixabay)

▲起床、饭前、睡前,是3个最佳饮水时间点。(图/pixabay)

近年有不少专家开始对这个说法抱持质疑态度,美国医学院教授海茵兹(Dr. Heinz Valtin)就说,他研究人体水分平衡已经45年,决定否定这项说法,在没有任何异常或患病的情况下,「喝这么多水根本没意义」。海茵兹还说,一般人在日常饮食中已经摄取足够水分,只要等口渴时再喝就可以了,不用逼自己一定要达到2000c.c.的量。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指出,许多人认为水喝越多越好,其实并不然,但喝太少水的时候,人体无法顺利将毒素代谢出体外,危害健康;当短时间内喝了大量开水的时候,则有可能造成水中毒或低血钠症。

早期低血钠(血钠浓度低于135 mEq/L)的症状并不明显,病人可能会有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的低血钠症(血钠浓度小于120 mEq/L)则可能导致病患出现呕吐、烦躁不安、嗜睡等神经症状,也会有抽蓄、休克及死亡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