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明的团队在修复神像前,利用棉花棒简单清洁神像的外层,不正确的清洁方式可能造成神像的损坏。 (初声/周志明提供)

香火鼎盛的庙宇里,信徒拿著香虔诚的祭拜,将心中的愿望化作低语,期待能传递到神像的耳中。在信徒心中,神像除了是神明的具体化身,也是信仰的重要象征,然而,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神像难免因为虫蛀、天灾而毁损,轻微时可由庙方自行处理,但若严重受损,就需要专业人士:神像修复师,进行完整的修复。神像修复师的工作涵盖了宗教层面和工艺技术,除了精湛的技巧,由于修复过程要与庙方、神明沟通,对于民间信仰的热情更是重要。神像修复师修复的不只是神像,更是民众信仰的寄托。

信仰与技术须并重 修复神像眉角多

细心填补神像被白蚁蛀出的缺口、重新将掉漆的表层上色、接合脱落的部位⋯⋯,神像修复是一份重现历史的工作。修复神像与修复其他文物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考虑祂们的性别、年纪、职业,甚至文官武将等各种身份,这些都替神像添加了些许神秘的色彩,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所长李建纬认为,修复师应该要对神像进行事先的背景调查,并遵循一定的民俗仪式。例如,整修神像以前,庙方人员须进行「请神仪式」,将附在神像中的神灵请出,暂时寄托在香炉之中,避免被修复过程打扰;修复时也要留意神像身上的标志性特色,如传说中被毛蟹养大的田督元帅嘴部有毛蟹图案,在还原底图时便需特别注意此细节。另外,雕刻神像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象征让神灵进入神像中的「开光点眼」。

因为神像地位的特殊性,在进行修复工作之前必须经过「请神」的仪式,将神灵从神像中请出来。图为周志明为马祖的泥塑像执行请神仪式。 (初声/周志明提供)

在开光点眼的过程中,执行者会用朱砂笔在神像的眼睛、手、脚、前胸、后背等处点上红点,然而,随著时间流逝,红点会因为香炉的烟熏与油漆的剥落而失去原本的痕迹,修复师在清洁神像时会避开这些地方,以保留民间信仰的痕迹。神像修复师周志明表示,「我们就尽量把那些红点保留住,因为那个是民间信仰的一部分。」

身为一名神像修复师,如何拿捏科学检测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平衡是一件不可忽略的要务,即使修复工作需运用理性的逻辑推论,但此工作背后蕴含的信仰与文化层面也是必须顾及的。周志明表示,团队成员在修复工作开始之前都会先跟神请安,报备今天的工作进度、修复位置等等,并在掷筊征得神明同意后才动工,「这已经无关信仰了,而是对这份职业一种基本的尊重。」

修神恐不敬?修复师逆向操作破迷思

修复的过程中,神像修复师也时常会遭遇与信徒观念产生冲突的时候,许多庙方与信徒会认为修复神像是对神灵不敬的举动,也会影响神明的灵验度。指南宫庙方人员谈论神像修复时的态度十分保留,「我们讲这些事情(修复神像)都是有一个底线的。」一提及神像修复,庙方便闭口不谈。周志明也举例,团队在修复台南市风神庙的雷公、电母两尊神像时就曾被驻庙庙公百般刁难,「他(庙公)不让我们直接吹电风扇,还一直叫我们把工作器具移开!」,他解释这样的状况其实屡见不鲜,因为信徒对神像修复工程不了解,进而产生排斥修复师的心态。

在加固过程中,神像修复师透过针筒注射,针对小裂缝及膨拱的部份注射加固材料。 (初声/周志明提供)

「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让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周志明怀著这样的期许,不将神像带回工作室进行修复,而是将工作器具带到庙里,直接向大众展示修复过程,更对民众的提问有问必答,透过公开透明的展示,让信徒了解神像在修复过程中如何被对待,化解修复师与信徒之间的隔阂。「那位风神庙的庙公后来还帮我们搬椅子、搬桌子,甚至还帮我们接了其他案子!」周志明藏不住脸上得意的神情,「给予大众对于神像修复正确的想像也是修复师的职责之一。」

谈到修复雷公和电母的那段时光,风神庙总干事谢明峰表示,一开始庙方人员确实是抱持著不得已的心态请师傅整修神尊。「一般来讲我们是能不要动到(神像)就不要动,但祂(电母神像)基座已经整个腐烂了,能不修吗?」他解释,由于神像误浸到水,保存状况堪忧,为使风神庙香火延续,整修神像成了迫在眉睫的要务。庙方审慎考虑后才决定联络周志明,进行较深入且不破坏神像原貌的修复,「周老师(周志明)非常有耐性,当时为了不破坏到神尊的底漆,他花了很多时间非常小心地弄。」谢明峰钦佩地说,当时周志明把整个工作团队带到庙里,虽然没有了工作室的专业环境而使工作难度增加,但能够让庙中神明在冥冥之中了解修复状况十分难得,「当时工作环境不好,真是辛苦他们了。」

历史痕迹是去是留?修补与破坏的一线之隔

周志明表示,「修复」这个词其实相当难去定义,在进行神像修复时,究竟该修到哪种程度才是完成呢?约民国70年以前,修复师们多为传统匠师兼任,没有所谓「神像修复师」的专职,当时的修复观念多半为将神像修复成全新的模样。而现今人们对神像修复的观念已经较为开放,要怎么修、如何修都是透过庙方与修复师相互讨论后执行,并无绝对答案。对此,周志明以自身经验为例,当时他的工作室在当地举办说明会,让在地居民及庙方了解神像修复的方法与过程,此举不仅能够让在地人更了解他们的工作及来意,也能了解在地人的想法及期待,「这个不是一言堂,修复师说的算,这个是必须要大家去讨论的。」

有别于传统修复方法,周志明采用科学仪器,清楚检视神像内部以确实修复神像。 (初声/周志明提供)

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而言,神像在修复的过程中若没有使用原本的材料补强,可能会失去许多珍贵的历史纪录。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研究助理吴庆泰指出,「如果刻意的把它(颜料层)全部刮除掉,整个历史痕迹就会完全不见!」李建纬也指出,「重新帮祂(神像)补,或是把祂原来覆盖的颜料层(神像表面)剥除,我觉得都是一种非常粗暴的做法。」此种「破坏性的修复」将会造成往后接手的修复师误判神像状况,或使研究人员无法分析神像的历史脉络。谢明峰也认为,若神像修复后如全新一般,有可能会失去其历史意义。

科学技术新助力 还原神尊最初模样

随著神像修复技术与时俱进,许多科学方法也被引入帮助修复师进行更缜密的修复。在过去,修复师会直接将神像的颜料层去除,重新换上新的材料,而许多现代的修复师已开始利用红外线、X光等科学方法来还原神像最初的模样,修复前,修复师亦须摄影记录文物细节,以利后续的比对。

吴庆泰也说明,现在的技术会运用红外线仪器,利用红外线的穿透性来反射出底层图像,确认神像原有的面貌与颜色,还会利用X光摄影为神像拍摄X光照片,帮助修复师清楚透视神像的内部情形与修复状况等。同时修复师也会进行数位扫描,将神像的资讯以数位方式保存,以便未来透过3D叠图帮助他们比对文物今昔的差别。通过严谨的科学检验,考察神像原有的样貌,才能做深入的修复。

修补文化断层 神像修复师以技艺延续记忆

不只修复标准与技术随著时代渐渐改变,神像修复师也是文化兴衰的见证者。周志明指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便是修复马祖南竿岛上铁板村(现称仁爱村)天后宫的21尊泥塑神像。当时当地居民的请神仪式已经失传,于是请求他的协助。

然而,周志明解释,祭炉仪式(请神仪式)常会根据各地信仰不同而有所差异,要找回原本的方法并不容易。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从台湾本岛寻求协助,然而台湾本地文化与马祖所遵循的福州习俗截然不同,他举例,如果请道长或法师来,该用福州话还是台语进行仪式?周志明十分挣扎,害怕当地文化从此被取代。他无奈地说:「其实在马祖有很多村庄都这样。」他感叹,民间信仰的文化断层发生得如此迅速。

谈到神像修复的传统技艺是否可能后继无人,周志明对此表达乐观态度。他说明,神像修复业大致上可分为:传统匠师、学术研究领域的修复师以及民间单位修复师,而这三种修复师在神像修复的观念上皆有不同。传统匠师倾向于用务实的方式修理神像,如在掉漆的表面上涂一层新漆、在缺口中填补新材料等;研究人员则较偏重学术研究,尽量保留原貌、不过度修复;民间单位修复师则是结合前两者的特色,利用学术规格的材料、技术还原神像的样貌,但仍保留神像的实际用途,使之仍能在庙里受人参拜。

神像修复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仅管有许多年轻学子陆续拜传统匠师为师,却常常学习不久就打退堂鼓;但学术研究领域的修复师,像是博物馆研究人员,由于公部门的体系健全,因此人员招募状况相对稳定;而民间近年来对神像修复的想法、理念渐趋多元,不少修复师纷纷自行创业,「(这个行业的人)只会多不会少。」周志明表示。吴庆泰补充,目前台湾各大学多有开设古文物修复课程,持续培育修复神像及其他古物的人才。

「修复不如做菜,按照食谱便能煮出相同的东西,而是必须累积经验。」周志明真挚地分享。如同李建纬所说,神像修复要处理的不仅是人事物,更是一种对待文化的方式。不论是使用传统的匠师工法还是现代科学的检测技术,修复师的巧手在神像的每个细节中展现得一览无遗。他们以虔诚的心与务实的态度,赋予一尊尊住著老灵魂的神像全新的生命。(初声/许容瑄、黄俐榛、林奕辰、庄珺茹、谢承学/政大大学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