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很多篇内容里,局姐一直在反复强调,买房,千万,不要碰三四五线。(复习请点→《棚改腰斩!再说一次,不要碰三四五线…》)

但,在后台,也一直有人委屈地回复——

「我不喜欢北上广,就爱生活在小城市。」

「我是小镇青年,想在老家给父母买房。」

「我也想去一线城市发展,但是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

……

好吧,无论怎样,需求还是客观存在的。

于是,这群小伙伴们,有一个共同的疑虑:

非要在三四五线城市买房,该怎么选到更加抗跌,甚至,只赚不赔的楼盘?

最近,局姐恰好去到了一个珠三角边上的四线城市——阳江。在这个小城的「网红盘」里,似乎,找到了一些在小城市选房的答案。

01

局姐测评的这个盘,在这个小城,算是非常受欢迎的了。

这里的人不缺房子,即使是本地的销售小哥,手里都至少握有两套房。

盘的价格呢,也算不上有竞争力。局姐在周边发现,同一个片区的毛坯房大概卖6500-7000元/平,在这里,加上精装,卖8000-9200元/平,甚至还有点高出周边的定价。

但是,这里却卖得意外地好。在隔壁,另一家世界500强的头部房企开发的大盘,卖了两年多,去化不到六成。这里,不到一年时间,推出的住宅就已经卖得七七八八。

盘的名字,显得有几分科技感,叫阳江城际空间站。

它的区位有点儿特殊。

首先,从大的地理位置来说,这个盘处在广东省的阳江市。

在它旁边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当下楼市里最炙手可热的片区。

严格地来说,阳江并没有归入湾区的9市之中,但是,它属于「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员,紧贴著大湾区,可以接纳大湾区的产业外溢,也可以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被这个划时代的大城市群辐射到。

其次,这个盘处在阳江的新城区——城南新城里面的滨海新区板块。

阳江老城区的风格,大概是这样的。

密集的握手楼,街道狭窄,高楼屈指可数,看起来破破旧旧的。

2014年,阳江滨海新区挂牌,启动阳江「向南向海」的发展战略。这是这座四线小城第一次规划新城区CBD,规划各种医疗、教育以及商业配套。

五年之后,这块荒地有了些变化。

路网纵横,高楼林立,城市界面不错,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大城市CBD的感觉了。

最重要的是,高铁开通了。

城际空间站的位置,就在新开的高铁站对面,隔著一条河。

(从城际空间站售楼部的马路边望出去)

这个「对面」有多近呢?局姐穿著高跟鞋,在雨后,小心翼翼,从楼盘的售楼部走到高铁站进站口,只要过一个小小的桥,再穿过一个红绿灯路口,到了。

大概也就五分钟的事儿吧。

(从沙盘上看售楼部和高铁站的空间关系)

妥妥的「高铁上盖」。

住在高铁站附近,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跨城市出行肯定是方便的。

从阳江的高铁站,坐上去广州的高铁,大概一个小时到中山,一个半小时到广州。这个距离,对于在中山上班的人,可以实现天天通勤的「双城生活」,和广州之间,周末的往返还是蛮轻松的。

其次,高铁站绝对是一个城市的核心交通枢纽,在城市内部,去哪儿都很方便。

在大沙盘上,局姐看到,高铁站前面的雅白线,就是阳江最长的一条东西交接的市政路,类似于阳江的「迎宾大道」。高铁站还规划了有轨电车的始发站,20分钟就能到海边,抵达这座小城市最有名的景区——海陵岛。

再次,高铁确实会带来足够的人流。

阳江高铁站是去年年中开通的。去之前,局姐想当然的觉得,在这种四线小城,高铁站又是刚开通不久,大家都不一定有坐高铁的习惯,即使有车,也可能一天就一两趟车,成不了气候。

没想到,在工作日的中午,局姐逛了高铁站才发现,和想像中不一样,车次还蛮频密的。半小时上下就有一班车经过,上下的人并不少。未来,选择高铁出行的人,可能越来越多。

人流,永远是在投资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楼盘时,考虑清单上应该排在第一位的。

02

为了想方设法抓住高铁站自带的「人流」,阳江城际空间站的开发商绿地集团,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说,在距离高铁站步行五分钟的区域,设计了一条风情商业街。

现在,商业街已经建成了一小段,看起来相当有岭南风味。

局姐随便逛了下,发现阳江的特产——十八子刀具的旗舰店和绿地自家的咖啡店「绿伴」已经入驻。据销售小哥说,未来这里会打造成了一条具有阳江特色的文化美食商业街「印象阳江」,整体风格嘛,参照佛山的岭南新天地。

讲真,很多大城市的高铁站商家云集,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但是作为四线小城,阳江高铁站的商业配套几近于零——除了一家孤零零的肯德基。

所以,可以预见,这条几乎贴著高铁站的商业街,今后将会是商旅客们等车吃饭逛街买手信的首要选择。

然而,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高铁站的人流虽然大,但对于房地产来说,其实很难变成「钱流」。

因为高铁吸引过来的人群主要是流动人口,比如游客和旅居人群,没有高薪产业,就很难沉淀下来有购买力的高薪人口。

但是,局姐挺惊讶的发现,这一点也被开发商给突破了。

这块土地属于「滨海中央商务区」,采用的是时兴的TOD项目模式。

TOD的意思是「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最初是为了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

在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指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TOD就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为半径(5-10分钟步行路程),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倡导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

为了实现TOD,在阳江高铁站这个交通枢纽旁边,绿地拿下了933亩的土地,大概相当于3个鸟巢的占地面积。

在这933亩土地上,除了上面说到的风情商业街,还集中规划了住宅、「阳江第一高」的双子星地标写字楼、花园型独栋办公楼、三座高星级酒店、一个超大型的ShoppingMall、会展中心,外加一个幼儿园。

在规划中,住宅、商业、产业全部都齐全了,妥妥的产融结合,「高效、混合型」土地利用。

这种规划有一个好处——在这儿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就是周边住宅最稳固的购房群体和接盘侠。

局姐在现场和销售小哥聊了一下,发现已经有公司愿意为高铁和规划买单了。

根据销售小哥介绍,农业银行已经签了一整栋办公楼,作为阳江总部,中国人寿签了两栋,作为粤西的总部,旁边的三栋,中国邮政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还在陆续洽谈中。

一切顺利的话,这儿会诞生一个新的金融总部聚集区。对于四线城市而言,金融算是妥妥的高薪产业了。这意味著这里会聚集全城最有钱的一群打工者。

产业对于楼价的支撑是可以期待的。加上大型商业综合体,便捷的城市交通,以及四通八达的市内交通,局姐判断,这个盘会有旅居的购房价值,但也一定会有不少真正的本地客入手。

后来和销售小哥聊了下,发现果然如此。

在购房人群里,占最大头的是阳江本地的刚需客,占到大概60%。剩下的40%,大概一半是返乡置业需求,一半是阳江承接产业外溢时新增的购房需求,还有一小撮,是买了海陵岛的住宅,后悔了,卖掉房子换到阳江市区的旅居人群。

03

在看盘的时候,局姐还发现了一些在判断投资价值上可以注意的点。

首先,城际空间站是高铁盘,理论上会有噪音污染,居住的舒适度是要打折扣的。

但是,局姐亲测,真没有在售楼部和商业街听到难以忍受的噪音。要知道,这里是这个楼盘距离高铁站最近的区域。

这个盘在自然环境和设计上都比较讨巧。它和高铁站之间有个天然的屏障——河流。同时,开发商把距离高铁站最近的区域给了商业街和办公楼,住宅和高铁站的距离还是更远一些。

住起来就比较舒服了。

其次,在各种政府配套之余,开发商在项目旁边,帮政府建起了一个学校。

这家叫做「城南二小」的小学是省一级的学校,也是阳江师资最好的学校。因为开发商代建,阳江城际空间站有城南二小50%学位的优先入读权。

这儿一下子就成了这个城市最好的学区房。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买房的人里面本地刚需反而占大头。

无论是在一二线还是三四五线城市,为了孩子的教育,老父亲老母亲们都是舍得一身剐的。

还有,局姐发现,这里的物业服务也兼顾了一部分旅居和养老的需求。

比如旅居「候鸟」们暂时空置的房屋,管家会定期帮忙开窗换气,开电器,甚至可以定时投喂,照顾宠物。

阳江本身靠海,自带海陵岛和南海一号两个旅游大IP,和海南一样,这里也会吸引一些旅居「候鸟」和养老度假的购房者,岛上的海景房,比较好的,已经卖到了1.3万元。

然而,海景房有海景房的问题,比如一年四季的潮湿,以及商业配套不足。但如果在市中心,生活的氛围会更浓一些,买菜吃饭都便宜。城轨开通之后,去海边也只要20分钟,很方便。

当然了,这个城轨还在规划中,想要建起来,恐怕还真要等上好几年。在这之前,开发商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自己提供海陵岛的专车接驳,定期组织业主专属旅游。

04

所以,三四五线房子到底应该怎么买?

还是那句话:小城市的人口流入不足,而且这些人根本都不缺房子。要想手里的房子将来价格不错,还卖得出去,那就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流向,选择接盘侠最多,接盘意愿最强的楼盘。

首先,区位上,尽量选择靠近就业中心和核心商圈,或者近郊的已经发展起来的新城。

千万不要买远郊的新城,三四五线城市对于新进入人口的吸引力小,近郊的新城区还可以靠老城区人们的置换需求来填满,远郊新城基本就是鬼城的前奏。

其次,不要选择远离产业的纯居住板块,尽量选择产城融合的项目,最好选择高薪产业聚集的就业中心。

这样的地方才能聚集一大拨高薪人群,这群人有意愿,也有能力当你房子的接盘侠。

最后,在很多三四五线城市,确实可以慎重地关注一下高铁新区。

讲真,局姐在一二线城市看盘时,一直不是很看好高铁旁的物业,毕竟,在一二线城市投资,好的选择很多,相比之下,高铁新城到处都是形色匆匆的旅客,嘈杂,居住体验和安全性都不会太好。

但是,在小城市,好的投资选择并不多。而扩张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高铁,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小城市和周边城市的通勤时间可以缩得更短,间接带来了很多双城生活的需求。

如果你所在的小城市周边有个不错的一二线城市,高铁通勤时间一小时左右,而且班次比较频密,两边的楼价有很明显的价格差,那么,理论上,高铁新区有成为卫星城的可能性。

不过,这一切还是要符合之前的判断标准——是不是离老城区比较近,有没有引入不错的产业和商业配套,甚至是否拥有更稀缺的资源,比如优质的教育,比如舒适的居住环境。

如果符合,高铁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那就是雪上加霜。

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