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帝朱聿键,出身唐藩,承袭唐王封号,祖上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唐王朱𣐕,到朱聿键这里已经是第九代了,听到这几个数字,你就知道此君与皇位是无缘了。

因为明成祖朱棣是藩王起家当上了皇帝,所以他对藩王的限制十分严格,明朝的藩王不允许领兵,甚至连自己的封地都不能出,也不能考科举当官,不能经商,啥也不能干。只能待在王府中,吃吃喝喝,生生孩子,然后等死,所以明朝能从藩王当上皇帝的很少,在崇祯皇帝之前,仅嘉靖皇帝一人而已。要从藩王当上皇帝,难。

而朱聿键连藩王都差点没当上,他爷爷在世的时候,他爹不受他爷爷的待见,老唐王嫌他爹丑,不想立他爹当世子,但是他爹是长子,也不好废长立幼啊,于是老唐王就把朱聿键他爹关了起来,朱聿键也跟著倒霉,被爷爷关了起来。

还好,后来由于地方官员的干预(可以看出明朝藩王的权利有多小),老唐王将朱聿键和他爹都放了出来,并且立他爹当世子,后来在老唐王和朱聿键的父亲去世之后,朱聿键袭封唐王,这个藩王来得也不易。

一般人,受了这么多的苦,终于熬到做了一个王爷,应该在王府里享享福,过过舒心的日子,但是朱聿键偏不。朱聿键当唐王的时候正值崇祯年间,流贼四起,后金又屡犯边关,内忧外患,朱聿键胸怀国家,想要为崇祯皇帝分忧,于是自己组织了军队,去抵抗后金,虽然没碰到后金军队,却碰到了农民军,打了一仗,还赢了。

然而,这却犯了藩王的大忌——不能掌兵,于是崇祯皇帝下令,将这个不安分的唐王关到凤阳皇室监狱里面去,这里专门关一些犯了罪的皇室成员。好不容易当上的藩王,因为报销国家心切,犯了大忌,又一次被关进了监狱。

上天仿佛特别眷顾唐王朱聿键,和流贼打了十几年仗的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在煤山,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当了皇帝,被关在凤阳的皇室成员都被放了出来。朱聿键的第二次牢狱生活结束。

1645年,弘光政权被清军消灭,随之潞王监国也只持续了几天就投降了清军,很多明朝藩王、宗室都在南京、杭州等地被清朝俘虏,押解北京,而朱聿键则逃到了福建。

国不可一日无主,正在福建的唐王朱聿键被手握重兵的郑芝龙看中,被立为皇帝,改元隆武,史称隆武帝。

由于隆武帝的坎坷经历,使得他与其他南明藩王不同,没有那么娇气和懦弱,而且他在狱中吃过很多苦,也读过很多书,所以他十分的英勇且有远见,曾经建议联合大顺军余部抗清,试图摆脱军阀郑芝龙的控制,与湖南何腾蛟以及农民军会合,共举抗清大业。

然而事与愿违,由于清军的快速推进,隆武帝还没有实现他的战略意图之时,就因为郑芝龙的投降,1646年在汀州被清军俘虏,被俘之后,隆武帝拒绝投降,最终绝食自尽,相当有骨气。

隆武帝,唐王朱聿键的一生不可谓不坎坷,出身疏藩,原本与皇位无缘,又曾经两次被投入监狱,性命难保,后来因为时局的变化,登上了皇位,也尝试著挽回南明的颓势,但是终究因为南明的内耗和清朝得当的策略,未能成功,尽管如此,隆武帝已经称得上是南明最有志气、最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了。


为什么大清没建立傀儡政权?后金还有个张邦昌呢。因为军事力量悬殊,以及傀儡汉奸太多,还有南明南方抵抗骨气很硬。

最后一点最重要,骨气很硬但并不团结啊。所以这位隆武帝多么跳梁小丑可想而知,之所以名声还不错,是因为绝食而死的气节,与在郑家父子那做傀儡的悲哀,以及少年时的不守规矩掌兵抗击。

然而,换个时代,鬼知道他会不会是朱棣,朱高煦,宁王呢?

老朱家基因就是想当皇上。


隆武帝要真为大明著想,真为天下百姓著想,就不会去继承这个皇位了!朱由崧虽然死了,但还有朱由榔,郑芝龙一拥护就称帝,有想过政权会乱成什么样吗?大敌当前,不一心对抗满清,却与鲁王朱以海交恶,处罚宁靖王朱术桂,控制残存的宗藩,以免他们称帝篡位。但也不看看是什么情势之下,大明已经奄奄一息,怎么还能自断羽翼? 真为大明著想,就应该联合宗藩,联合残存军队和地方豪强拥护朱由榔为帝,而不是抢在永历帝前面称帝,鲁王和宁靖王都只是宣布监国,并未称帝,既然你唐王能称帝,那别的王也能称帝了,这置国家于何处呢? 朱聿健一死,朱聿奥觉的我哥哥的皇位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可是西南的朱由榔才是正统,于是大敌当前,邵武政权又和永历政权打了起来!你说大明能有不灭的道理吗?外人都打进来了,自己人之间却还想著争皇位,自己人还在和自己人打。唉,南明的悲剧,就是由一个个争权夺利的王爷和小人们葬送的!


您知道什么叫亲戚吗?这么说吧,你和你的姐夫妹夫是亲戚,你和你的哥哥弟弟不是亲戚,你和你的姐姐妹妹们的后代将成为八杆子打不著的亲戚,你和你哥哥弟弟的后代再远也是同姓家族不同支脉,远支远脉。唐王与崇祯是同族,而不是亲戚。


谢谢邀请~目前还在研究南北朝的历史,对这段不太熟悉,届时再好好看看这位帝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