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曝光多省存在商家弄虚作假,将鸡场笼养鸡下的普通蛋伪装成散养鸡养的土鸡蛋,在饲料中添加一种叫做“斑蝥黄”的着色剂,以改变蛋黄颜色,冒充土鸡蛋提高售价。

那么

土鸡蛋和洋鸡蛋

在营养价值及食用安全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都是蛋,凭什么你高蛋一等?

说到蛋,首先得提一下鸡,鸡的种类很多,这里我们只说常见的土鸡和洋鸡,以及它们下的蛋。

土鸡即柴鸡、笨鸡、走地鸡,洋鸡就是笼养鸡。柴鸡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品种,而是我国地方品种的统称,特点是适应性强,适合散养,鸡蛋品质优良,缺点是产蛋率低。

洋鸡是外国引进的育成品种鸡,优点是产蛋率高、遗传疾病少,缺点是鸡蛋品质较差。

相应,它们下的蛋也就被称为土鸡蛋、柴鸡蛋、笨鸡蛋、走地鸡蛋和洋鸡蛋、笼养鸡蛋。

关于土鸡蛋的定义,并无统一的标准,约定俗成的认识包括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地方品种鸡生产,二是鸡自由放养,三是鸡吃五谷杂粮、野草、昆虫等,不饲喂含有添加剂的饲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蛋鸡产业已逐步从“小、散”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甚至走向半、全产业链的模式,工厂化笼养业已普及。能够规模化、标准化地持续不断稳定供应市场的土鸡蛋很难找到。当然,农村地区自家庭院养鸡下蛋除外。但是这些农家庭院的鸡蛋,城市里的消费者在超市是无法买到的。

说土鸡蛋更有营养,谁告诉你的?

生活中,我们多数人认为土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鸡蛋,并且口感更好,事实真的如此吗?

鸡的品种、养殖方式和生长期,对于鸡肉和鸡蛋的化学组成与口感风味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土鸡和土鸡蛋本身并没有公认的标准,也就很难进行科学的比较。

即使对土鸡蛋和笼养鸡蛋的成分进行分析,虽然能发现它们在某些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在不同的土鸡蛋之间同样会出现,在不同的笼养鸡蛋之间也可能出现,所以并不足以用来判断哪一种的“营养更好”。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土鸡蛋和笼养鸡蛋的检测数据显示:

相比笼养鸡蛋,土鸡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胆固醇、钙、锌、铜、锰的含量略高一些,而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2、烟酸、硒等含量略低,其他营养素差别不是很大。

也就是说,土鸡蛋和笼养鸡蛋在整体营养价值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

土鸡蛋更安全?洋鸡蛋笑了

许多人认为,笼养鸡在养殖中往往要使用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所以不如土鸡蛋安全,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其实现代化养殖场对饲养环境、疫病防治和饲料卫生的要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笼养鸡所用的鸡饲料都是经过科学配比的,营养更全面均衡。此外,料食中添加的 “斑蝥黄”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045号》中“斑蝥黄”是可以作为着色剂在家禽饲料中添加使用的

土鸡由于是散养,各项指标不可控(包括吃食、饮水、生活环境),如果是没有污染的山林还好,如果是农田附近、甚至工业污染源附近,那么鸡蛋内重金属、药残等难以控制,有毒物质或有害微生物含量可能更高,风险性较大,就如同近几天江苏某化工厂发生爆炸的污染区内的土鸡蛋,安全风险很高的。

今日互动话

在你的观念里,土鸡蛋更好吗?

欢迎文末留言告诉我们

END

作者|食研所小专家

本文由食研所原创

中国肉类协会出品

转载或加入食研所美食健康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