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颗粒这一经典方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很多时候我们感冒发热都会冲服。但,您知道吗,方中柴胡这一味中药其实还有很多用途,还能跟其他各种中药配伍,组成新的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的方剂!

柴胡性苦、辛,微寒,能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清胆截疟。

1、 用于感冒发热,代表方有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

组方: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甘草

功效: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方中柴胡与黄芩、半夏配伍,起和解退热之效。

2、 用于妇科之月经不调,代表方是逍遥丸。

逍遥丸

组方: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功效: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属干郁血虚脾弱者。

方中柴胡与白芍、当归配伍起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养血调经而止痛之效。

3、 用于胸胁疼痛,代表方是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组方:柴胡,香附,川芎,白芍,陈皮,甘草,枳壳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方中柴胡与香附、川芎等配伍共奏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之效,从而治胸胁疼痛。

4、 用于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代表方是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

组方:黄芪,柴胡,升麻,党参,当归,白术,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慢性胃肠炎、慢性菌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脸下垂、麻痹性斜视等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方中柴胡与黄芪、升麻配伍,均有升阳作用,起补气升阳之效。

5、 用于截疟,代表方是常山柴胡汤。

常山柴胡汤

组方:常山,柴胡,麦冬,乌梅,半夏,麸炒枳壳,槟榔

功效:伤寒后肾疟,令人凄凄,腰脊痛而宛转,大便难,手足寒。

方中柴胡与常山配伍,治疟疾,寒热阵作。

其他含有柴胡的中成药还有柴银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护肝片、乳疾灵颗粒、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平肝舒络丸等。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平,入肝、胆经。具有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的功能。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

1、解热抗炎作用:其显著的中枢性解热降温作用与所含的皂苷和挥发油有关。

2、镇静、镇痛、抗癫痫:柴胡粗皂苷、皂苷元A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并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3、保肝利胆:柴胡制剂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 其有效成分为黄酮能使狗的总胆汁排出量与胆盐成分增加。

4、对胃肠的调节:柴胡粗皂苷有明显的抑制胃液分泌的功效,使胃蛋白酶活性减低,溃疡系数减少。

5、降压和抗凝:柴胡粗皂苷能使大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并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显的抗凝作用,能引起溶血。

6、增强免疫功能:柴胡提取物和柴胡多糖具有免疫增强功效。

7、对血脂、糖、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柴胡皂苷和皂苷元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柴胡能促进肝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

8、抗菌、抗病毒:柴胡对细菌、病毒、疟原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9、保肾作用:柴胡皂苷对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小剂量能抑制利尿,大剂量能促进利尿。

需要注意的是:柴胡具有升散之性,故凡热病伤阴、真阴亏损、肝阳上亢等宜慎用。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脾经。主要功能有透表泄热,以治疗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为特长,有升提中焦阳气而举陷的功能,均有解热作用,有利胆,抗肝脂肪和肝损伤的作用,此外还能兴奋肠菅,加强小肠运动,促进回肠收缩的作用。(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所致的证候应忌用)大家参考.用竹叶柴胡效果最佳!


柴胡的功能是苦,辛,微寒,归肝经,具有解表退热,寒热往来,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应用于表证发热,寒热往来,少阳证,善于疏解半表半里证,肝郁气滞,为疏肝解郁要药,用于月经不调之,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之寒热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