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这几年已经很火热了,而对于人工生命(AL)可能还不是那么的熟悉。

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理论上方是通过人工模拟生命系统,来研究生命的领域。其即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虚拟生命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体工程与人工智慧技术,有包含基因工程技术人工改造生物的工程生物系统,涉及合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

和复杂的AI一样,都涉及到各种计算机科学和生物神经这些方面。而事实上,两者之间也有大量的重叠区域。就本质上来说,人工智慧的发展成品只是模仿人类,而人工生命的发展成品是"另一个"生命。

在2010年的时候,世界首个「人造生命」就已经诞生了。当时63岁的基因组研究先锋、美国遗传学家克莱格·文特一直被称为天才。他带领了研究团队造了世界上首个人工合成的生命结构。共有20名科学家参与了这项备受争议的实验,前后耗时长达15年,实验的花费约为4000万美元。

和克隆不同,这是纯人工「写」出来的DNA演化序列,而克隆说到底还是在复制层面。

这个「人造新生命」的DNA中被写入了四个标志性的「水印」,带有『水印』的细胞开始启动繁殖,和生物细胞正常分裂一样,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物种,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命中的一部分。这种技术和其成果完全就是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在开始创造独特的生物物种。

可想而知,连克隆技术都有著各种伦理争议,这种技术更是很难被人类接受。最基本的伦理就是,人类都不可以充当「造物主」,更没有资格像「上帝」一样创造生命,而更多人则担心此研究成果会被用来合成大量生化武器,造成恐怖威胁。

人工生命是借助计算机以及其他非生物媒介,实现一个 具有生物系统具有的特征的过程或系统,既然有内在演化的特征,自然也就会有外在表达的特征,可想而知这和电影里人造人的情节很相似。而所谓合成细胞,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种携带了人工改造基因组的普通细菌,但基因组对于生物体的意义十分重要,因此可以说这种人工合成的物质控制了整个细菌细胞,比如其结构、功能与表达等等。

想想看,克隆、人工智慧这些争议,在AL的面前好像也显得没那么可怕。

连奥巴马都敦促生物伦理委员会督察此事,「评估此研究将给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带来的任何潜在影响、利益和风险,并向联邦政府提出行动建议,保证美国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此研究成果带来的利益」。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AL技术为什么没有像AI一样得到迅猛的发展?

第一,技术难度极高,想想看这个例子,就有20名科学家参与实验,前后耗时长达15年。对计算机性能、实验材料和专家智力都是极大的挑战。第二,社会伦理道德和政府法律的限制与监控,是的这项技术的发展环境变得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其不说研发的难度,即便研发出来也没办法进行商业变现。

当然,这并不会使得这些技术停止,毕竟科学技术永远是在发展中的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AI到AL要做的路还很长,处理技术发展的进步,还要依赖于社会伦理的改变。虽然,AI也被传言说毁灭人类,但可惜发展已经证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AI的时代,从生活到国家层面都是如此。

现在的局面是AI技术还在发展的阶段,AL技术自然还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大众关注度。至少也是要等到AI技术发展的成熟的时候,AL技术才有被资本轰然关注的可能性。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社会伦理上,AI技术都是AL的基础部分,也就可想而知,从AI到AL的路还有多遥远!

-

头条号初始值发布.


所谓AI就是人工智慧。所谓AL就是人工生命。但其实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并非是人工生命。人工生命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等,来虚拟一个生命体。这样的技术,其实已经出现过,可能不如大家想像的成熟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AI到AL已经实现,只需要0年。

一、《失控》里的人工生命

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一本叫做《失控》的书里面,曾经讲到有人模拟地球的生态状况,然后让计算机持续工作。在计算机所模仿的真实世界里,的确出现了一些生物。它们有的和地球真实存在过的生物很像,有的则是从未出现在地球上的。对于这总情况,生物学家解释说,如果把地球的过程倒回去,再重来一遍,一定慢慢会发展出高级生物,但具体过程可能不太一样。

二、AL也要靠计算机

无论是人工智慧技术,还是AL技术,都是需要计算机这个硬体来完成。所不同的是,人工智慧仅仅是技术对现实中的人脑,进行部分地替代。而人工生命技术,则是在用计算机虚构的世界里,设计可能迥异于人类的生命。孰优孰劣?

个人感觉,还是人工生命下手更狠一点。

三、科技的交融

在未来,人工智慧技术和人工生命技术,可能会交融。一方面人工智慧和大数据等技术,彻底改造人类的世界,特别是需要用脑的部分。至于一些暂时不能在人类社会展开的项目,可能会通过人工生命技术,在计算机高度模拟的虚拟世界里展开。这可能我们对科技这把双刃剑,最后的几次成功驾驭之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