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培训圈一年多的时间,最近在反思整理自己的工作体会,写了这段粗浅的感悟。个人也在不断提升,欢迎交流心得~虚心接受补充&批评&建议~

  1. 培训师在公司中的定位:

培训师的定位我个人总结有三条:

(1) 工作知识与技能的分享者

(2) 团队搭建与培养的赋能者

(3) 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亲历者。

首先先谈一下工作知识与技能的分享者这一条定位:讲授课程,一直是培训师的本职工作,但是成为知识与技能的分享者是对培训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公司,培训师要能源源不断的为各部门输出知识和技能,不仅仅靠培训师个人经验的传授,还在于体系化地总结和分享别人的优秀技能,亦或者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小伙伴实时为大家分享最新的碎片化的工作知识和技能,这才是培训师当好分享者应该做的事。

再谈一下团队搭建与培养的赋能者这一条定位:像我所在的这样的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团队有很多,那么,咱们很多伙伴公司的培训讲师们也很幸运地参与了搭建团队的过程,那么在给团队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培训师其实也是团队的管理者之一,但是会有很多想「大干一番」的培训师小伙伴往往遇到这样的一种困境:自己信心满满地为业务部门设计了一整套的人才培训和培养方案,但是在落地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具体的措施可能需要站在部门负责人的角度才能让大家落地执行,可是自己是个培训讲师,有些话说起来「没有分量」,但是要让自己的培训体系只是蜻蜓点水一般流于形式,实在对不起自己呕心沥血开发的课程,这个时候,大家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在公司大团队中的定位:我们是团队搭建和培养的赋能者,我们应该做的事,不是要当这个团队的「将军」,而是要当好团队的「政委」,我们不一定要给团队指路,而要配合团队负责人不断给团队以前进的工具与动力,授课是传授工具和技能,落地执行培养计划,就是让团队成员在公司这个「部队」里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干得更有动力!团队的赋能者就是我们培训讲师!

最后谈一下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亲历者这一定位:公司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培训讲师个人也在不断的成长,很多培训讲师在一家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后会进入一个「职业疲劳期」,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新鲜感了,同时授课内容也越来越不接地气了,除了讲师的持续学习能力需要提升以外,在讲师的工作态度上,是否也把自己当作公司普通的一名「打工者」,没有与公司一同发展,一同进步的意识。如果不能把自己置于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亲历者这一定位,我们也就无从谈起对企业的情感,对企业文化的践行,对团队的付出与贡献等等。

2. 培训师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

(1) 树立与坚持信念的能力:选择培训师这个职业,绝对不能是一时冲动,而是真的对本职业的信念和热爱,只有坚持相信培训能够为职业者提供有益的价值,个人才能走的远,也只有带头为培训的团队树立和坚持信念,你所培训的内容才能不断优化,越来越被大家所信服,认同;

(2) 快速学习与总结知识经验的能力: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分享者,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新知识,永远不要停止总结新方法,新经验,只有你永远比别人快一步,你的培训内容才能保持新鲜。当然也别忘了一场培训结束,对培训工作本身的总结与复盘;

(3) 良好的演讲表达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俗话说:一份好的课件,四分在做,六分在说!培训师要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大家,分享给大家,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谁能听得下去你的课,同样,不能换位思考大家想听什么内容,谁又愿意听你的课程呢?

(4) 课程开发设计与培训体系搭建的能力:结构化思维,体系化思维是培训讲师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小到一份课件的制作应该结构完整,大到整个培训体系的搭建应该满足不同水平的受众的需要,具有完整体系的培训课程也是一名专业的培训师应该做的。

(5) 灵活的工作协调与高效的执行能力:再完美的计划,在完善的体系,如果落地执行虎头蛇尾,培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培训搭建难,完整高效地执行更难,需要培训师运用自己的情商和工作技巧,合理地协调解决各部门的诉求,使得培训工作能够按期按质执行。

2018年8月30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