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人有三急“,那“急”起來,人的腸道是如何分辨將要出來的是屁還是翔?儘管它們都是從直腸排出來,且都是經過反射活動形成的結果。但真正鑑別它們,其實各有其主。

  屁意和翔意都有“負責官”做主

  放屁=肛管壓力<直腸壓力

  生活中,氣體的節制都依靠“靜息壓梯度差”。

  打個比方,活塞在一個管子裏動起來時,哪一頭的壓力大就會使活塞向另一頭移動,屁就好比這個活塞,管子的一頭被直腸內壓力控制,另一頭被肛管壓力控制。

  當肛管壓力<直腸壓力時,活塞被彈出來,放屁也就發生了。

  說完屁,接着說咋辨別翔。

  翔來了,靠的是低級排便中樞

  先看看“翔意”的大致過程:

  體內的翔進入直腸後,就標誌着排翔過程開始隨後翔進入直腸壺腹區當翔體積的增加到達一定容量時產生明顯的拉翔感。

  腸道識別“翔”來了,主要依靠直腸內的壓力感受器和溫度感受器,然後它們會將“翔來了”的信號傳導到脊髓內的低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至大腦皮層。

  於是,你該拉翔了。

  當然,你的經驗也能辨一辨是屁還是翔

  “它是熱的!”

  通常翔能更好地與直腸壁貼合,並且經過腸壁的速度較慢,所以它的熱度可以更好地被腸壁感知,而且它的溫度一般高於屁的溫度,所以自我經驗也能讓我們立刻分辨是屁還是翔。

  “它是物體!”

  氣體和物體的形態差異大。直腸的壓力感受器經過“探查”,會給出“這是個塊狀的硬物!”的信號,傳導到大腦顴葉處,這樣我們也能知道是何物。

  還有哪些情況和身體的神經反射有關?

  譬如低級反射,當小錘子錘向你的膝蓋時,腿會自覺彈起,醫學上稱爲“膝跳反射”;還有手被刺痛到後,神經先傳導到中樞神經,中樞神經先不反應,而把這種信號優先讓手感知到,這會讓手立刻收回,同時你還可能慘叫一聲”啊“~

  而高級反射就很多,比如騎自行車、說話、行動等,這都是大腦正式參與的結果。

  說了這麼多人體有趣的奧祕,如果你有什麼好奇的疑惑卻至今未解?

  歡迎來問春春,指不定哪天就翻你的牌子了【傲嬌臉

  編輯:阿紙

  圖片來源:GIPGY,《櫻桃小丸子》愛奇藝

  資料來源:

  [1]董曉妮,邵繼華,陳喆,唐迎春.採用直腸肛門測壓評價30例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痔動脈結紮術並直腸肛門修復術的療效[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3(03):368-370.

  [2]《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