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胃诀”是治胃寒的良方,由三个手法组成:点中脘、开四门、揉心窝

中脘穴

中脘穴在身体正中线的任脉上,肚脐向上4寸处。这个穴位是胃的募穴,专治胃寒、胃痛、呕吐、泄泻。

用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去点按这个穴位1分钟,中脘穴处就会有一种热热的感觉。经常点按不但可以治胃痛,还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四门穴

四门穴是肝经的最后两个穴位章门和期门,左右加起来共四个,所以叫“四门穴”。

这四个穴位都在乳下肋部的位置。您用双手掌跟去推揉两肋至发热就可以打通肝胆经。

心窝

心窝也就是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位置。这里虽然叫心窝,其实是胃所在的位置。

将双手交叠,用掌跟在这里按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这样既保养了胃气,又能减轻压力,使心中畅快。

功效:经常练习这三个手法可以有效止胃痛、祛胃寒、养胃气。

我将这个方法教给有胃寒的学员,治一个好一个。您如果忍不住喝了很冰的冷饮而不舒服,或者有胃寒、胃疼,记得试试这个方法。

平时练习可以当做保养,经常做做,像脾胃不和,没胃口、吃东西不消化,胃胀气滞,不敢吃凉,甚至各种胃病都能得到缓解。

传统捏脊法,补脾健胃养气血

再给大家分享中医补脾胃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捏脊法。

捏脊法的主要功效就在于健脾和胃、祛滞消积、促进消化吸收,对于防治厌食、食积、 腹泻、便秘、腹痛、呕吐等各种肠胃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功效;能帮助人体迅速积聚、升发阳气, 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侵袭人体。捏脊法的常用手法一般有两种。

★手法一:

被捏者俯卧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并让整个腰背袒露出来。操作者则站在被捏者旁侧,用双手沿着被捏者的脊柱两侧,捏起脊背上的肉,一边捏,一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的长强穴一直推进到颈项部的大椎穴,重复该手法9遍即可。

义工示范(仅供参考)

★手法二:

患者采取俯卧位,操作者用双手拇指的指腹与食指绕侧偏峰,着力于脊柱表面及两旁,保持双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的手势,横于尾低部长强穴,同时施力将皮肤捏起,循脊柱或脊旁两侧,慢慢地捻动上移,捏时应该边提边拿,边提边放,直到大椎穴为止。

一般应该3次提1次。另法,再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指腹,着力于柱表面及两侧,然后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的手势,按照前述方法捻动。

注意:一般情况下,捏脊都是从下到上来操作,但对于有高血压的人则建议从上到下来操作。

捏脊法因为简单易学、方便易行、安全无碍、效果显著的方法面受到众多想要健脾胃、补气血的人的喜爱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捏脊的方法和动健身结合起来,睡前捏脊,睡后健身,巩固疗效,坚持下去,使周身气血通畅。

脾胃乃后天之本,来不得半点损伤,所以您一定要懂得正确的使用方法。很多器官有问题或提早衰老,都源于我们没有按正确的方法来使用它们。

每个脏腑都有它的能力范围,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它就会出故障。所以要想获得健康,您就要用心去读身体这本“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才会收到身体给予您的回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