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女主角王佳芝的原型——郑苹如不平凡的特工经历一直鲜为人知。而《色戒》中王佳芝刺杀易默成(原型汪伪政府丁默邨)仅仅是郑苹如特工活动中的一项而已。郑苹如1918年生于日本,其父早年留学日本,曾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母亲是日本人,生于东京名门之家,结婚后随夫来到中国。身为中日混血儿的郑苹如,长相俊美,明亮的眼睛、甜甜的酒窝、一身漂亮的旗袍,衬托出婀娜多姿的身材,更显其风姿绰约、妩媚动人。郑苹如从小就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为日后游弋于日人之间打下了良好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后」,因郑苹如母亲是日本人的关系,郑父带领全家留住上海,暗中参加国民党地下抗日工作,这也使郑苹如人生发生了改变。最先发现郑苹如的是国民党「中统」驻沪专员陈宝骅,在一次友人的聚会中他与郑苹如相识。闲谈时,陈宝骅了解了其政治倾向以及郑苹如是一个有著强烈爱国热情的大学生,甚至了解到其父的高官身份、母亲是日本人,郑本人又精通日语等情况。陈宝骅认为郑苹如这种家庭背景及个人条件和素质,若能成为间谍,那是最佳人选。经过思考后,他便向郑苹如发出邀请——「加入团体、打击日寇、报效国家」。满腔爱国热情的郑苹如接到邀请后,立即同意。就这样,郑苹如便成了中统特工的一员。后来,郑苹如打入汪伪特工总部「七十六」魔窟,成为总部主任丁默邨的秘书。在一次设计刺杀丁默邨时行动失败,导致郑苹如身份暴露,最终被杀害,时年23岁。对于郑苹如为了刺杀一个特务头子而直接参与行动,最终因此牺牲是否值得,人们议论纷纷。但本人认为,此事不值。主要有以下原因:郑苹如在打入「七十六号」前,因其流利的日语及靓丽的容貌,已经融入了日军驻沪各机关中、高级官员之间了。特别是她还获得了日本海军谍报机关长小野寺信的的信任,成为该机关的翻译及播音员。在此期间,郑苹如获得了大量的重要情报。1.汪精卫叛国情报1938年8月,郑苹如就获得了汪精卫有「异动」的情报。12月,她再次获得汪精卫将于近日「异动」的情报。至到今天,从已经解密的资料中可以看出,郑苹如是向重庆政府预报汪精卫要叛国的第一人。2.参与绑架日本内阁总理之子1938年秋,郑苹如在一次联谊会上认识了时任日本政府内阁总理近卫文磨的儿子近卫文隆。近卫文隆被郑苹如的美艳、气质、口才等打动,深深爱上了郑苹如。为了不同的目的,两人交往密切。期间,郑苹如也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郑苹如甚至绑架了近卫文隆,并将其灌醉,领到一个酒店,企图以其为人质,胁迫日本停战。在要求「中统」派人来接近卫文隆时,高层考虑近卫文磨首相在日本算是温和派,若因其子被绑架,气极的他有可能倒向强硬派,便令郑苹如停止行动。昏睡一夜的近卫文隆早起后,由郑苹如陪同回家了。此次绑架行动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过去了。因夜不归宿,不久近卫文隆被其父招回国内。郑苹如的绑架计划是幼稚的,日方不可能因绑架案就停止侵略中国。令人不解的是在郑苹如提出绑架案时,中统上层为何没有提前制止,最终使郑苹如失去了这一情报来源。综合上述,郑苹如获取情报的价值远远大于刺杀特务头子丁默邨的价值,为了刺杀丁默邨丢掉性命、不能再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实属不值。造成这样的恶果,不能不说国民党情报高层的浅见与短视。更令人遗憾的是郑苹如死后,并没有列在牺牲人员的名单上。原因是,她不是正式的「中统」在编人员,仅是该组织的外围人员。直到1966年,年已80岁的郑苹如母亲在台湾病逝后,才收到民国政府颁发的「教忠有方」匾额。郑苹如才得到民国政府的承认,才将其名补写在牺牲烈士名单上。云绯历史号:故纸堆间云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色戒》大家看过没有?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色戒》的原著者是张爱玲,她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王佳芝」的原型其实是一位民国名媛,同时也是女间谍,名为郑苹如:

△右边就是郑苹如

张爱玲的这篇小说很短,仅薄薄的28页纸。

但她却写了近30年,不断的推翻、修改,只为了表达一个主旨——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这句话解释了王佳芝为什么会背叛,也代表了张爱玲的爱情观,但宝姐不敢苟同,甚至连郑苹如都不会认同。

因为在真实的事件里,郑苹如坚守住国家大义,她没有爱上易先生,虽然刺杀失败了,但她从容赴死,永远的留在了26岁的华年里。

郑苹如死后,她的父亲因为丧女的打击,加上拒当日本人的走狗而大病了一场,很快就郁郁而终。

其他兄弟姐妹皆投身抗日运动,弟弟郑海澄甚至在保卫重庆的战争中牺牲。而她挚爱的未婚夫王汉勋,亦是为国捐躯:

△前排左二是王汉勋,一名空军英雄

郑氏一族,称得上满门忠烈。

所以我觉得,比起信仰坚定的郑苹如,虚构出来的「王佳芝」要逊色很多。

今天呢,褪去艺术加工的外壳,想带大家看一看真实版的《色戒》。同时,也还原一个在国难面前奋不顾身的乱世佳人。

1

郑苹如的父亲郑钺,是位德才兼备的人物。

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就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算是国民党的元老:

郑钺效率很高,一边学习,一边还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他在一次革命运动里,结识了出身名门望族的木村花子,这位大小姐很不一般!她非常厌恶日本的军国主义,反而对中国文化十分敬仰。

△老年时期的木村花子

木村花子嫁给郑钺之后,便干脆的改名为「郑华君」,完全把自己当成中国人。

1914年,郑苹如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小家庭里~她是次女,长得水灵可爱,又聪慧过人:

△最左是郑苹如,最右是牺牲的弟弟郑海澄

在父母的文化熏陶下,郑苹如不仅满腹诗书,还学会了弹钢琴、唱京剧、演话剧,并且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17岁的郑苹如,饰演话剧《父归》的女主角珍娘

更重要的是,她也十分爱国。

郑苹如4岁的时候,他们全家回到了中国。郑钺成为了上海最高法院的法官,同时还是复旦大学的教授。

△郑苹如和母亲

郑苹如从小就跟随父母出席各种盛大的场合,出落得又美丽动人,所以在上海的名流界也很受追捧~妥妥得一位小名媛。

毕竟谁不喜欢温柔优雅、教养好、出身又好的女孩子呢:

△毕业合照,中间的是郑苹如

△1935年,郑家就买了小汽车

在当时,中国最火的杂志叫做《良友》,它每期都以时尚女郎的照片做封面,销量吊打其他刊物。

而在名媛的圈子里,也以能登上《良友》封面为荣,陆小曼啊、阮玲玉啊、宋美龄啊等等,都曾当过封面女郎:

1937年7月,郑苹如就出现在《良友》的封面上。

她是传统美人的长相,头发乌黑、皮肤白皙,小巧的鹅蛋脸上有一双总是含笑的眼睛:

宝姐看遍了郑苹如留下的照片,发现她总是笑意盈盈的,显得温婉可人又落落大方。嘴角的小酒窝,怕是迷倒了不少才子名流。

如果不是为了守卫国家的话,她应该会拥有一个平静富足的人生:

△抱著侄子(存疑)的郑苹如,笑容温柔

1937年,正是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无数年轻人捐躯赴国难。

郑苹如虽不能上战场,但她从初中开始,就和姐妹朋友一起发传单、写壁报,救济伤兵、慰问烈士家属。

在一次聚会上,她慷慨激昂的发表了一篇抗日演讲,引起了老牌特工陈宝骅的注意。

深入了解之后,陈宝骅发现这个女孩不仅有一副美丽的皮囊,还有思想、有血性!而且和外表相反,她的性格沉稳、坚韧不拔。

更重要的是,她的家庭成分特殊(家境殷实,妈妈是日本大小姐),简直是中统局间谍的最佳人选:

事实证明,陈宝骅并没有看错。

成为间谍的郑苹如胆大心细,靠著母亲的关系,以及一口流利的日语,结识了很多日军高级将领,甚至连当时日本首相的儿子都为她神魂颠倒。

而郑苹如聪慧的周旋其中,获得了大量情报。

一个娇弱矜贵的大家闺秀,从此成为了一位隐藏在暗处、行走在刀尖上的女战士。

2

郑苹如的情报收集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没人怀疑这个笑容腼腆的女学生竟是个间谍。

不久,陈宝骅给她发布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刺杀丁默邨!也就是《色戒》里,「易先生」的原型:

△梁朝伟饰演的易先生,和丁默邨

丁默邨人送外号「丁屠夫」,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汉奸。

他建立的76号汪伪特工总部,短短几年里坑杀了3000多名抗日志士,也被称作「76号魔窟」:

△看起来就阴森森的

这个大魔头,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但是各方势力的多次暗杀都没得手,是因为他实在太过谨慎了——

坐的车是防弹的,从不半路下车;

跟人约谈也最多半小时,还经常临时变更地点;

晚上也不在床上睡觉,而是藏在浴缸、衣柜等地方;

出席宴会只待在墙角,防止有人从背后偷袭。

但丁默邨有个致命的缺点,他好色!

所以,年轻貌美、清纯可人的郑苹如一出现,他的眼睛就移不开了。

郑苹如是半个日本人,她就读的中学曾经聘请丁默邨当过校长,两人多了一层师生关系。

再加上她是日本高官引荐的,这让丁默邨减少了防备,只当她是个贪图权势的小姑娘。

郑苹如牺牲美色,没多久就和丁默邨谈起了「恋爱」,甚至成为了他的私人秘书。

△纪录片《美人迷梦》绘制的郑苹如插画

「她穿著华贵而不刺眼,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一个有教养的纯情女孩」

这个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不少爱国人士的谩骂,郑苹如表面不显,心里一定也很难过。

在热恋阶段,郑苹如几次邀请丁默邨来自己家中约会(家里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都被拒绝了。

丁默邨太过狡猾,即使美色当头,他也不愿意冒一丁点儿的生命危险。于是,郑苹如只能苦思冥想,酝酿出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1939年圣诞节,郑苹如和丁默邨约会完回家,街上热热闹闹的,满是节日的氛围。

她就心血来潮般的问丁默邨要圣诞礼物,一件皮大衣(比粉钻便宜多了)。

丁默邨想讨佳人欢心,又觉得买件衣服用不了多久,就让司机开到了当时著名的西伯利亚皮草行:

其实,特工们早已在此埋伏多时,就等时机成熟、取他狗命。

然而比起电影里的易先生,丁默邨对危险要敏感得多,他几乎是本能的察觉到不对劲.....突然之间,他冲出了店外,像离弦之箭一般扑进了车里:

△《色戒》还原了这一场景

特工们立刻开枪,可惜子弹都打在了防弹玻璃上,这个大魔头再次逃出生天。

3

行动失败了,郑苹如也暴露了,她被关进了令人闻风丧胆的76号魔窟。

可不管如何严刑逼供,她都不承认自己是中统的人,只一口咬定是看不惯丁默邨三心二意,找人教训他而已。

或许丁默邨有过犹豫,但最后仍是决定送这个曾经迷恋过的姑娘上路。

1940年2月,郑苹如被秘密执行枪决,在一片冰冷黑暗的荒地上。

死之前,她认真整理了自己的头发和衣著,然后平静的对举著枪的军官说——「勿枪击我面,坏我容貌。」

请让我死的美一点,别打坏我的脸。

她像名媛一样成长,也像名媛般体面的死去。

其实郑苹如本可以不死的,只要她的父亲郑钺答应当日本人的法官。

但郑钺明白女儿的想法,她宁愿去死也不愿叛国,所以只能忍痛拒绝。郑苹如死后,这位伤心的父亲一病不起,没多久也跟著去了.....

而且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郑苹如有一位相恋已久的未婚夫,也是她弟弟郑海澄的空军战友,名为王汉勋:

△左二王汉勋

1939年,她决定刺杀丁默邨的前夕,王汉勋曾写信约她去香港完婚。

但是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际,郑苹如只能推迟了婚期.....但她没有想到,这一推迟,两人就是诀别。

郑苹如去世4年之后,王汉勋也在战斗中牺牲,他的贴身衣物里一直放著爱人的照片,还有两人曾经通过的信件:

△「你的苹如」、「你的汉勋」

如今,英雄和佳人都化作了黄土一抔。如果不是《色戒》的播出,「郑苹如」这个名字怕也无人再提。

但我觉得,这些为了挽救国家而从容赴死的英魂,这些崇高无私的信仰,不应该被忘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