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海大战,充满遗憾之情的人们都判定这是一场大清完败的战斗。

可是,世界海权理论的奠基人,《海权论》作者马汉,则从专业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海权理论权威马汉认为大东沟海战「胜负未决」,这个观点影响很大。

让我们了解一下马汉对这场战斗的评价,然后再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马汉的看法

马汉在回顾此次战斗时,提到:「鸭绿江海战(就是我们长提的黄海大战)不论是从其结果看,或者作为一次海战来考虑,要说日本胜利还为时尚早」;「比较一下双方的损失,可知被击沉的清舰是微不足道的」;

最后,马汉提到:「清军此战后士气受挫,才拱手让出制海权」;「尽管战争胜负已经分出,但若说鸭绿江之战,日军已经掌握了制海权,至今我仍不能首肯」。

而就战斗过程而言,马汉对双方的看法也没有「结果导向」;他既认为「四十五们速射炮胜过没有速射炮辅助的十二寸重炮八门」,也认为此次海战说明「两艘大船,胜过五艘小船」。

马汉的观点在国内曾受到广泛接受

可以说,权威马汉的观点,对我国主流观点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在我国的教科书中,也曾经长期强调,黄海大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不敢再战,拱手让出制海权。

在马汉影响下,国内主流媒体曾强调「主力尚在」,大清后续的畏敌保守才「拱手让出制海权」。

在一些描述下,马汉原本专业的意见,反而成了大清腐败无能、畏敌如虎的罪证。

马汉立足于为美国海军吸取经验,并不能作为中日评价战斗胜负的标准

马汉这样大神,专业当然没得说。而且,看了他的观点,也是有理有据,非常客观,并没有什么毛病。

可是,马汉讨论的角度是从专业角度出发,立足于为美国海军吸取经验。

而从历史评价的角度看,评判一次战斗的胜负,不可能不考虑战斗双方的实际情况。

1、北洋水师在黄海大战中的舰船,对大清来说绝非「微不足道」。

不可否认,从当时海战装备革新的角度来说,北洋海军损失的舰船都已经「过时」了。

可是,「致远」、「经远」等舰船,是当时最主要的装甲巡洋舰。考虑到大清羸弱的生产、维修能力,除此之外,遭遇重创的战舰事实上也丧失了出海作战能力。

当时,致远这种战舰确实已经在十九世纪末飞速发展的潮流中落伍,在美国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当时却是北洋水师最重要的装甲巡洋舰之一。

2、北洋海军此战后,并非「主力尚在」

可以说,认为此站后北洋海军「主力尚在」的说法,是混淆了主力舰和主力两个概念。认为定远、镇远之外的战舰「都不是主力」。

事实上,在失去了主要的装甲巡洋舰后,即便大清的定远、镇远尚在,但大清已经失去了出海「破击」日军海上交通线的能力。日军已可以安全的为陆战提供补给和进行兵员调动。

连打乱敌军交通线的破击能力都失去了,即使还有两艘主力舰,又怎么能叫主力尚在呢?

3、从战斗目的实现角度评价这种级别的战斗不靠谱;

除了马汉的观点,还有一种从战斗目的的角度分析,认为北洋水师完成了运输和保护运输的任务,且挫败了日军全歼自己的目的,并且最后以追击手段结束战斗,不可谓失败。

这就有点强词夺理了。北洋海军护航和运输任务,是他在遭遇日军主力舰船之间的任务。

在两军主力舰队遭遇后,又怎么可能把原先的护航任务完成与否作为评判胜负的标准呢?

从两军遭遇的那一刻起,不管是丁汝昌,还是伊东佑亨,应该都认识到:中日海军的决战就已经拉起,双方是你死我活的决斗!

此时,还用护航成败来评判胜负,有些强词夺理。

至于最后日军主动撤出战斗,未能击沉两艘巨舰。马汉倒是发表过意见。

马汉认为,日军没有乘胜再追击,确实是导致战斗「胜负未决」的重要因素。但考虑到此后再无海战,又不得不「赞许日军指挥官的决定」。

在任何战斗中,达到基本战斗目标后,即使最高目标没有完成,根据实际情况果断退出,都是果断的表现,哪能算是失败呢?

对于任何战斗来说,当战斗目标已经基本达到,根据战场情况果断放弃暂时难以实现的战斗目标(击沉定远、镇远)主动退出,确实不能影响对战斗胜负结果的判断!

总之,权威的观点当然很有参考价值。但社会科学中的任何权威是有其适用范围的,都是为自己和自己的组织提供经验、教训的。对我们来说,这些权威的意见只能提供一个视角。把他作为我们的判断标准,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黄海大战,输了就是输了,与其找替罪羊,或者强词夺理,不如实事求是地分析、学习。

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是:确保我们这一代人不要再输!


日本联合舰队,满清的北洋水师、沙俄的远东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都曾在它的面前折戟沉沙。但有谁能想得到,这支联合舰队的缔造者,竟是一个曾经化装成哑巴的小间谍,而且在甲午战争结束之后,他还成为了日本天皇任命的第一任「台湾总督」。

日本联合舰队又名连合舰队,其前身是日本海军的常备舰队和警备舰队。

1894年,由于中日之间的甲午战争即将开战,日本海军为了彻底击败北洋水师,掌握制海权,日本海军便把常备舰队与西海舰队整编为联合舰队。

早在明治初期,日本的海军还是分为二个独立的舰队,即由精锐战舰编成的主力舰队「常备舰队」,和由老旧舰只编成的二线部队「警备舰队」,后来警备舰队改名为西海舰队。两支舰队完成整编之后,联合舰队的首任司令官为海军中将伊东佑亨,而联合舰队的创始人就是海军中将桦山资纪。

桦山资纪(1837年12月9日—1922年2月8日 ),日本联合舰队的创始人。

说起日本海军,很多人首先想起的可能是山本五十六、伊东佑亨、东乡平八郎等人,其实桦山资纪才是日本海军最重要将领,当桦山资纪指挥黄海海战的时候,东乡平八郎还只是"浪速"号巡洋舰的舰长。

甲午战争时期,桦山资纪亲自策划和指挥了向北洋舰队主动出击的黄海海战,并亲临战场督战。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桦山资纪被晋升为海军大将,1895年5月,被日本天皇任命为第一任台湾总督(任期1895年5月10日 – 1896年6月),1896年晋封伯爵,1922年病死家中,终年85岁。

桦山资纪本姓桥口,名觉之进,因被桦山四郎右卫门收为养子,所以改名为桦山资纪。

或许是受到武士道的影响,少年时期的桦山资纪,就已经显露出了野心勃勃的本性,成年之后他参加了日本陆军,曾任陆军大队长。

桦山资纪不但官运亨通,而且一直主张将台湾纳入日本的版图,早在1873年,他就曾经化装成哑巴进入台湾侦察,为日后入侵台湾做准备,可见他是必得台湾而后快。1884年,桦山资纪认为入侵台湾必须要靠海军,所以他由陆军少将转为了海军少将,第二年又晋升为海军中将,任海军省军务局长、海军次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17日, 日本大本营召开了御前会议,决定准备对满清政府开战。

由于当时的日本海军军令部长认为,已目前的日本海军的实力,还不具备主动挑战北洋水师进行决战,只能防守,不能进攻,因此被明治天皇免职。

而时任海军次官的桦山资纪,力主张把所有的日本海军力量集中起来,组成一支联合舰队,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聚歼北洋水师主力于黄海,从而夺取这场战争的制海权(此后日本海军的战术,都是围绕主动出击而进行的)。桦山资纪的策略得到了明治天皇的大加赞赏,特颁旨其为海军军令部长,进入大本营参与整场战争的指挥。

黄海海战的指挥者,北洋水师之终结者。

当时日本的海军大臣是西乡从道,但这位海军大臣却是著名的甩手掌柜,他的任务就是从政府内给海军要钱,至于海军的战略战术一概不问,全由在明治天皇面前红的发烫的桦山资纪说了算随著中日之间甲午战争的全线爆发,为了夺取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桦山资纪下令联合舰队倾巢而出,寻找北洋舰队主力决战。

同时为了显示他的武士道精神,桦山资纪竟然化名为一个参谋军官,而且还选了一艘最弱的巡洋舰"西京丸"号参战。

"西京丸"是战前由一条商船临时改装的巡洋舰,排水量只有2,900吨,而且舰上只加装了一门火炮,开战之后,这仅有的一门炮还因出了故障而打不响。

在这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东沟海战之中,"西京丸"前后共被北洋水师的12发炮弹击中,其中包括305毫米炮弹4发,210毫米炮弹1发,150毫米炮弹2发,120毫米炮弹3发。但由于北洋水师炮弹的威力有限,"西京丸"在被12发炮弹击中之后,全舰仅伤亡了11人。

而且在北洋水师的增援舰只赶到之后,"福龙"号鱼雷艇在"西京丸"仅40米处,向其连续发射了3枚鱼雷,但均未命中。黄海大海战的确是令国人扼腕痛惜,正如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所言「哪怕击沉一艘敌舰也好啊!」

要说桦山资纪这厮的命也真够硬的,北洋水师的炮弹炸不死他,近在咫尺的鱼雷击不中他,虽然"西京丸"号巡洋舰在此战中伤痕累累。

甲午战争最终以清廷的战败而告终,被迫与日本议和,签订了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的《马关条约》。桦山资纪在被晋升为海军大将之后,又被任名为第一任台湾总督,这可能是桦山资纪在二十年前潜入台湾,装哑巴做间谍时没有想到的。

桦山资纪亲手缔造的这支联合舰队,原本就是为了征服中国、入侵台湾,虽然他坐上了第一任的台湾总督,但日本联合舰队却在二战中全军覆没了,而台湾也回归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从结果上看,北洋舰队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没有损失一艘舰船,伤亡上北洋舰队也是更加惨重的。北洋舰队确实是败了的,但并不是完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头开始捋一捋。

黄海海战之前,中日之间实际上就已经爆发了丰岛海战,丰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击沉了北洋舰队一艘运输船以及俘获了一艘炮舰。

此战是日本不宣而战,北洋舰队当然很不服气,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又在威海一带巡弋,这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舆论。在大清国,普通百姓的想法都是日本这个跳梁小丑太过嚣张,光绪皇帝也有些动怒,这时候,大家对北洋舰队的实力还是有把握的。

在清廷,没把握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北洋舰队的主人李鸿章。在甲午之前,李鸿章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也感觉到了日本海军的进步,虽然北洋舰队明面上亚洲第一,但李鸿章知道那都是不靠谱的。

在各种压力下,1894年9月12日,李鸿章还是让丁汝昌带领北洋舰队12艘主力舰从威海运输陆军到鸭绿江口大东沟来稳定住朝鲜局势。

李鸿章给丁汝昌下达的指令是「保船制敌」,就是说,能不打就不打,运输任务要紧。

16日,北洋舰队到达大东沟,其实早在13日,日本联合舰队就知道了清朝北洋舰队全体出动的情报。联合舰队此时也倾巢出动,正在到处搜寻北洋海军,而他们的目的,就是找到北洋舰队寻求决战,日本早已将此战看成了「国运之战」。

就是这么不巧,17日早上,运兵船上的陆军刚下船,北洋海军就发现了附近的日本舰队,联合舰队当然也发现了找了好几天的北洋舰队。

此时,大部分陆军还暴露在日军的攻击范围之内,为了保护陆军安全登陆,北洋舰队只能和联合舰队打这场遭遇战。

战争过程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大概就是北洋舰队摆横阵,联合舰队摆纵阵,北洋舰队速度较慢,联合舰队速度快,还有几艘游击舰对北洋舰队进行骚扰,北洋舰队的机动性差的弱点尽显无遗。

不幸的是,战争开始不久,丁汝昌就受身负重伤,此后,北洋各舰几乎陷入了无指挥,孤军奋战的局面。

战争进行了五个小时,结果是北洋舰队损舰5艘,伤亡600多人,日本联合舰队虽然一舰未沉,伤亡也仅200多人。但实际上,联合舰队也损失惨重,在逃跑的一部分舰船中,有些修复之后能用,有些已经接近报废,他们的王牌吉野号实际上已成一具空壳,设备全毁。

从结果上,北洋舰队损失五艘舰船,但未伤元气,日本联合舰队一时也无法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从战略上,北洋舰队也完成了运输陆军的任务,所以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输了,但输的并不惨。

但是,此时的清朝内部却是一片唱衰的声音。之后,北洋舰队畏敌不战,反而全军覆没,加上在朝鲜战场上陆军的一败涂地,甲午战争中国溃败。


战术上毫无疑问是惨败,损失5艘主力战舰而未击沉日方一艘。但从战略角度,可以说打平甚至清朝惨胜,为何?这就要从作战目标看了。甲午战争除了海战还有陆战,而陆战才是决战。从日本最初的战略构想,如果联合舰队通过舰队决战可以彻底摧毁北洋水师,那陆军会直接选择在直隶平原和清军决战。而由于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主力尚存,尤其定镇两远更是印证了「定远不沉」的神话,给联合舰队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日军被迫放弃直入直隶的首选作战计划。而北洋水师一直奉行法国海军的「舰队存在主义」,只要舰队还在,对敌人就是极大的威胁,定远还在,镇远还在,北洋水师仍是一支极具威胁的海军力量,而且在此之前,北洋舰队也已将陆军援军送至朝鲜,可以说黄海海战的结果日本没有达成作战目标,北洋舰队则达成了主要作战目的。当然,之后清军陆军一触即溃,旅顺被一日攻陷,两远被憋死在港内,那都是后话了,单就黄海海战而言,战略上日本失败


什么叫赢,什么叫输,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是否达到了作战的目的。

以这个标准论的话,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是获胜的。

北洋舰队当时的任务就是掩护陆军运输。当时大东沟附近的清军陆军正在进行登陆作业。此时正在进行登陆作业的清军陆军,如果无遮无掩地碰到日本联合舰队,将会遭受一边倒的残酷屠杀。

此时北洋舰队挺身而出,与联合舰队缠斗数个小时,最后迫使联合舰队离开战场,使正在进行登陆作业的清军陆军幸免于难,完全达到了进行战斗的目的,所以这场战斗北洋舰队的确获胜了。

对于联合舰队来说,进行这次战斗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阻碍清军登陆,杀伤清军陆军力量;第二个就是聚歼北洋舰队主力,尤其是要击沉定远、镇远这两条(按当时的标准)庞然巨舰。

但是最后日本联合舰队的这两个目的,一个都没有达到。从这个角度说,日本联合舰队是战败的一方。

当然从交换比上来说,北洋舰队的损失远远超过日本联合舰队。但是评判一场战斗胜负的标准,从来都不是损失的交换比。


黄海海战前,中国海军只有12艘可以出海作战的军舰,即3艘铁甲舰「定远」、「镇远」、「平远」,2艘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3艘防护巡洋舰「济远」、「致远」、「靖远」,2艘撞击舰「超勇」、「扬威」,1艘旧式炮舰「广甲」,1艘鱼雷炮舰「广丙」。总排水量约3.4万吨。此时中国海军尚不时出海到朝鲜海岸巡弋。

黄海海战,中国海军出动了全部主力,结果损失惨重,再也没有争夺制海权的实力了

黄海海战后,中国海军只剩下了7艘可以出海作战的军舰,即3艘铁甲舰、1艘装甲巡洋舰、2艘防护巡洋舰、1艘鱼雷炮舰。总排水量约2.4万吨。而且其中只有2舰「济远」、「广丙」轻伤,可以继续出海,其他各舰都需大修。而「广丙」只剩60余发炮弹,其系广东军舰,北洋无该项弹药,也就是说只有「济远」可以继续出海作战。从此中国海军不敢再出海巡弋,整个黄海制海权已经丧失。

黄海海战日本海军仅出动了战斗军舰的一半,而且没有永久性损失

而日本方面,海战前可以出海作战的军舰有23艘,即3艘旧式铁甲舰「扶桑」、「金刚」、「比睿」,1艘装甲巡洋舰「千代田」,7艘防护巡洋舰「松岛」、「严岛」、「桥立」、「吉野」、「浪速」、「高千穗」、「秋津洲」,1艘无防护巡洋舰「高雄」,1艘撞击舰「筑紫」,1艘通报舰「八重山」,5艘旧式巡洋舰「大和」、「武藏」、「葛城」、「天龙」、「海门」,5艘航海炮舰「爱宕」、「鸟海」、「赤城」、「摩耶」、「大岛」。总排水量5万余吨。战前日本海军担心被北洋海军切断海运线,主要集中于仁川以南的朝鲜沿海,仅派少量快速军舰袭扰渤海。

黄海海战后,日本海军仅有3艘军舰重创需要较长时间修理,包括1艘防护巡洋舰「松岛」、1艘旧式铁甲舰「比睿」和1艘航海炮舰「赤城」。由于中国海军不敢出海巡弋,日本海军试探著掌握了整个黄海制海权,连慢速军舰也敢到中国辽东海岸窥伺了。

所以,谁胜谁负,实际上是很明显的。

至于黄海海战本来是日本海军试图偷袭中国运兵船,但由于在海战后率先撤离战场,没有达成这一目的,这并不能影响海战胜负的判定。因为日本海军虽然没有消灭中国运兵船,却重创了中国海军,使其丧失了制海权,此后中国运兵船也再不敢离开渤海湾,一样达成了打击中国海运线的目的。


谢谢邀请!有关甲午战争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即使不考虑甲午战争最后的结局情况,甲午黄海海战的胜负结果也依然没法改变,仍然是联合舰队的胜利。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护卫陆军登陆大东沟的北洋海军主力,与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在鸭绿江口外西南方海域遭遇,激战数小时。当时中方首发参战军舰10艘(「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超勇」「扬威」「济远」「广甲」),后续又加入了「平远」「广丙」和4艘鱼雷艇。日方参战军舰共12艘(「松岛」「严岛」「桥立」「千代田」「比叡」「扶桑」「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西京丸」「赤城」)。

对于判断海战胜负来说,最直接的就是看打成了几比几,即双方的舰船损失情况。此战,北洋海军共战沉4艘军舰(「致远」「经远」「超勇」「扬威」),日本联合舰队则一艘也没有损失,等于十打了个4:0。所以毋庸置疑,就海战本身来说,是日本海军获得了大胜。

不过,由于当时战场上硝烟弥漫,很多时候难以辨清对方的完全情况。特别是日本海军有2艘军舰「西京丸」「比叡」中途退出了战斗,从战场上消失,直接开回了老家,以至于北洋海军产生了误判。

战后,北洋海军在汇报战斗情况时,曾错误地判断从战场上消失的「西京丸」等多艘日舰是被我方击沉,由此在北洋海军乃至清政府产生了黄海海战双方损失相等的错误印象。

后世乃至现代的一些学者不查,根据一些战后产生的中方档案中的错误记录,曾流传出了所谓北洋海军击沉了日本军舰,而日本秘而不宣的段子,实际上是过度解读。


就整个黄海海战来看,倘若不考虑整个甲午战争战败后的结局来看,我个人认为在黄海海战中也是北洋舰队惨败,日本联合舰队大获全胜的局面。不仅仅是从整个战争的局面来看,又或者是黄海海战这场中日舰队的海上争锋来看,也都是北洋水师输给了日本联合舰队。至于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判断一场海战的战争输赢,当然是要根据敌我双方战舰的击沉比来判断一场海战的输赢,并不能说北洋水师在整个黄海海战一艘日本军舰都没击沉就代表其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吧!

当然中日双方的海军实力还是有所差距的,并不能一味的拿「北洋水师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过去实力与甲午海战之中的日本联合舰队相比较。当时的中日双方各参战军舰均为十二艘,且北洋水师除了定镇二舰之外,其他参战的军舰跟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战舰相比的话,不管是军舰的性能还是作战的实力也要远远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的先进军舰。

单单从整个黄海海战的战果来看,北洋水师就已经损失了致远、经远、超勇、扬威等四艘主力战舰。并且定远、镇远、来远、靖远以及平远也都遭受重创,若不及时修复的话,也基本上丧失了出海作战的实力。但再看日本联合舰队方面,虽然在整个黄海海战中,日方虽一艘军舰未沉,但也付出了松岛被重创其余六搜军舰遭到击伤的打击。

黄海海战之后,整个黄海的制海权落入了日本联合舰队之手,日本海军的修缮力度远远超乎了北洋水师的想像,仅在数日之后,黄海海战中遭受创击的数艘军舰均已恢复。至此,清政府和北洋水师继续贯彻错误的战略指导,情况判断以及作战决心一误再误,最终被困威海,陷入绝境全军覆没。

所以说,不管考虑整个甲午战争战局的是与否,凭借当时北洋水师的实力,黄海海战归根结底也只能是以北洋水师惨败而告终。


往往人们只说道战争结局,不错,战争的结局是决定性的,但也不完全是。

当我们丢失了大半个中国以后,就连日本政客们和日本陆军大本营也都乐观地分析「中国事件」在很短的时期将结束。从淞沪到南京;从徐州到武汉,每一次会战都是中国军队的惨败。可是中国整体牢牢地被国民政府所掌握,使得日本在中国战场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

回过头来说甲午中日海战清北洋舰队吃了亏,但远没到一蹶不振或不堪一击的地步,关键是清政府抵抗的决心。固然清军武器和军队制度远远落后于日本,还有军工制造有所缺陷,但只要清政府不以一场战役所左右,拉开架势去与日本军队周旋,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那时清政府可以迁都于西安(他们未必敢这样做,因为满清遗老遗少们被汉姓大地主们包围,禅让的后果肯定会发生),满清政府只能做「宁可出卖给列强,也不白给汉姓贵族」,因为列强是要地要钱,汉贵族是要他们的命。

说了这么多,无非说明清对日战争是多么地不坚定和不彻底。他们知道谁是他们的主要敌人,谁是他们的次要敌人。

赔钱可以解决的事情就赔钱,可以保留国家机器对付潜在的、要他们命的敌人。

甲午战争失败不论谁赢谁输,清都不会有好下场。日本赢会要钱要地,而北洋舰队赢则要命的,所以满清是甘愿自己失败的。


北洋水师失败了这是毫无疑问的,虽然日本舰队也是损失惨重但是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而北洋水师却是损失了五艘主力军舰。黄海海战日本军舰率先撤退,北洋海军随后展开追击但是由于军舰锅炉老旧航速缓慢并没有追上日本舰队,北洋水师返回旅顺对残余舰只进行维修,日本舰队返回佐世保海军基地,自此黄海的制海权完全被日本联合舰队掌握。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在护送陆军前往朝鲜的返航途中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在日本联合舰队进入北洋海军定远舰六千米射程后,定远舰305毫米巨炮率先开炮轰击日本舰队,随后双方展开大规模的相互炮击,开展五分钟之后旗舰定远舰的信号旗被击中丁汝昌受伤就把指挥权交给刘步蟾,刘步蟾站在指挥塔沉著指挥,定远舰炮弹屡屡击中敌舰,但是北洋水师由于经费短缺所装备的炮弹大部分都是实心弹,不能对装甲巡洋舰造成致命伤害,这也是黄海一战北洋水师没有击沉一艘日本军舰的主要原因。

在战争中致远舰为了掩护旗舰替定远舰抵挡炮火,邓世昌率舰冲入敌阵但是不幸被吉野舰发射的鱼雷击中引起锅炉爆炸,致远舰很快沉没,看到定远舰沉没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急忙下令济远舰脱离战场逃向外海,在逃跑途中又与身受重伤的扬威舰相撞,导致扬威舰大量进水沉没,管带林履中看到心爱的战舰沉没无奈的拔出手枪自杀身亡。济远舰的逃跑导致北洋水师阵形大乱,不得不与日本舰队进行混战。

战争从中午一直到傍晚打了五个多小时,日本舰队看到自己的战术目的已经达到就率先撤退,北洋海军此战中虽然奋勇杀敌全体官兵同仇敌忾但还是以损失五艘主力军舰的惨重代价而告终。此后北洋海军也曾多次出海寻敌希望在与日本舰队决战但都是无果而终,最后由于李鸿章的错误决策让北洋水师待在港口不准出海寻敌,在岸上炮台的配合下对来犯的日本舰队进行被动防御,这导致北洋海军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最终落得被全歼的命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