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文/王耀兴 心理师

       很多人经常会询问,该如何挑选心理师,一般来说,心理治疗机构的网站都会放著很多心理师的介绍,琳瑯满目,那么到底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师呢?事实上,你需要一个「筛选机制」来协助你寻找适合的心理师,也就是说,你需要找一个可靠医疗人员帮助你判断,他会是你开启咨商的第一步,由来他来帮助你寻找机构内适合你的心理师。在钰玺诊所中,就是温柔的黄院长,来担任这个筛选机制。

 

    在台湾有一个好处,我们有健保,所以你可以用比较低的价钱,先请医师协助你评估适合的心理师,这样可以帮助你先分担掉一些风险。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医师和心理师是一个专业合作的关系,所以医师对于心理师的个人特质、专长都会有所了解与掌握,就如同开处方一般,医师会替你安排适合的心理师,并且初步给你一些建议,帮助你分析问题的原因。在临床上的经验是,经由第一次的评估后,所安排的心理治疗,通常会来的比较稳定,因为这是经「思考」后所做的决定,代表你愿意在这个咨商关系中尝试了解问题。

 

    决定做咨商其实需要一些勇气,我们该如何思考这句话呢?咨商开始前,你是一直在与那些困扰你的问题搏斗,你用你习惯的方式,但可能这些习以为常的方法在某些时刻不管用了,所以你情绪的负担越来越重,也可能让你越来越无助。但正因为无助,所以很多时候也许你会想逃离这个痛苦,也就很可能会临时请假或取消。所以勇气需要跟心理师一起培养,心理师如果发现了你的痛苦,就有机会跟你一起思索这个「想要逃」的动机和感受。开始咨商的第一步,如果能够觉察自己在与心理师谈话的感觉,其实就是很大的一步了。代表你对心理师敞开心胸。当你走入咨商后,也给自己和心理师一段时间,心理师或治疗师其实也在摸索你、认识你,才会慢慢量身订造出属于你的治疗蓝图。

 

    写到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心理师做的努力。在短短的前几次咨商中,为了让个案理解咨商的效能,需要心理师努力地依照所学去思考,带领个案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因此心理师平时的训练与督导就显得重要,这也是心理师对于治疗关系的承诺,致力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空间,陪伴著个案一起面对困境。

 

    决定咨商是个开始,当你决定踏入诊间后,就是开始疗愈自己内在的受伤。建议您,放松你的心情,给自己一个机会走进诊间,来体验一次的心理咨商,相信这个决定会是照顾你自己的开始。

 

钰玺诊所 王耀兴临床心理师

所有文章的版权皆为钰玺诊所所有,若要转载转贴引用,必须加注出处)

 

钰玺诊所

电话:02-2509 5569
地址: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二段1324
(捷运松江南京站4号出口30公尺;国泰世华银行楼上)

了解更多请上官网   →欢迎加入钰玺粉丝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