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鲁菜和川菜在饮食界的地位,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分析的来的,就算我们说了也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我今天就斗胆谈谈我个人看法,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也欢迎留言区发表。

鲁菜和川菜相同的地方

首先,毋庸置疑鲁菜和川菜同属中国八大菜系之列,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有自己独到的口味和一些独门秘籍。鲁菜讲究咸、鲜,川菜讲究麻、辣,鲁、川两大菜系都非常善于运用香料,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鲁菜在饮食界的地位

鲁菜独创的葱、姜爆锅被其他七大菜系所借鉴运用,从这一点来说,鲁菜是当代菜系的奠基者。鲁菜以前是「宫廷菜」「御用菜」,时值今日仍然是各大宴席菜中的中流砥柱,这一点来说鲁菜属于「宴席菜」。如果要论江湖地位,我算他个「少林寺」吧!「功力深厚」「传统」「小众」「源远流长」等词语可以概括鲁菜的江湖地位了。

川菜在饮食界的地位

川菜是现在席卷神州大地,迅速蔓延裂变的一个菜系。川菜是最家喻户晓和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菜系,从这一点讲川菜属于现在最流行、普及率最高、发展最成功的菜系。川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麻辣鲜香,也就是说传统川菜以辣为主,大街小巷即使不是川菜馆也有川菜可卖,从这一点讲,川菜属于「家常菜」。如果要论江湖地位,我算他「明教」吧!「后起之秀」「雷厉风行」「特立独行」「席卷全球」「流连忘返」「家喻户晓」等词语可以概括川菜的江湖地位。

鲁菜和川菜可以说一个是传统名家,作风严谨,源远流长。一个是后起之秀,大有武林盟主的意思,扩张迅速,深得人心。所以,两者没有可比性,谁也不会威胁谁的江湖地位。


无论是「八大菜系」还是「四大菜系」,鲁菜都是无可置疑的「菜系之首」。山东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圣地,奠定了中国基本的饮食思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等等。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便是文化中心、富庶之地,不少中餐中如今共通的烹调技法,都源自鲁菜。例如川菜名菜开水白菜,吊清汤之法便是典型的鲁菜技术。其实很多技法是否由鲁菜首创并不可考,但相关方面最早的详细文献,不少都仅可追溯到《齐民要术》,说的就是齐鲁大地的人文风物。

现代菜系大约成型于明清,由于政治中心在北京,宫廷膳食以鲁菜与满族菜为主,鲁菜无可置疑地成了主流,晚清时名头最盛的「八大楼」无一例外是鲁菜馆子。当时唯二可堪一比的,也就是由讲究生活品质的盐商和文人所推至巅峰的淮扬菜了。

可惜到了今日,鲁菜衰落了。大抵是因为鲁菜工序繁琐,成本高昂,普及度毕竟及不上川湘菜。另外鲁菜讲究中正平和,用现代人的思维就成了没特色,不能符号化就意味著难以推广,于是只能归结为一个「咸」,实是误解。

川菜成型较晚,「蜀人好辛香」的传统由来已久,但辣椒直至明代才传入中国,川菜发展至今日水平至少也是民国的事了。川蜀之地饮馔之风由来已久,但确定下接近现代川菜的风格,大约公认是在清末民初,并吸纳了不少鲁菜与江浙菜的优点。

不过,川菜成型之后,便以惊人的速度推广发展,如今在国民普及度上是无可争议的菜系之首。川菜虽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优点,味型变化极其丰富,但其可怕的传播力,不得不说需归功于「麻辣」二字。其实四川人理解的「麻辣」是一种特定味型,但外乡人理解中,只要放了花椒与辣椒,那就是麻辣,甚至日本人管所有辣的中国菜都叫「麻婆」。

其实外乡人认为川菜只有麻辣时,四川朋友也无需介怀。只靠著「麻辣」便统治了全国人民的味蕾,不正说明这是人人爱戴的味道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