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先秦時代,我們一般會提到夏商周,八百年周朝天下留下了很多故事和傳奇,而她本身的曲折就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地方。

公元前771年,對周朝來說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年份,因爲著名的暴君周幽王姬宮湦死了。

周幽王這個諡號一看就不好,而他也確實做得很過分,寵愛妃子褒姒,就可以“鋒火戲諸侯”來博她一笑,結果寒了諸侯們的心;褒姒生了兒子姬伯服,他就敢把結髮妻子申後和太子姬宜臼廢黜,改立褒姒爲後,還把年幼的姬伯服冊立爲太子。

廢長立幼在尋常百姓家,都是非常忌諱的事情,更何況是周天子宮裏。所以,周幽王的做法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反對,尤其是申後的父親申侯。

申侯爲了捍衛女兒和外孫的地位,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聯合犬戎等國,發兵攻打鎬京。

周幽王匆忙組織人馬對抗,但諸侯們沒有過來幫忙,軍隊又不願意爲他賣命,周幽王順理成章地被擊敗,犬戎兵將他殺死在驪山腳下。

隨後,姬宜臼在申侯和犬戎等首領的支持下繼位,是爲周平王。

這時候的周平王姬宜臼已經不安心在鎬京繼續待著了,因爲鎬京遭到了戰火的摧殘,而且犬戎也時刻威脅着。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痛定思痛後,召集鄭武公、晉文侯、秦襄公等諸侯衛護,風塵僕僕遷都到了洛陽。

歷史也因周幽王的死和周平王的遷都,將周朝劃分成了西周和東周,而東周又被劃分成了春秋和戰國。

周平王的統治就是春秋的開始,這也意味着周王室的地位嚴重下滑,直接管轄的地方也只剩下成周附近一百多裏,也就是現在河南省的一部分。

周王室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諸侯國們也不再進貢,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只是一個虛名,爲了生存甚至不得不向諸侯們求助。

諸侯國們的形勢也開始分化,屬於“虞、夏、商、周之胤”的華夏諸國經濟地位高,主要有鄭、衛、齊、魯、宋、杞、陳、蔡、曹、滕等國,處在黃河中下游;而黃河上游的秦、晉、虞、虢、樑等國和長江流域的巴、楚、隨、申、息、鄧、鄖、絞、州、蓼、吳等國,也強大起來了,甚至周邊的夷戎狄蠻,也逐漸向中原發展勢力,形成了“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的勢頭。

齊國首先崛起,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通過“挾天子以令天下”稱霸,而在“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孔老夫子也曾經說過,春秋之前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個時候就成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甚至“自大夫出”,周天子的地位就很尷尬了。

而《國語·鄭語》更是說道:“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秦景、襄於是乎取周土,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齊莊、僖於是乎小伯,楚蚠冒於是乎始啓濮。”

這也意味着,雖然周朝還在,但她的勢力和影響已經回不去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