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這個問題得兩頭說

首先,是不是商朝常常被黑?我認為殷商並沒有被黑透。

在本題下面很多朋友回答的時候都提到,實際上在貧乏的史料記錄中,你很難得到商被黑成炭的記錄的,相反,在這些歷史記錄中,我們往往能看到好的一面。

我們能夠看到上甲微寄身河伯為父報仇。

我們能夠看到冥勤於治水操勞殉職。

我們能夠看到成湯革命攻心為上。

我們能夠看到滅夏之後成湯為了求雨差點把自己作為犧牲奉獻。

我們能夠看到盤庚遷殷的果斷決絕。

我們能夠看到武丁中興的赫赫武功,以及與傅說的千古君臣美談。

連孔子都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三代禮制一脈相承又各有損益,殷商的禮制承夏而啟周,是絕不可以「野蠻」敝之的。

第二,我們確實對於殷商的印象不太好。這又有兩部分原因,一方面,帝辛在中國古代的歷史敘事中,是暴戾、奢侈、淫蕩的,是帝王一切美好的反面;另一方面,二三十年代的殷墟考古為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一個殘暴、嗜血、迷信的殷商時代。

與之相對的,是周代的「鬱鬱乎文哉」,文明、理智、充滿儀式感。

這是什麼?這是標籤化。

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提到: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這是這一類思潮的濫觴。

實際上通過對考古成果的解讀,近年來考古學界已經對殷周有了新的認識,從宏觀層面上來說,殷周的制度變革、社會變遷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武王伐紂、周公定禮之後就快速改變的,而是在西周前中期不斷變遷,最終在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徹底成型的。也就是說,我們所認識的典型「周禮」,並非周公旦天才般的設計,而是數百年不斷累積的結果。

這些最終在春秋呈現的禮制,迅速在戰國時期被思想家們鍍金用來為自身的理論進行背書,這些本來相當新近的制度,被誤認為從西周早期即已開始。與之相對的是,殷商可資引用的史料較少,稱讚也毫無頭緒。

當然,我們也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泥潭,即認為殷商的黑點都來自後世史家的構陷,商代偉光正。很多人說周代革命之後為了合法性必須黑商代,我認為就不能確信,因為商人在殷周革命之後,仍然擁有很大的勢力,不僅有分封在宋的遺民,還有大量商代貴族成為周天子倚重的官僚,目前對於殷商的史學敘事很多就是這些人留下來的,而周代的委任統轄制度又給天下諸侯官僚很大的自治空間,顯然周王在意識形態領域並沒有這麼強大、無孔不入的控制力實際上。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看待殷商的毀滅呢?不妨求助於考古,考古是一門祛魅的學問,在祛魅之後,我們仍然可以從貧乏的史料中找到大商藥丸的各種證據。

1. 混亂的繼承製度:

傳統認為商的衰落源於「比九世亂」時期,並認為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是其根源。

實際上我們考察殷商世系的時候不難發現,在殷商前期,實行的是單系的繼承製度,即:

大乙1—(大丁)2—大甲3—外丙4—大庚5,即在大庚之前,全部是父子相繼的繼承製度,與周相同。(感謝 @林屋公子 指出外丙是成湯的兒子,露怯了,自己把自己掛著)

而從大庚開始,其三子小甲、雍己、大戊先後為王,徹底打亂了繼承製度。在大戊之後,其子仲丁繼位並最後傳於其子祖乙,祖乙死後其子祖辛、羌甲先後即位,祖丁的兒子祖辛、羌甲之子南庚也都做過商王。而祖丁又有四子陽甲、盤庚、小辛、小乙為王,在祖乙之後,商王的父子傳承僅保持兩代,在祖乙之後徹底亂套。

根據目前殷商考古的結果,在殷商前期(二里岡下層一期至二里岡上層二期),殷商以鄭州商城為核心都邑,以鄭洛地區為核心王畿,構建了幅員遼闊的疆域,其重要據點包括位於關中盆地中部的耀縣北村遺址、位於晉南地區的東下馮、垣曲兩座商城、河北藁城臺西遺址、河北邢臺曹演莊遺址、山東濟南大辛莊遺址、山東泗水尹家城遺址、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等等。這些遺址往往帶有軍事性質,常常出土帶有濃鬱殷商風味的貴族墓葬,隨葬高規格的青銅禮器。

這與周代的分封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實際上也埋藏著很大的風險。

在這些地方性遺址中,首先我們發現,遺址往往具有軍鎮作用,殷人墓葬和當地人墓葬之間涇渭分明,缺少融合。

這可能象徵著殷商派到周邊方國的諸侯並沒有像周代諸侯那樣長期穩定治理其封國,商人和當地人之間存在較大的隔閡,和周代早期分封之後,到中期基本整合完成所在國的土著居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參考我之前關於宗法和分封的回答,很可能與周代不同,殷商分封為侯的這些王子王孫很可能並沒有被斬斷繼承權。這帶來了什麼結果呢?就是在商王畿周圍圍滿了擁有繼承宣稱權、又手握重兵的王子們,這些王子顯然不會對王位放棄想法,這成為殷商動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鬆散的統治結構

在殷商前期,據袁廣闊、秦小麗老師的研究,二里岡期殷商境內的各個城市出現了大量形制統一、面貌相同的鄭洛地區陶器,鄭州、府城等地的作坊已經開始專業化生產單一的某類器具,晉南地區東下馮商城出現巨大的鹽倉,這或許說明在殷商前期商業已經處於較為發達的階段,殷商依靠控制貿易網路支配廣大的疆域。而在「白家莊崩潰期」之後,大量二里岡原本繁榮的商代聚落被廢棄,鄭洛地區被商人放棄,殷商統治核心區轉向冀南豫北地區。

在殷商晚期,在甲骨文卜辭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商王「呼XX葉王事」(命令某人到王庭中服役)、「令XX來」(命令某人來朝覲商王)、「呼XX來麥/羌」(命令某人送麥/羌人俘虜來進貢),而如果被命令的諸侯沒有如令,將會受到商王或其與國的討伐。

這告訴我們,殷商晚期可能並沒有形成像周代那樣嚴密、責權明晰的國家管理結構,制度化的貢賦、諸侯職權都沒有出現或者較弱,商王只能依靠武力威脅、非制度化的索貢統治國家,這種統治方式毫無疑問成本極高,高成本又推動商對方國的物質索取更加貪婪,促使其統治癒發不穩。

3. 混亂的外交

在殷代晚期的卜辭中,我們發現不少方國時叛時附,有的時候和商勢成水火,有的時候又恨不得跟商王穿一條褲子。

比如沚方,武丁前期不少征伐沚方和其方伯沚戛的記錄,而在不久之後,沚戛又成為了武丁重要的盟友,有隨從婦好征伐的記錄,甚至生病了武丁還很關切地向祖先卜問,有一種基基的感覺。

沚方這樣時叛時附的方國為數不少,很多時候需要商王出兵打一打才會聽話,說明商王朝除了武力之外對於周邊方國的約束能力不足,既無法約束,也無法消滅。

而周統治時期,非姬姓方國對於周天子的臣服是顯而易見的,叛亂的方國受到的懲罰也很嚴厲,比如鄂侯馭方,本來跟周天子關係很好,一起喝酒商業互吹,後來反叛之後,周王吩咐撲滅鄂方要「無遺壽幼」,就是不管老人還是小孩,說殺全家就殺全家。

在殷商的外交捉急的背景下,殷代的用兵記錄不斷,商王到處討伐不臣,而帝辛更是多面出擊,在帝辛世的卜辭中出現了「三邦方」「四邦方」等敵人——到處樹敵導致敵人聯盟,最終讓商人強大的軍隊疲於奔命,最終土崩瓦解。

4. 迷信

中國的人殉,最早在仰韶時期就已經出現,到了中原龍山時期變得非常普遍,但是毫無疑問,以人為殉在商代達到了高峯。

對於商人對殺人的熱愛我的猜想是,由於上面3點導致商代的軍事行動多,軍事行動多導致俘虜多,在宗廟前殺死俘虜成為殷代貴族內部炫耀武力、增加族羣自豪感的重要方式。而隨著繼承混亂,商代貴族內部多個家族之間競爭烈度提高,殺俘儀式就從戰爭偶爾為之變成了後來儀式化、程式化的家常便飯。這種家族內部炫耀式的消耗成本非常高,最終成為國家發展的累贅。

總而言之,我認為,隨著考古學的發展,籠罩在商上方的疑雲將被逐漸吹散,能夠幫助我們客觀認識商代。


1.古人不曾貶低商朝,其締造者成湯甚至被當作聖人看待。

2.反而是近代考古學家從出土甲骨文卜辭中側面印證了商朝黑料很多,比如虐俘和人殉等。

3.亡國之君被黑很政確,不僅他殷受德如此,夏後桀也是,劉禪也是,楊廣也是,朱由檢也是,蔣某人也是。在其位,謀其政,自己挽不回敗局能怪誰?


二十四史不過君臣故事。

韋小寶都知道 鳥生魚湯,這個湯是誰?是商湯,是君王賢明的典範。

古代史常有一句話,行伊周之事。這個伊是伊尹,是自古稱頌賢臣的典範。

沒看出黑商朝啊。


鳥生魚湯,湯是誰?湯武革命,和誰並稱?自古追尊三王,屈原說「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又是誰?」古人追慕三代,哪三代?立身須到古伊周」,和周公並稱的伊尹是誰?《尚書》記盤庚之政,盤庚是誰?《易》說殷高宗武丁伐鬼方,《尚書》高宗肜日,中興的又是誰?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說的是誰?都要亡國了,還微子箕子比干殷有三仁呢。古代仁在儒家觀念是什麼標準?有多少比這更高的嗎?孔子是哪個國族的後裔?去世之前還說自己本是殷人的有沒有?

(問古人咱就說古人觀念,什麼巫啊祭祀人殉啥的就不拿出來說了,現代歷史考古研究成果咱也不談)。

題主啊,雖然我讀書也很少,但也不至於像這樣讀書少還亂感覺還瞎提問啊?你多少先問個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啊好吧?底下好多回答的還順題主說的答主也是夠了。

周的記載多,那是因為離現在近啊,文獻保存的好。記載多就存在感高,再加上影響現在的思想多是在周的框架下產生的,讚頌周政周禮沒毛病。但即使是孔子說「吾從周」,還有前半句呢「周監於二代」說的是周借鑒夏商的經驗教訓,因此更先進,但因此貶損夏商了嗎?這明顯是正常的時代發展好伐?而且用夏之時,乘商之輅,服周之冕,哪個好用哪個,沒見怎麼貶損啊。

商被貶損的就是紂而已,那也是和夏桀成cp存在的,周王不被貶損?那厲王幽王表示很欣慰嘍,原來那不叫貶損啊。連號稱中興的宣王料民太原都被古人不看好,不用說好遊樂的穆天子啥的了,也沒多少好的評價。只不過幽王傳統理解上雖然也算亡國(不提攜王和二王並立的複雜事情,畢竟失傳早,很長一段時間古人並不清楚),但後來的朝代也叫周,所以和桀紂有區別。

最多也就是後來挺晚的時候民間形成的類似封神演義體系的故事ip,出境率高一些,後來又拍電視劇啥的,導致了商朝總當反派一方,給了不讀書的人這種印象,但是這鍋,你讓古人背,古人怕是不要背的。

知乎為啥總給我推薦這種低質問題啊?是我德行不修還是破乎藥丸?


周王朝的奠基人是文王和武王,這爺倆又到底做了些啥呢?

先說文王,也不算多,一生也就做了三件小事。

第一件,效法三代聖賢,樹立後世千年至賢至德的文人楷模。

第二件,輯正《周易》,著辭文。

第三件,遺囑《保訓》,開創中庸思想。

武二郎也很不簡單,除了伐紂克商之外,也效法父親做了三件小事。(應該沒有打老虎)

第一件,建立封建禮樂等級制度,以禮和樂來化解矛盾,影響中華文明三千年。

第二件,建立宗法制度,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嫡長子繼承,不乩鬼神而敬奉祖宗。

第三件,分封諸侯,土地國有,立井田制度。

從這爺倆做的幾件小事就可以看得出來,周王朝給後來中華文明奠定了政治和文化的基調。

《周易》算是中華文明的文化源頭之一,中庸之道也是中國人特有的處世哲學,這些影響直到今天也異常明顯。

禮樂制度和宗法制度則開創了中華文明的精神核心和政治哲學。

後世的孔子、莊子等一干儒道大家也對文王武王極為推崇,歷朝歷代也以文武謚號開國君主。

周文王內聖外王成了明君的標杆。

說了一大堆,看出來了吧,中華封建社會的源頭就是周朝,儒家思想也來源於禮樂制度,所以古人怎麼會不推崇文王武王建立的周朝。

而商朝自然就成了反面典型,看到有人列舉商人活人祭祀、人殉之類的所謂惡行。

愚以為,任何拋開時代侷限的結論都是不客觀的,商代時期的人牲、活人祭祀、人殉奠基這類的活動是那個時代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行為。

是上古時期鬼神崇拜和奴隸制度的延續,歐洲有凱爾特德魯伊教人殉,日耳曼部落有春分焚人祭祀;歐亞草原有斯基泰人殺俘祭祖;美洲和非洲更不用多說,即便是兩河流域這個先發文明區域,人牲人殉也不是完全不存在。

所以要求三千年前的古人迸發出人文主義思潮確是強人所難。

好像跑題了,總結下來就是周王朝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所以古人崇周。

而各行各業都離不開同行襯託,周克商而得天下,必須把商打成反面典型,才能突出周的至德,反之就成了得位不正,好比某某宣王。

儒道又推崇文王武王,後來文人皆是聖人門生,自然輿論上便崇周抑商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