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制之後的各個朝代或多或少都會集地方之權於中央,收宰相之權於帝王。有通過武力的也有政治手段的。

如果說諸侯的領地和封銜是天子以合法手段賜予的不好通過政治手段收回,那麼天子為什麼不找一些藉口而發動戰爭奪回呢?反正封建時期的兼併也都是通過戰爭來施行的,況且分封初期天子的實力並不弱。


凡事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纔是關鍵。那西周的主要矛盾是啥?是占人口少數的姬姜聯盟武裝力量與廣大蠻夷戎狄的對統治主導權的爭奪。

考古發現,西周早期的城市是要塞型城市,與美國西部片那種純軍事要塞的功能類似;到了中期以後纔出現了宗社與市集。這說明一直到西周中期的時候,周人統治者還是戰戰兢兢的防範者外敵的騷擾。而且直到西周中期的昭穆二王,還會時不時的遇上東夷的大規模仿叛亂,這在史書上廣為記載。所以那時候是周天子身邊人手不夠,需要劃出一片片包乾區來鞏固對中原的統治。而且當時有強大的外敵壓境,所有內部矛盾都讓位於外部矛盾,自然諸侯間相安無事。

到了周穆王後,西周統治者才基本擺平四夷的反叛,諸侯的領地才穩固下來,這時候城市功能從單純軍事要塞向集市貿易點轉換。因為少了外敵壓境,於是原先被壓制的內部矛盾才逐步上升為主要矛盾,其標誌是周夷王烹殺齊哀候。然後周厲王因為要對諸侯私自開發的小產權土地搞確權徵稅,就引發了統治集團內訌,被迫下臺。而到了周幽王的時候,作為統治集團基石的姬姜聯盟也破裂了,於是西周封建體系才崩潰了。

所以要是問西周統治者為啥部收回封建加強集權?因為在前期跑馬圈地的擴張期沒必要,那時需要通過放權調動羣眾包產到戶的積極性,不斷擴張地盤。到了後期野蠻生長結束後,周天子確實想收權,但因為歷史的制度慣性太大,統治集團內部都既得利益者各懷鬼胎,集權工作就只能胎死腹中了。


這要看題主所說分封出去的領地是指什麼,因為西周王朝的領土是一種「二分結構」,大體上說,就是西部的陝西地區(包括成周附近的部分地區)和東部新徵服地區的諸侯國,或者說是內服貴族的封地和外服諸侯的封國。

對分封出去的這兩種不同性質的領地,周王實現控制的方式並不一樣,對前者即內服貴族的封地,周王是可能將其收回的,這在西周金文中有實例:

大簋(《集成》4298)

大致翻譯一下:在周王某年十二月既生霸丁亥日,王在某處宮廟,王叫吳師召來,賜給朏睽的裏,王讓膳夫告訴朏睽說:「我已經把你的裏賜給了。」朏睽給豖一些禮物,讓豖告訴周王:「我不敢吝嗇。」豖讓睽完成了土地的交付,大分別給豖和朏睽都送了一些禮物……

以上可以看到,周王將一位貴族的裏轉賜給了另一位貴族,從周王和大單方面來看,被收回土地的貴族不敢怨言(當然這意味著另一方面可能就完全相反)。

此外吳虎鼎的事蹟也很類似:

唯十又八年十又三月既生霸丙戌,王在周康宮夷宮,入佑吳虎。王令膳夫豐生、司工雍毅申厲王命:取吳艿舊疆,付吳虎。(《近出》364)

這篇金文不但明確表示,把舊屬於吳艿的土地交付給吳虎,而且清楚地指出這是過去厲王的命令。巧的是,上面提到的大簋,也很可能是屬於厲王時期的青銅器。讓我們想想史籍裏關於厲王「專利」的說法,是不是認識到厲王「專利」以致「國人暴動」的背後其實反映了周王和貴族之間權勢的較量。不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周王收回原屬貴族的土地,主要是為了轉賜給其他貴族,這是因為西周時期,周王和貴族的關係是以一種以土地換忠誠的方式維繫,在西周金文中可以看到大量周王賞賜內服貴族土地的例子,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和內服官員規模的不斷擴大,由周王直接佔有的土地也會越來越少以至於沒有辦法繼續賞賜,可能是這種矛盾迫使厲王採取手段,收回舊的貴族領地賞賜給新的內服貴族官員。

而對於外服的諸侯封國,周王似乎沒有收回其封地的傳統。即使如《史記》記載夷王烹殺了齊哀公,似乎也沒有把齊國撤銷的打算。這或許是春秋時代以不亡他國之祀為禮的古代來源吧。


謝邀。

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形成了西周三大制度。

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其目的是「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周王朝將封國國君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禮記·王制》)

公、侯的封地雖然都是方百里,但公爵位尊,是王室的客,可以組建「三師」軍隊,有較大的獨立性。侯,《逸周書·職方氏》孔晁注云:「為王者斥侯也」(《周禮·職方氏》孔疏同)。

受封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可以在自己領地裏進行再分封,可以設置官員、建立軍隊和徵派賦稅,同時受封諸侯必須絕對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對周天子定期進行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連。宗法制,簡而言之一句話: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周天子為大宗,其他分封的諸侯相對於周天子而言則是小宗。周天子站在分封制的最高端,周天子的嫡長子承襲天子之位,其他兒子則被分封為諸侯王。

諸侯王的嫡長子承襲諸侯王之位,其他兒子則被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嫡長子繼承卿大夫之位,其他兒子則被分封為士。慢慢地天下就可以成為以周天子為家長的一個大家族。

周人重禮,分封是國家大事,也要彰顯禮的特徵。這裡就需要提到二王三恪的古代禮法。這個二王三恪源自舜封丹朱於唐,稱虞賓,不用臣禮用賓禮,表示滅國不滅祀,保留前朝的一絲血脈以表示自己的仁德,同時為自己子孫結一份善緣,而且能表示自己得位正,是仁義的。

周武王滅商之後,遵照二王三恪的禮法,優先選擇先賢的後裔進行分封,一共封了六個一等公爵。其中五個公爵是祝、薊、陳、杞、宋,他們分別為黃帝、唐堯、虞舜、夏禹、殷商之後。五國之外,炎帝後裔被封於焦,也是響噹噹的公爵。

《史記·周本紀》載,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襃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這裡面五國加上殷商後裔,就正好是六大公爵。

所我們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僅是人民的傳說,也是周朝禮法認定的。炎黃堯舜禹,五大聖王都有出處。而武王的叔爺爺太伯和仲雍的後裔封在虞國。周武王的叔叔虢仲和虢叔封在虢國。這是姬姓的兩個公爵國。

祝、薊為「二王」——不必對周王室行臣禮,基本上是完全獨立。

陳、杞、宋為「三恪」——亦不必行臣禮,但原則上應該服周王室為天子,因為在「成周大會上」,「殷公」(宋王)與「夏公」均有出席,並且立於周武王、周公之下,皆手執笏而南面——這就說明是行臣禮。

先王六公爵+武王長輩的兩公爵,你會發現,這些人由西周王室分封出去,既是分封也是禮教,周王室是很難收回領地的。

同時,武王以軍事佔領為基礎、以姬姓姜姓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大分封,在全國戰略要地授民授疆土,建立眾多的諸侯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記載:「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侯者,雖然是王者斥侯,但西周姬姓宗族,有一批實權在握的侯爵和伯爵們拱衛中央。

諸侯之長曰「元侯」,又曰「侯伯」、「方伯」。即《禮記·王制》所說「千里之外設方伯」。其地位與公爵相埒。周初,齊、魯、衛、晉、燕諸國都是方伯,守衛著王室的東、北、東北、東南邊疆。

周初的方伯,代表天子坐鎮一方,享有徵伐大權。何休《公羊傳》隱公五年注說:「天子六師,方伯二師,諸侯一師。」由於「侯」是王室的斥侯,多封在畿外,所以他們與諸侯之長被周天子倚為藩屏,是天子在地方上的強大武力支柱。

《史記·管蔡世家》: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載。

其中,老大伯邑考早死。老二姬發當了周王。周武王死後,太子姬誦繼位,是為周成王。因為成王年幼,不能理政,老四姬旦於是攝政,代行王職。

老三管叔、老五蔡叔和老八霍叔不滿周公旦,懷疑老四要篡位,他們三個挾持武庚造反,被姬旦給滅了。老三處死,老五流放,老八成了庶人。

老六曹叔振鐸帶領周武王的儀仗車進朝歌城,他封了伯爵,管理曹國。老七郕叔武封國在郕國。老十季載封在聃國。這三個武王的兄弟,比較安分。

姬氏魯國,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的封國,侯爵。由周公旦的長子伯禽繼承。魯國原是商朝聯盟奄國的地盤。伯禽在位時期,平定徐戎叛亂,堅持以周禮治國,是周王朝控制東方的重要邦國。商族六個大族包括蕭、徐都遷徙到魯國。伯禽統帥東六師加以控制。

姬氏衛國,是武王的親弟弟老九康叔的封國,封爵是侯爵。康叔跟隨四哥,平定管蔡有功。在殷墟舊址,康叔監察商族餘民,包括了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飢氏、終葵氏等殷朝七族遺民。

公元前1039年,康叔率殷八師來朝歌就國。殷八師是周朝的正規軍,其它正規軍還有成周八師和西六師,這些軍隊分別駐紮在衛都朝歌、東都雒邑和王都鎬京三地,由此可見衛國在西周的重要位置。

姜氏齊國,開始姜子牙封了侯爵,但是實際權力很大。姜子牙協助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亂後,周王下令給呂尚說:「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嶺,北到無棣,無論是侯王還是伯男,若不服從,你都有權力征服他們。」周王雖然讓齊國監察侯王和伯男,潛臺詞也包括了杞、陳、宋這樣的公爵。

東北部的姬氏燕國,就是召公奭的封國。召公是周武王的異母兄弟,估計因為這個原因,召公雖然功勞不小,但封國有點遠,爵位也不高,只是伯爵。好在召公在中央是當上三公了,享受公爵待遇。

召公他自己在中央任職,派了長子姬克去燕國,不斷發展勢力,彈壓北方。它切斷了殷商舊族和北方同姓孤竹國的聯繫,又和松花江、黑龍江、遼河一帶的肅慎族靠近。而薊國雖然是公爵國,但燕國就在薊國隔壁。很快,燕國就滅掉了薊國。

北方的姬姓晉國,是周成王封兄弟叔虞的封國,侯爵。唐叔虞的媽,是姜子牙的女兒。晉國獲封后,主要任務是幫助周王防禦犬戎。可是,晉國很快就開始兼併姬氏其他封國,古魏國、古韓國都是晉滅掉的。

東周初年,晉文侯還殺了周攜王。後來晉獻公還滅了虢國和虞國。晉國滅掉的姬氏國少說也有數十個。說實話,晉國對諸姬國度,是一點都不仁慈的。我堅持認為,韓趙魏三家分晉,是對晉國滅姬氏宗親的報應。

綜上,無論哪一任周王上位,他都很難要回封國。這是個羣體性事件。

~~~~~~~~~~~~~~~~~~~~~~補充一下姬姓吳國,有說伯爵,也有說子爵。

據史書記載周太王生有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鬱寡歡。

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借為父採藥的機會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泰伯、仲雍二人乃犇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兩兄弟定居於梅里(今江蘇無錫的梅村),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泰伯兄弟還把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當地。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

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欲封伯祖父仲雍的曾孫周章和虞仲為諸侯。而周章已經君吳,故封周章弟虞仲於虞(今陝西平陸)。「吳」「虞」同音同義,故虞國又稱「北吳」。

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十二世而晉滅中國之虞。中國之虞滅二世,而夷蠻之吳興。大凡從太伯至壽夢十九世。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壽夢死後,傳位於長子諸樊。

其實壽夢有四個兒子,他最喜歡老四季札。喜歡小兒子是漢族家庭的傳統。壽夢雖然傳位給老大諸樊,但諸樊又不想立自己的兒子闔閭,偏偏要傳給四弟季札,順父親壽夢的心意。諸樊將繼承製度改為兄終弟及。諸樊把王位傳給二弟餘祭。後餘祭死,傳位給老三餘眛。最後老三餘眛死,就可以傳位給老四季札了。

所以說,姬氏吳國這一脈都很有特色——簡稱愛弟控。立國始祖泰伯和老二仲雍寧願逃到吳地,文身斷髮,也要把繼承權讓給老三季歷。(備註:季歷的兒子叫姬昌,孫子叫姬發,曾孫子叫姬武)

可事情半路上出了變化,老三餘眛死的時候,本來要小弟季札即位,滿足父親壽夢、大哥諸樊和二哥餘祭的心意。但是老四季札堅辭不受,還逃走了,去了別國。吳人只好立餘眛之子僚為王。這下諸樊兒子公子光不樂意了。

公子光覺得,常以為吾父兄弟四人,當傳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國,光父先立。即不傳季子,光當立。這下歷史精彩了,為了能讓公子光當吳王,伍子胥拼了全力,安排了專諸刺殺王僚,後來又派要離刺殺了王僚的兒子慶忌。刺客列傳一下子出來兩個好手,兩件大事。

王僚慶忌父子死後,公子光就能當吳王了。他就是吳王闔閭,也是壽夢的嫡系長孫,諸樊的嫡長子。闔閭的太子就是有名的夫差。夫差中美人計,被越王勾踐所滅,是最後一任吳王。

~~~~~~~~~~~~~~~~~~~~~~

應同好的要求,我講講關於西周的分封。由於周史遺失極多,我看不到原始記錄;記載文字更是金文,我不是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生,也看不懂。所以,我就是一個歷史票友,有錯請講,絕不自負。

我個人認為,西周的分封大致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武王滅商。

帝辛死,殷商滅。周朝建立,武王即位。反商聯盟內部自然要論功行賞。同時,為了控制商朝遺族龐大的勢力,還要分區駐防,鎮壓地方。

所以,西周「大封建」以王室子弟(姬姓之國)和功臣姻親為主。這個階段分封的諸侯大多數在陝西、河南。

1、六大先王后裔被尊為公爵

之前封前朝先聖的章節說了,武王分封了六個非姬姓的一等公爵。

《禮記·樂記》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

《史記·周本紀》則載,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襃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

這兩個古籍原文,對於黃帝和堯帝後人的封國,有相悖之處。或系前人筆誤,無法考證。但是,武王確有分封先聖不假。我個人認為黃帝最早受封。畢竟黃帝有個名字叫姬軒轅。西周人認為周與黃帝同姓。這是不是宣傳手法不好講,祖宗吹的牛逼,只要無傷大雅,我們做子孫的還是要善意接受。

2、五大侯爵:姜氏與姬氏

《史記·周本紀》說: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叔鮮於管,弟叔度於蔡。餘各以次受封。

姜太公獲封於齊,是侯爵。然後才分封姬姓宗室。武王的四弟姬旦封於魯;武王的異母弟姬奭封於燕;武王三弟姬鮮封在管國;五弟姬度封在蔡國。

姬旦長期在中央執政,稱周公,公爵。而他的兒子伯禽就任魯國第一任國君,侯爵。姬奭與姬旦類似,稱召公,公爵。但姬奭封國在燕,燕國為伯爵。《國都城記》認為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國因燕山而得名。姬奭派他的長子姬克管理燕地,即西周的北燕。

而武王三弟姬鮮和五弟姬度就被稱為管叔和蔡叔,他倆加上武王八弟姬處,也就是霍叔,在殷商舊地監察紂王的兒子武庚以及商朝主要的殘餘勢力。後來引發了三監之亂,這是後話。

3、兩個姬姓公爵國

姬姓畢竟是周朝的宗室。所以,姬姓也封了兩個公爵國。一個是武王的伯祖父太伯和仲雍的後裔,封在虞國。一個是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封在虢國。

武王為啥給堂兄弟封這麼高的級別呢,前面吳國歷史說了,武王兩個伯祖父泰伯和仲雍,主動把王位讓給了三弟季歷,這纔有了後面的文王,有了文王纔有了武王。武王這是敬謝人家「讓皇帝」。

而文王姬昌和姬仲、姬叔是親兄弟。虢仲被封在制地(今河南滎陽),被稱作東虢。虢叔被封在雍地,稱作西虢。東、西虢國在王畿的左右,作為周王室藩屏。兩個王叔由周武王封於西虢,授爵公爵、號虢公。虢叔還是周公的老師。

這麼一算,西周開國就有了八個公爵。

4、其他封國

武王六弟姬振鐸、七弟姬武、八弟姬處分別稱曹叔振鐸、郕叔武、霍叔處,這三兄弟都是伯爵。

老九姬康和老十姬季載兩人可能是因為年紀小,此時還未受封。

其他出名的侯爵還有滕、荀、鄘、息、酆、應、邗、韓、鄧、紀……而毛、原、畢、芮都是伯爵。

許國,姜姓許氏諸侯國。爵位是男爵,它是至今唯一可確定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

5、畿內封地與畿外分封

周王(即天子)是共主性質的,對非「王畿」的土地沒有直接管轄的權力,而是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並獲益。但是諸侯須對周王負有繳納貢物,軍事保衛,服從命令等義務,即「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論語·季氏篇》)

此處提到王畿和非王畿土地兩個概念。一般認為,王畿內的封地是周朝姬姓宗室的采邑。周王直領的王畿不過千里,王畿之內也有受封的小諸侯國。非王畿土地就大了去了,從王畿之外到普天之下,都是非王畿土地。

比如說,兩大姬氏巨頭周公旦和召公奭,在王畿外各有封國,一個在魯,一個在燕。但是他倆在王畿內也各有采邑。姬旦的畿內采邑在周,官職為上公,故稱周公。姬奭的畿內采邑在召,官職也是上公,故稱召公。

除了三公級別的中央高官,在周天子畿內,土地無多,所以不封侯而封伯。畿內伯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一般都歷任王官。其中有入為天子三公、王朝卿士的,就稱為「公」。但公爵只限於一身一世,其後世子孫則恢複本爵。

畢公高為武王世臣,成王時入為天子三公,而其後世子孫則自稱「畢伯」,不得稱公。現存青銅器《畢伯碩父鬲》,可為證明。

周公旦位列三公,就是公爵。但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去魯國就藩,卻是侯爵。伯禽在中央任王朝卿士時,可稱「魯公」。而其後世子孫一律稱侯,屬侯爵。祭本週公之後,稱伯爵。但周穆王之世,祭公謀父任天子三公,即稱祭公,而其後世子孫則恢復伯稱。

當時,西周天下很不穩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遂決定分陝而治。「陝」即今三門峽一帶。當年周、召二公商定,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於分界之處,稱作「立柱為界」。周公、召公以「陝」為分界線,把周王朝的統治區分為東西兩大行政區,周公管理陝之東,召公管理陝之西(陝西之名,即淵源於此)。這根石柱,當年就栽在分界之處,是中國最早的界石。

周召分陝之後,周公旦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部新拓展的領地;而召公奭的責任就是進一步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經濟後方,為周王朝進一步開拓疆土解除後顧之憂。

第二階段:周成王時期,封王室弟子26國。

先介紹的還是武王的親兄弟,成王的叔叔們。

武庚和奄國、淮夷的叛亂,表明重要地區不能再用舊的氏族首領,必須分封周族中最可信賴的成員到國都的周邊拱衛王都,這和武王時期的分封已經有本質的所不同。

洛邑周圍的宋、衛、晉等國,都是周公直接分封的,這些諸侯國的國君都是周王室的親信。周公讓這些親信環繞在洛邑周圍,顯然有深意,就是為了讓他們保衛王朝安全。

有直接關係的諸侯國有宋、衛、齊、魯、燕、晉等國。其中宋國與衛國的分封時間很接近。宋國的都城在商丘,疆域範圍涉及原殷商王畿。周公這樣封宋國,是為了鞏固對殷商舊地的統治。

1、武王兄弟們繼續分封

武王的親兄弟——老四周公姬旦東徵,平定三叔之亂後,將商地分為衛(武王九弟康叔)、宋(紂王兄微子)二國。他廢管國,而蔡國、霍國由其子即位保留。老三管叔處死,老五蔡叔流放、老八霍叔貶為庶人。

老九姬康跟著四哥平叛有功。分封在衛國,侯爵。衛國是成王時代最重要的封國。康叔受封時年紀輕輕,周公旦怕他擔當不起治理殷朝遺民的重任,特地以成王之命在鎬京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授土授民儀式:司空聃季載,就是老十姬載授其土;六哥姬振鐸授其民,史稱衛國授土於周室。如此之重的分封之禮,古今罕見。

西周時,衛國一度是太行山以東最重要的國家。衛國東部的帝丘(在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選作舉行大蒐禮的戰略要地,在此檢閱和整頓軍隊、選任將帥、頒布法令。建國初期的一百七八十年裏,衛國一直是東方諸侯之長,肩負著統帥並監察東方各諸侯國、鎮守東方、防禦東夷和平叛討亂的重要任務,是諸侯國中的方伯。

武王同母弟,老十姬載,封在聃。聃季載也是周公所封,侯爵。他還在中央任職司空。

有史料說,成王時期,特地為召公姬奭的兒子姬克,額外舉行了燕國授土的儀式。而周公姬旦長期在中央執政,也是派兒子伯禽赴魯就藩。至於伯禽的授土儀式如何,史無記載。但是周公初封魯國到了成王時期,伯禽二次封魯,已經佔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故土,今泰山以南地區。

2、商舊地的宋公爵

商王武丁曾分封自己的兒子子宋於宋國,有數塊甲骨文上提到"宋"這個國家。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按照分封制的禮法,朝代雖然滅亡,勝利者仍然不能讓以前的貴族宗祀滅絕,因此當武王分封諸侯時,仍然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

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啟於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為周朝的二王三恪之一。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

《史記·宋微子世家》:周公既承成王命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開代殷後,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國於宋。鄭玄《發墨守》雲:「周公六年制禮作樂,封殷之後,稱公於宋」。

洛邑周圍的宋、衛、晉等國,都是周公直接分封的,這些諸侯國的國君都是周王室的親信。周公讓這些親信環繞在洛邑周圍,顯然有深意。其中宋國與衛國的分封時間很接近。宋國的都城在商丘,疆域範圍涉及原殷商王畿。周公這樣封宋國,是為了鞏固對殷商舊地的統治。

3,晉國的異化

這個問題從晉建立起就註定了。周公打發個人去北疆。本意是防犬戎。結果他家坑了一多半姬氏兄弟。

4、其他封國

其他侯爵:沈、郇、邢、胙、茅、呂、厲、向、薛

其他伯爵:凡、滑、祭

第三階段,康王+宣王平王時期

京畿土地已經不多,封伯都勉強

宣王分封出了兩個壞種。一個申國的申伯;一個鄭國的姬友。申國引犬戎攻滅西周鎬京。鄭國夥同秦國、晉國等,教唆平王東遷,與晉合謀殺周攜王。

侯爵:隨、樊、詹

伯爵:賈、單、申、鄭

申國(周宣王妻舅)、鄭國(周宣王弟友)、焦國(周康王子文)、谷、南燕、曲沃、芮國(周厲王卿士芮良夫)、梁國(秦莊公弟梁康伯)、劉(周頃王子劉康公)。

犬戎之亂後,攜王和平王並立,各有支持者。

秦國支持周平王,救援和護送平王東遷。後來,平王升秦國為伯爵。

以上,算是西周分封的一點點脈絡,謝謝。

~~~~一個新的分類方法~~~~

最近我根據歷史界對西周青銅器考古的研究成果,也接觸到另一個說法。它講西周並非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這只是儒家強調宗親禮法的副產品。

根據西周青銅器銘文考證的推演,所謂公,在西周初年是很少的,除了炎黃堯舜禹湯的直系後裔,在王畿範圍內執政的高官,纔可以稱公。公是一種尊稱,不能世襲。

而周公的世代沿襲,極有可能是例外。畢竟周公旦的血統和擔任攝政的優勢天下無二。召公姬奭稱公,他的子孫裡面,很多都叫召伯。估計是指輩分,召家老大繼承中央的職位。召公在燕國的封國,也是他的長子姬克去燕地就封,大家稱呼輩分,叫他燕伯。

另外,封國的國君去世以後,作為死者,都被敬稱為公。

再說侯。侯,是指坐鎮一方的軍事首領,在西周青銅器上的金文記載中,全部稱侯的封國都在王畿範圍之外。

衛國比較特殊,極有可能是先在畿內,後轉畿外。畢竟初代衛侯康叔是文王和太姒十子中的第九子,也是老四周公旦的死忠,是成王的親九叔。他和曹叔振鐸幫著老四周公旦打了親兄弟之戰。管蔡霍三監與周公旦的鬥爭本質上是兄弟鬩於牆內。成周八師也曾由衛侯指揮。

而前面也提了,伯和仲是表示長幼輩分的稱號,而非爵位。宣王的弟弟姬友封鄭,稱公是因為他是宣王的弟弟,王畿重臣,尊稱他為鄭公。

後來,到了他的孫子寤生時代,天子因為鄭國擴張太霸道,剝奪了鄭擔任周朝卿士的資格。鄭國只好把窹生按照輩分,稱為鄭伯。他姓姬,為啥不叫姬伯,因為姬姓的血親分支封國太多,只好以國名稱呼和區別他們。

而大部分稱「子」的,可能都是殷商貴族或者相關的東夷部落聯盟中,相關宗族的後人。東夷三大姓包括子,風和嬴,都是東夷部落聯盟裡面的大姓,勢力龐大。

商朝戰敗後,子姓散落,嬴姓有一支因為叛亂,被鎮壓以後放逐到西岐。這個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

至於男這個說法,在青銅器裡面出土比較少。大多是小國君主在用。也有其他的解釋方法。沒辦法,歷史久遠,史料散佚,不可盡知。

大家交流好了。


瀉藥

首先要明白幾個概念,就是周的人口密度,國人與野人的區別,還戎狄少數民族的分佈。

西周初期為了征服東夷地區,開始分封齊魯與東夷地區(今山東地區),接著武庚三叔叛亂,周公營建成周,以此為據點來,鎮壓殷商遺民。

這個時期的城市數量少的可怕,為了填補空白地區,開始陸續分封功臣宗室。這個時期是時代的需要,多點開花,反而更容易發展。

國人與野人的區別,國人是住在城邑的姬姓貴族和一部分殷商遺民組成的,多是諸侯家人。野人就是生活在城外的人,算是本地土著。兩者之間,隨著文化、軍事的交流,最後逐漸合併,在戰國時期的到來逐漸消失。

戎狄少數民族,一直是西周初期的心頭之患,多次騷擾侵襲,城邑一旦被破,幾乎是三光了。而且這些戎狄部落,分散各地,遍地開花,成周腹地尚有伊洛之戎。

西周時期,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軍事)。每個繼位的周王,都面臨著四周戎狄蠻夷的侵略。昭王征伐南蠻,全軍覆沒。穆王宣王相繼南征,也沒取得什麼大的戰果。反而是,一把浪掉了天子六師,周王室軍事實力直線下降。

加上一直以來的分封政策,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地區一直在縮水,無法供養保持巔峯時期的軍隊,逐漸淪為二流諸侯國的軍事力量。

西周被犬戎所滅以後,遷都成周,東周以後的周王室,逐漸成為吉祥物的存在。

春秋第一霸齊桓公小白,霸主的根基就是,聯盟諸多小國,共同打擊戎狄部落,多次出兵救援小諸侯國。

初期,大環境需要,分封是有利於周王室統治國家的,都是自家人分封出去,包括一部分功臣前朝貴族。都有相應的制服措施,宋國就是典型,西周唯一的公國,經常被安排。

中期,周圍都是戎狄,為了安定,也要支持諸侯打擊戎狄部落國家。

後期,周王室軍事實力的下降,這麼大膽的想法,想都不敢想。


周厲王回收了國有資產,導致了國人暴動。

厲王在位之時,周室經歷了四世之亂(共、懿、孝、夷),王位易而國勢微,諸侯輕而民不敬,決定改革。

改革主要是兩點,一個是經濟,一個是軍事。

經濟上,國家(周室勢力範圍,含虢、周、召等屏國)將山林湖澤收為國有,共王(前922年-前900年)時期鼓勵經濟發展,允許了土地私有和買賣,到了厲王時期(前877年-前841年)已經有五十年了,這五十年就是百姓開墾新地,貴族再圈地,百姓和貴族矛盾激化。

厲王將山林湖澤收歸國有,改壟斷為承包,遭到了國人的反對。

介紹國人的概念,國人有三個概念,國民、國都之人、城裡人。這裡的國人即國都之人,而國都裡面都是周室、虢、周、召的貴族,以及其他諸侯的宗親、世子。他們在國都為三公、九卿、大夫、元士,屬於高階貴族。這些貴族壟斷了周室範圍山林湖澤的經營權,為私產,不向國家交稅,周室僅有的自然資源產業名存實亡,導致國庫空虛。與之相對的是野人,即山野之人,包含鄉民和流民。

改革之初,取得相當的成效,而王室也有錢募兵了。噩國原為周室附庸,自懿王起,不時叛亂,厲王初年,噩國攻擊洛邑,厲王伐噩,取得成功(具體時間不詳)。攻噩之後,淮夷再次叛亂,三年(前874年),淮夷再次逼近洛邑,厲王派虢公長父伐淮夷,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是震懾了南方反動勢力,楚王熊渠主動取消王號(《竹書紀年》)。

史書上,對兩次的出征持比較積極的觀點。 這裡要說一下, 周室自武王以來,都是對勢力範圍不斷分封的,分完勢力範圍,甚至開始分王畿,本來就越分越少,現在還要交稅,大宗(公卿)和小宗(士大夫)之間也不斷產生矛盾,諸侯也因世子們在鎬京爵祿受到影響,而不朝。

伴隨的改革的進行,和出征的消耗,矛盾直指厲王。

三十七年(前842年)發生了國人暴動:貴族帶領家兵進攻王城,厲王出逃,太子奔召,貴族又去圍攻召公,召公只得將兒子冒充太子,給貴族宰了泄憤。當時厲王在彘,太子又不能出面繼位,所以由周定公、召穆公聯合執政,史稱周召共和。共和十四年(前829年),厲王崩,太子靜繼位,為宣王。

以上節選自我在知乎的文章《禮樂崩壞I》的內容,有刪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