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耳机听电话较多,也没有注意音量,昨天忽然意识到这样会有损听力,知乎上也有关于耳机对听力损伤的帖子,我想问除了注意音量保护耳朵外,有没有什么方法,像我们锻炼身体一样,锻炼听力,增强我们耳朵的听力?


有啊

现在的人用耳机太多了,而且大部分过度使用不当使用

需要注意很多

作为一个喜欢戴耳机听书的人

无论在

跑步

骑车

坐公交

还是睡觉时

基本都有耳机做伴,以听书为乐

这看似惬意悠闲的行为

其实藏著一丢丢危险

噪音

听力是人类的五个感觉之一

它的保护最容易被忽视

在丛林和旷野里

各种动物以及我们古老的祖先

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天敌与猎物的方位

好的听力便是生存的保证之一

对他们来说

噪音可能只是打雷、是奔腾的急流

而对我们现代人来说

伴随著科技的发展

各种噪音的侵袭已经让很多人麻木

往往忘记了耳朵的重要性

你以为只有老人才会听力衰退吗

其实不然

你的听力也可能在衰退

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

一般来说

伤害你耳朵的罪魁祸首

就是

耳机

但别误会呀

小懒可不是让你从此再也不戴耳机了

毕竟耳机已经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

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

小懒只是想告诉你

在戴耳机听书的同时

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你只需要注意:

不要声音过大

在室内尽量调低音量

对于头戴式耳机

音量应该调整在可以听清周边对话为宜

对于入耳式耳机

可以拿掉一边耳机

将另一侧的音量调整到

与对话音量相似为宜

还有要记住

音量最好不超过60%的最大音量

在室外要有效屏蔽噪音

如果你当时环境特别吵

那还是建议你先暂停听书吧

因为这时候即使你将音量开到更大

也难以听清楚

如果你为了充分利用时间

喜欢在地铁、公车

或者喜欢在跑步健身时听书

这种惜时如金的行为值得表扬

但小懒建议你用效果好一些的

头戴式防噪耳机

不然

你还是会为了听清楚而把声音不断调大

往往会超过85分贝

完全可以归为噪音

如果把噪音比喻成压路机

把耳朵里娇嫩的细胞比喻成草地的话

此时就如同压路机在碾压草地

这是伤害是不可逆的

更恐怖的是

你耳朵丝毫感受不到这种疼痛

你在噪音的轰炸下还一脸陶醉

长久以往

你就会里聋子不远了

而你还傻傻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

不要时间过长

特别是那些喜欢戴著耳机入睡的童鞋

这个习惯很不好哦

记得调睡眠模式定时

懒人听书App很贴心地

将最长时间定为4小时

要懂得耳朵保健

分享一个护耳操

有事没事搞两下

视频封面补肾护耳操 - 养生堂 - 腾讯视频视频

这护耳操呀

不仅对耳朵好,对肾也好呀

咱老祖宗说:肾开窍于耳

做个操

好好爱护一下娇嫩的耳朵吧


预防在先,治疗在后

全球大约有10%的人有听力障碍。在这些人群中,三分之一的听力下降是由于不知道如何保护所致。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人类比以往更容易受到听力下降的威胁,因为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噪音污染一天比一天严重的时候,人们用耳的卫生习惯仍未普遍养成,对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危害,及如何在噪音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听力知之甚少。

那么噪音是怎样损害听力的呢?

人在强声环境或脉冲声(短暂但强度大的声音)环境中持续或间断性地滞留过久,内耳的感音结构就会受损,易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同时可能伴随耳鸣症状的发生,这种耳鸣声可能会渐渐消失或者持续很长时间,也有可能会间断性地出现。

我们如何处理噪音环境?

声音音调的高低就是声音的频率。它的衡量单位是赫兹(Hz)。虽然人可以感知20---20000Hz的声音,但2000---5000Hz的声音是人能感知的最敏感区域。它是言语信息集中的区域也是噪音破坏力最大的区域。

声音的强度用声压级(SPL)来衡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贝(d B )。日常交谈时的言语声压级为50—70 d B 。

常见噪音的声压级表:

摩托车/吹风机/除草机/鼓风机       
80----90 d B

锯木场/爆竹声              100---110 d B

摇滚乐/迪斯科              110---125 d B

救护车警报声/升降中的喷气式飞机     119---140 d B

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中心规定,人体最大限度能承受的声能如下:

90 d B SPL       8 小时

95 d B SPL       4 小时

100 d B SPL     2 小时

105 d B SPL     1 小时

110 d B SPL     30 分钟

115 d B SPL     15 分钟

如何保护您的听力?

1、尽量避免呆在有危险声音的环境中(如果您说话时要提高音量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说明您所处的环境是听觉危险区。)

2、限制呆在强声环境中的时间。

3、当处在强声环境时,请戴上护耳器或耳罩。

4、帮助保护尚不会自我保护的儿童的听力。

5、不要将随身听或车内播放器的音量开得很大。

6、提高对强杂讯的警惕性。

7、从危险级杂讯环境出来后,让自己的耳朵放松24小时


有,年幼时候看过的书,隐约记得一点关键的耳朵在听到声音的时候,因为人耳的位置关系,会产生双耳效应,简单说就是在声源出发声,经空气传播到人耳两个耳朵的时候会有一个速度差,人就能根据这个微小的差值大致确定生源的方位。铺垫好了,开始进入正题人类生活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在同一个场景下会有各种声源,你可以静心去听摒除杂念,尝试去寻找个个不同的声源,每个声源的位置几点钟方向,大小,音色,内容等等锻炼听力我的理解是提高接受信息的能力,就酱。欢迎批评指正,打完收工。

问题明明是在问「除了注意音量保护耳朵外,有没有什么方法,像我们锻炼身体一样,锻炼听力,增强我们耳朵的听力?」,为什么上面的回答基本都是保护耳朵,你们有没有认真看题啊?

我认为,耳朵本身是不能锻炼的,但是可以锻炼大脑对于声音的敏感,分析能力。


谢邀

声音低一点,我听歌就用一格的音量,能听清的。

听力的强弱和对话语的理解,不是一回事,比如我听力比较好,但是别人给我说话,有时候我就可能要等一下才能接得上,估计是语言中枢还不够强。
我也在找,倒了好多基本都是说,不可逆转,望珍惜!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