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美味,但是魚身上刺多,不僅麻煩而且用餐形象也不文雅。今天菜譜大全為大家介紹魚的新吃法——手撕魚,不再怕有骨頭,而且又美味。將鯽魚腌制入味,晾至七成干,此時魚肉縮緊、富有彈性,非常容易脫刺,走菜時將鯽魚蒸熟,撕成小塊淋燒熱的蔥油上桌,小塊的魚肉易入味,且在撕的過程中80%的魚刺就已被剔除了。

手撕魚屬於湘菜菜譜,主要原料是鯽魚;工藝是腌,製作簡單;如果你按此菜譜製作了,無論成功還是暫時失敗,菜譜大全歡迎你對此菜譜發表看法,同時也歡迎你分享你的經驗哦。

  手撕魚的原料:鯽魚

  手撕魚的調料:鹽、乾花椒、干辣椒、五香粉

  手撕魚的做法:

  1、取鯽魚40條(每條重約半斤),從背部剖開治凈。

  2、加入鹽400克、乾花椒50克、干辣椒50克和適量五香粉拌勻。

  3、封保鮮膜入保鮮冰箱腌制2天,取出,將魚翻面,繼續腌制2天。

  4、把腌制好的魚掛在陰涼通風處風乾至七成(3、4月份風乾2天,用手捏魚背部,感覺表面乾爽且魚肉富有彈性即可)。

  5、將風乾好的鯽魚分別裝入保鮮袋,封緊口,入保鮮冰箱保存。

  6、取2條鯽魚,入蒸箱蒸7分鐘至熟,先去除骨架,用手將魚肉撕成塊,將魚肉中的毛刺摘除,撕好的魚肉裝入瓷碗中上桌。

  溫馨提示:

鯽魚背部肉質厚不易風乾,所以改刀時要從背部下刀,將魚背切開,便於水分蒸發。

  吃出健康 鯽魚:

  1、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齊全、易於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2、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產後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

  3、鯽魚肉嫩味鮮,可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適於做湯,鯽魚湯不但味香湯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後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婦食用。

  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朴一同食用,吃魚前後忌喝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