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产后阶段是精神分裂障碍与双相障碍的高发期,患病率大约 1‰ ~ 2‰,产后精神病是精神科急症,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治疗,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自杀,甚至杀婴。因此,大多数产后精神病患者需要药物治疗,而婴儿六个月之前主要的营养来源为母乳,所以哺乳期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威胁婴儿健康。最近,FarukUguz 博士在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杂志发表综述,比较性评估了哺乳期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s)对婴儿的安全性。FarukUguz 博士搜集了 PubMed 资料库中自 1990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的相关文献,研究了相对婴儿剂量(RID)、母乳 / 血浆比例(M/P ratio)、婴儿药物血浆水平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的数据。最终筛选出 37 份相关报告,共包括了 206 名暴露婴儿,暴露药物有奥氮平(n = 170),喹硫平(n = 14),利培酮 / 帕潘利酮(n = 8),氯氮平(n = 6),阿立哌唑(n = 4),奇拉西酮(n = 2),氨磺必利(n = 2)。其中关于奥氮平的研究数据是最为详尽的,证明其具有较低的 RID 值。

相对有限的研究证据表明,喹硫平和奇拉西酮有较低的 RID 值,利培酮 / 帕潘利酮以及阿立哌唑有中等 RID 值,而氨磺必利有相对较高的 RID 值。就总体而言,大多数暴露婴儿血清药物水平几乎测不到,除了氯氮平,SGAs 对婴儿的副作用鲜有报道。由于研究数据不足,哺乳期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婴儿的安全性问题仍难以定论。但就目前可及数据,SGAs 对婴儿的安全性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哺乳期并非服用 SGAs 的禁忌证。

总之,对于 SGAs 各种药物,RID 值都很低,负性事件也鲜有发生。而且,如果出现对婴儿的不良影响,一般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并不能绝对归因于药物作用。因此,临床医生在衡量是否给精神病母亲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比较两种情况的风险 - 收益比值。产后罹患精神病或者精神病加重,常常需要药物治疗。对于打算哺乳的女性,医生需要给与一种 SGA 药物,且为最低剂量。目前一线药物为奥氮平,喹硫平为次选。利培酮因相对较高的 RID 值,作为二线药物。而氯氮平因对婴儿风险较高,并不推荐哺乳期服用。其他药物,如阿立哌唑、奇拉西酮、氨磺必利,安全性数据略显单薄。如果能在治疗期间监测母乳及婴儿血清药物浓度,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将十分有利。然而,这是一种费时费力的方法,并不具有临床实用性。医生应该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对婴儿的影响,并在用药的第一个月对婴儿进行每周检查,尽量避免不利影响。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娜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