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le strengthening
Photo source: sfperformingartstherapy.com

浅谈「莫名其妙」的伤(1)这是哪种伤
浅谈「莫名其妙」的伤(2)认识「过度使用」伤害的成因

为什么需要区分过度使用伤害的不同的成因?因为这与治疗方法和后续如何预防避免有关。

先说(有伤在身时的)治疗。

如果是已经很严重的症状,还是需要寻求医生或运动医学治疗专业的协助,他们可以建议更完善的治疗计划。加上现在各种复健治疗的发展多元(像是增生疗法、震波疗法),对于恢复运动功能应有更多助益。(只是,遇到对的人很不容易,常常治疗得无感…...)

如果伤势症状没有严重到影响活动,通常医师或治疗师不会反对继续活动,但需要调整身体操练。特别是因为身体力学弱势/技巧错误(Part 2 所述第一类)的过度使用伤害,其实在还有些不适症状时的治疗复健练习,对于调整与调教身体是有帮助的。痛感往往是种信号,反映现在身体使用正确与否。而身体也是既聪明又狡猾,会透过痛感传达想要休息的讯息,有时需要在缓和的练媳和训练中一次次与它沟通,像是「现在没那么痛了,不要装痛或闪避,赶快试著把过去摆烂太久的肌肉和肌力唤醒锻炼一下」之类的回应。

只不过,那个平衡点的拿捏有些微妙,不能过与不及。

接著来说预防,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很遗憾,现实是不太公平的,有人就是比较会伤到........

你属于容易受过度使用伤害纠葛困扰的族群吗?Check以下生理客观因素:

*身体骨骼排列不理想,如X形腿、O形腿、长短脚、骨盆歪斜、扁平足、高足弓等等。
*特定关节区域的肌力和柔软度弹性不平衡。
*有旧伤,导致某些区域变弱;伤后复健恢复不完全。

以上是既定事实,就不要太纠结了......但,最需要注意的事实是,随著年龄增长,尤其对于还不愿意承认老化会对身体真的造成影响、仍坚持不想调整训练计划的人来说,过度使用伤害发生的机会就愈高。

常识是,合适合理训练应能预防过度使用伤害的产生。

No pain, no gain,已经不适用,别再当阿信了。我们还是会很想上进精进,但试著考虑10%原则:意思是,如果要增加训练来提升状态,每周不要一次超过10%的加量(指强度、时间、长度、频率、新动作发展等综合考量),让身体慢慢适应。

再来,要「配速」(pace yourself)。如果「周末假日运动员/舞者」的现象仍旧存在,可能必须试著在平日分配一些训练的时间,至少让身体在平日保持适度的活动。而在周末时,确保充分的暖身和收操,降低可能过度使用的机率。

坦白说,我也是周末舞者的一员。周末每日课量比起3-5年前减少许多,不过连续三天上课,也著实让身体造成一定负担。在周间虽然没有上舞蹈课,仍需让自己有每隔天 1-1.5小时的身体操练,例如瑜伽、伸展、心肺有氧、重量训练等,避免平日和周末的身体负荷落差过大。

另外一项具体预防作法是,平衡训练。过度强壮的肌肉群会影响相对弱势的肌群发展,造成不平衡。有些人对某些训练情有独钟,这没有不好,但是身体总是全面性而相互影响的,肌力、耐力、柔软度、核心稳定等,都要均衡搭配,试著组合不同重点的训练会对整体表现有所助益。

我开始做交叉训练后才发现,真的有些肌群比认知的弱很多,而且极度需要增加身体的活动度。然而要改善这些面向,若只上原来的课是无法做到的。诚心的建议是,用整体观、平衡观来执行身体训练,不仅从改善表现的目的需要如此,从避免受伤的目的更需如此。

如果有某些特别弱或伤过的部位,为了避免重复受伤或容易受伤,更需加强特定肌群的训练。例如,脚踝扭伤,那脚踝周边的肌力训练、柔软度和本体感觉重建就很重要;髋关节问题,不只是核心要练,放松也要加强,特定髋与骨盆周边小肌肉和深层肌肉要特别isolate来练。

过往我很在意自己的肌力,把老师叫我要拉筋伸展(如上武功、上阴瑜伽)和放松(如上太极导引或真正无所事事的放松)当耳边风,有一搭没一搭,没时间、想睡觉之类的借口很多。许久前髋拉伤的大事件后,听闻「这后遗症很多」的叹气,但只是被动等它复原可以回头上课就好,漠视伤后已是个回不去的身体,并没有积极维护受过伤的部位。结果前阵子这髋拉伤旧伤引发的疼痛问题,是因为不当过度使用导致肌肉张力不均所造成,才让人惊觉这「回不去的身体」有它需要被照料的需求。能够从根本改善问题的方法,正是从腰背到大腿前中后侧的拉筋伸展、放松热敷,加上强化髋关节周围小肌肉以增加稳定性。全是无关乎所谓帮助实质技巧长进的「细微小事」,全是课堂训练之外该做的事。

其他基本的预防作法还有:每次运动前后绝对必要的暖身和收操;要穿适合的鞋子,必要时定时替换;认真学习了解正确的训练与技巧练习的方式,增加觉察和体会,回归技巧的正确性,尽管它跟你已经养成的坏习惯可能是作对的。

饮食营养睡眠生活型态这类的就不多说。

总结收尾,在大致了解过度使用造成伤害的原因之后,我们必须更有意识去看待了解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学习和训练。自问:是否知道自己生理解剖构造上的条件限制,并知道它们对技巧发展的阻碍是什么?对于技巧执行的认知是否足够?是否有应用正确的技巧在动作上?(以及,有无跟对老师?)

超越是种积极的心态,但硬要强迫超越一些真的有「硬」界限的限制,就容易受到伤害。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做不到的动作、在无人指导下尝试新技巧、过度求好心切。

但也不用因为担心「过度使用的伤害」而限制了原本的活动和训练和压抑自己学习练习的热情。基本原则真的是,倾听自己的身体,需要时寻求老师和专业人士的协助,以正确锻炼技巧和处理身上的问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伤害会在微小中造成,保护的机制也能在微小中形成。与伤共处,也许也是好事,那会提醒人更加觉察专注而合理合宜行事,关注到训练的每个细节过程。

这样自我期许也希望爱舞人都能健康长久开心跳下去!


参考资料:
http://www.dancemagazine.com/reevaluate-the-term-overuse-injury-2507882952.html
http://www.stopsportsinjuries.org/STOP/Prevent_Injuries/Overuse_Injury.aspx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fitness/in-depth/overuse-injury/art-20045875
http://www.mmh.org.tw/MackayInfo2/article/B350/1745.htm
https://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article.html?newId=6849


延伸阅读:
伸展放松术的自我提醒
(希望)受伤后变得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