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主持/教学邀约请直接 e-mail 版主 : 
[email protected]
   
 

 interpreter simultaneous  

『台湾的市场很小,一百个 (会议) 口译员绰绰有余。 为什么要当口译员? 那为什么大家要一窝蜂念口译?老实说,我也不晓得...

这是我的好朋友、台湾第一学府翻译研究所某教授所说的肺腑之言,这段话说出了很多口译学生与口译员的心声 。
没错,口译工作是很多人跃跃欲试的行业,很多人常问我,他们的外语能力很好,有没有可能入行』口译兼差赚点钱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

也有很多人问我,学了口译之后就能开始出入国际会议从事 ( 看似) 光鲜亮丽的口译工作了吗?
答案是- 很难说 !    

  
让我这样子解释好了...

1.
一般口译人人有机会
我们先谈谈社区口译或商务口译,这种国际会议口译』工作内容可说五花八门,在台湾很多人称这样的工作为 陪同 (随行) 口译 或简单性质的商务 (企业内) 口译

如果仅是简单的陪同,不涉及某一专业领域或商务谈判,口译员只要能熟练掌握日常英语的听说就可以了,例如我的大学部学生就曾跟我说,本地翻译社给他们的随行口译薪资一小时台币三百元,大多同学还是非常跃跃欲试其实只要注意自身安全,抱著累积经验的兼训练外语能力的心态去兼差,这样低压力的口译工作其实也满有趣的

相对而言我的一位研究所学弟主要以笔译为生,长期从事国外游戏软体在地化翻译,有次临危受命担任外国一家大型电玩业者来参访的随行口译员,因为他对于专业术语和业界最新动态十分了解,他的薪资可以讲到一小时四千元,外国厂商也觉得十分合理,一次就包下他七天的工作时间。

说了这么多,我想讲的重点是- 国际会议口译』工作内容与薪资波动范围真的很大 !

 

2. In-house口译作为入行试金石

有些翻译人才选择为单一企业或机关担任口译,这样组织内朝九晚五的工作类型通常又称in-house口译,通常大学毕业就可以报考,入行门槛就比一般商务随行口译高了,机关挑选人才以翻译技巧以及经历为主要考量,所以录取者中有很多是翻译专业或研究所出身的

台湾与华语地区许多大企业如知名国际顾问公司、证券行、银行都有企业编制内的翻译小组大多面试口译员时口笔译两者都会考台湾区大企业内口译员月薪平均有70k,高的有100k,虽不比香港新加坡也算不错了,不过就像Sam学长之前说的,『企业深似海,公司用人是讲效益的,所以要想存活必须发挥效益,很少有可能单纯做翻译,到下班时间就回家的,有可能要帮忙做很多其他类似特助/ 秘书类工作,另外公司难免都有勾心斗角的事,对office politics深恶痛绝者请三思。

就政府机关口译而言政府机关如外交部、国防部平均而言每年或每两年会招考口译员,口笔译两者都会考因为口译员出任务时代表国家形象报考者的口语表达、仪表、台风及专业口译能力为必要条件,虽然政府给的薪资没有民间企业好 (好啦 其实我想说的是政府给的未免太低了吧! )但还是经常吸引口译学校毕业生报考,原因很简单,因为替政要大官翻译是绝佳的练习机会,表现好的又能跟随首长出使友邦见识大场面对年轻口译员是很好的磨练,以后要转freelance因为这样的资历会比较容易进入会议口译市场
当然政府 in-house工作中的office politics更是多,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板主我从口译学校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政府机关当口译,每天要进办公室看到同样的面孔,又三不五时叫我去作一些跟口译无关的工作,每天要面对令人窒息的官僚环境与马屁文化,我因为适应不良作了一年就落荒而逃了

平心而论,各个组织文化毕竟不同,薪资与工作内容也不同,也有人一当in-house interpreter就是好几年,例如我口译学校的同届同学进入一家国际知名顾问公司当口译,因为薪资好工作稳定加上常出国,一作就是十年,现在也升迁成了他们企业亚洲区的T&I Support Coordinator,也可以是很好的出路


3. 会议口译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入行门槛高
最后还有一种口译工作,日薪最高相对压力也最大的,就是高端的『会议口译』,如大型公开的国际会议论坛国际企业或政府机关举办之公开活动 ; 大型记者会发表会、典礼等,这些公开大型活动都是数于冠盖云集中外媒体齐聚的场合,当然没有出错的空间,客户十之八九会请专业训练出身且经验丰富的口译员来担任重责大任,所以『入行』门槛自然高,也是很多口译员不得其门而入的市场区块。

台湾或中国市场上的会议口译员大多是翻译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这是长期市场竞争激烈下的结果,如果就我从事口译工作的十年来看 (老天! 一转眼就十年了 ),我在会议口译尤其是同步口译工作上碰过的专业译者,九成以上有口译硕士学位,这显示会议口译工作持续专业化,也显示专业口译员或口译中介机构于争取案子时竞争激烈,须同时强调口译员的学历与经历才能获客户青睐


当然市场上自学成功的会议 (同步) 口译员的确存在,但通常都是早期口译产业起步时期出道的前辈,或属较缺人才的语言组合如日西法文,但随著近10 ~ 20年中英口译的教学与实践越来越专业化,半途出家或兼差性质的会议口译员的生存空间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压缩。

会议口译『入门』『入行』

 我这个常被我荒废每天都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板从开张到今天最多人在版上私讯问我的问题是 :

我现在学成了口译 , 要怎么打进会议市场

有鉴于板主爱讲古又啰唆的个性,让我们先分析工作上的竞争对手有谁吧:

* 当然首先有专业口译训练出身的研究所所谓『正规如台湾翻译研究所训练出身的台大师大、辅大等口译专修毕业生 ;

* Monterey, Bath, New Castle等从外国知名翻译研究所学成归国的喝过洋墨水的『海归派』 ;

* 已具备扎实语言基础,因为憧憬口译工作,参加了坊间短期口译训练班,而希望进入市场的有为青年 ;

* 自学成才、实践经验丰富的所谓江湖高人

如此可以得知,每年想要进入口译市场者真的不少,就台湾市场而言,连很多国内或国外翻译研究所毕业的所谓正规军学成后都会猛然发现,有张口译硕士文凭并不表示就会有工作 ! 口译『入门』后不一定能『入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会议口译『入行』有秘诀 ?

 那你看到这里可能会问,有心从事会议口译者应该如何增加进入会议口译市场的成功率

对于将来想从事会议口译者,我个人认为增加成功机率的方法的确有一些,不过这些 『撇步』是我从个人经验中撷取的小心得,仅供参考 :

 

1. 专业口译训练,赢在起跑点
近年会议口译市场竞争激烈,越来越多会议要求的是同步口译服务,如果你有翻译研究所的文凭,至少表示你接受过两年以上的专业口译训练而且在正式高等教育机构中学习同步口译技巧,有别于坊间几十个小时的速成课程,在学历至上的华人区这点是错不了的 当然自学成功半途出家者如果履历表上有显赫的经历,如帮许多知名跨国企业或高层人士口译过,当然也能获得客户的青睐,不过年轻的刚起步者如果有张正式文凭能使客户较信赖你的专业,仲介机构也比较有勇气推荐你,这点算是我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浅见。

2. 在校积极表现 , 争取推荐
很多口译学生出了校园才惊觉在校打混让进入口译市场更加困难 (板主先对号入座了) !通常翻译研究所或学校的口译老师如果同时也有在业界作口译,都一定是十分活跃的红牌口译员,在台湾或是国外都是如此,这些老师人脉或客户都很广,同时也跟许多口译派遣机构或仲介公司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果口译学生在校表现优异毕业考能拿出亮眼成绩,能够经过老师、甚至学长学姐推荐,直接和客户端或中介机构搭上线。 另外,几乎所有翻译学校(研究所)的实习课程是与翻译公司建教合作,如果在实习课程中能拿出专业的表现,让这些机构对你留下好印象,毕业后入行相对会比较容易些。但前提是你的老师、学长姐与学校有这种机会且你的实力值得他们信任。

3.  耐心累积经验 , 定期更新履历
很多人到处投履历给翻译社或口译派遣公司,但常因为缺乏经历而石沉大海,实力够强的起步者如果运气够好可以得到公司青睐,换些陪同或会展翻译的入门工作,一边被剥削 () 一边赚点零用钱。 除了少数幸运者,立刻能接到大型国际会议新鲜人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借由累积经验,先做些商务/ 随行/ 小企业的案子。

板主我的入行历程比较特殊,一开始也是接不到什么口译工作,但是因为天不怕地不怕 (其实是不知道丢脸为何物) 的性格,接了一堆秀场/ 典礼/ 开幕酒会/ 记者等的英语和双语主持,累积了一些国际经验后,才拿到一些非常小咖的逐步口译案子,之后几年客户和会议公司才因为我有之前的大型活动的经验,才逐渐派给我不用抛头露面可以躲在booth开心聊八卦抠脚挖鼻孔的步口译工作
总之,有志入行freelance会议口译行业者,通常都会历经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浮沉译海的阶段,这期间必须发挥耐性,更要沉得住气,让自己多多接案与磨练,使履历表越来越丰富。

另外,也别忘记定期更新履历提供给口译仲介机构,例如具规模的专业口笔译服务公司、口译器材租赁公司、翻译社会议公司、主打外国客户的公关公司等,如果有自己口译过程的录影或录音也可以剪辑几段供客户参考,定期让这些中介机构知道你的近况与最近作了什么不错的案子,让他们在向客户推荐你的时候也有个依据。

 

 4. 可考虑先从in-house做起
很多翻译所毕业生会考虑先进入大企业或政府机关担任专职口笔译人员。就像之前讲的民间的in-house机会最常来自跨国企业、国际顾问公司、证券行、银行因为薪资不错且工时还算稳定,很多人一作就是好几年,日后如果真的要转freelance (当然因为工作性质稳定而不想转的人也很多),也因为累积了大量领域知识而拥有利基点。 另外政府机关外交部、国防部、五院等也会不定期招考口译,总是吸引许多毕业生报考,公家机关做几年后想作freelancer曾在政府部门担任口译的经验有极大加分效果,转战会议口译就不难了,老实说用『官方口译员』这个金字招牌作跳板的口译员不少,在此不赘述

 

5. 培养专业领域 , 第二专长错不了
这点其实跟上一点有些重复,主要是强调『领域知识』的累积。 没有任何口译员可以行行通样样通,客户找口译员时总会要求译者具备与会议主题相关学经历因此许多专业口译员会专攻特定领域的会议例如我有从前是经济学主修的朋友就专门作金融衍生商品的会议,也有对每个球员祖宗八代耳熟能详的运动爱好者专精运动相关会议,当然也有走俊男美女路线的口译员拥有很多名牌精品化妆品的客户 ( 当然人的外貌是老天赐的,这个例子其实举得很差)
如果从实际的角度来看,亚洲区最缺的应该就是财经/ 法律/ 科技的口译专才,所以有这方面大学学历或相关证照的口译新鲜人当然就有相对优势,只有语言或文学背景口译员不妨思考一下自己较拿手的专攻领域是什么,为自己创造附加价值。

 
6.   工作求量也求质, 建立口碑为要
由于台湾目前缺乏权威的口译评价体系,市场成了检验口译员水平的惟一标准,口碑的好坏和品牌的优劣决定著口译员的市场价值。入行之初大多新鲜人都是接小一点、难度相对低一点的口译案件,但这时更要强调品质和专业,虽然这次工作可能不是最高端仍要全力以赴,最怕自不量力接了一堆自己根本招架不住的工作,导致表现不佳而没有下一次工作机会了。
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如果翻译公司或介绍工作的师长总是从客户那边听到你的好评,下次有案子缺人时,因为你的表现总是稳定又可靠,自然会放心把案件再交给你,如果能这样建立好的口碑,案源自然会渐渐稳定,随著经历越来越丰富,就越能在业界站稳脚步。

 

结 论 是 ?
会议口译是个人人有希望 . 各各没把握的工作,求职者众僧多粥少,新鲜人需要等待机会,同时会议口译就像演艺圈一样,不是长的漂亮会演戏就一定会红,口译员不是口译作得好就一定案子多,老实说要成为『A咖』常需要一些运气或贵人,也需要有耐性等待出头的机会,沉不住气的口译新鲜人常因为现实考量或经济压力,盼不到隧道尽头的曙光而转向其它职业选项。

简单来说会议口译 『入门』后的『入行』历程,是一场漫长的耐性考验,也是命运轮盘转动的开始,有兴趣者必须考量自己的人生规划,评估自己有没有热情能力时间和来尝试跨入会议口译的大门。



口译/主持/教学邀约请直接 e-mail 版主 :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