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汉”比“武”更深入人心?

“汉”字在中国文化中意蕴丰富:它是汉水,也是天上的银河,“星汉灿烂”。它还是汉语和汉民族的简称。

武汉是“江汉朝宗”之地,汉水在此汇入长江,“汉口”“汉阳”两镇皆因此得名。

历史上,汉口与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并称四大名镇,又与北京、佛山、苏州并称“天下四聚”,有“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之说。隋朝已有汉阳县,而近代以来,说起汉阳,人们总能想起“汉阳造”。

“武汉”的由来相较于“汉口”“汉阳”则晚得多。据《武汉市志大事记》记载,1949年5月24日,“市人民政府发布政字第一号布告,宣布‘划前汉口市、武昌市及汉阳城区所辖地区成立武汉市人民政府’”。

汉马,读音虽然接近“汗马”,但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中西结合”词语。“马”与“马匹”无关,而是来自英语“Marathon”,指体育运动中的一种长跑项目。

这样看来,“汉马”的简称更妥帖。

你怎么看?(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