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兔子

一个爱电影的文科男

1986年,义大利人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带著一支「多国部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故宫。

他们是第一批授权进入故宫拍电影的外国人,他们也是唯一进入太和殿进行拍摄的剧组。

前无古人,以后估计也不会再有来者。

这部电影在第60届奥斯卡上大放光彩,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9项大奖。

它就是:《末代皇帝》

开篇,就让人眼前一亮,只是一小段音乐,却可以让人听出来清宫的慵懒腐朽和没落,而后急转轰鸣的火车声,打破了这梦般的音乐,像是晴天霹雳,也劈开了溥仪的一生。

1908年的一夜,醇亲王府的大门被敲开,奉慈禧太后之命,3岁的溥仪被接近宫中,准备接任皇位。

坤宁宫中,似乎随时都会断气的慈禧老佛爷见了溥仪。她说:小溥仪你听著,我立你为皇帝,继承大清的皇位,你就要成为天子了。

小溥仪穿上了黄袍,在门外百官们繁杂的跪拜礼中,被一个蝈蝈声吸引著。

大臣对他说:瞧,它在给皇上磕头呢... 溥仪悄悄的将蝈蝈藏在了龙椅下。

溥仪问太监,皇帝是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太监说:当然了,皇上是万岁爷,是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溥仪在宫中的生活被照料的无微不至,就连每天吃什么,都有专人根据前天拉的屎的气味颜色辨别健康状况,调整用餐。

溥仪6岁了,还要吃奶,奶妈随叫随到。

1912年,6岁的溥仪第一次退位,然而他自己却不相信,他让太监把墨汁喝下去,来证明自己的皇权依旧至高无上。

弟弟溥杰告诉他:大总统袁世凯才是现在的皇帝。百官告诉他:在宫里,你永远是皇帝,在外面不是。从此一道高墙阻断了溥仪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溥仪想去问问自己的奶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奶妈被送出了宫外,宫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1917年,军阀张勋带著3000辫子军入京复辟,12岁的溥仪又坐上了龙椅...

后来,军阀段祺瑞赶走了军阀张勋,溥仪第2次退位。

溥仪13岁那年,一个叫庄士敦的外国人,成为了溥仪的老师。

两人聊的很投缘,庄士敦将外面的知识带给溥仪,溥仪很开心有人为他说这么多真心话。

自此,庄士敦开始教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

溥仪开始穿西服、剪辫子,骑自行车...他希望自己能逃出紫禁城,去外国留学,甚至制定了逃出紫禁城计划。

然而,就算是自己的生母死了

他这个九五之尊也没有资格走出宫门一步。

庄士敦说:皇帝是世界上最寂寞的孩子,是中国唯一不能走出家门的孩子。

1924年溥仪被国名党赶出了紫禁城,这是他曾梦寐以求的事,但没想过是被赶出来的。

流亡天津的溥仪,被日本人一方面暗地里暗杀,一方面抛来橄榄枝。

日本政府说要给他一个新国家来做皇帝,按捺不住的溥仪,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日本政府的所有条件,动身去往东北。

28岁的溥仪,第3次登基,成为了日本侵略者建立的伪满洲国的皇帝。

那一次是他自愿去的,他终于开始渴望权力了。没有权力的他就是一个谁都可以踢的皮球。

多年后,周恩来对溥仪说:你当皇帝的时候才两三岁,那事不能让你负责。但在伪满时代,你是要负责的。

(现实中,伪满皇帝时的溥仪)

溥仪30岁那年,伪满覆灭,他第三次颁布了《退位诏书》...

溥仪以战犯的身份被苏联监禁5年,期间多次上书愿意永久留在苏联,并申请加入苏联共产党。

44岁那年,溥仪被引渡回国。

在劳改期间,溥仪专心写著前半生的自传。甚至将这里当成了家

53岁那年,在监狱生活了10年的溥仪被特赦,分派到了北京植物园卖门票。

那天,溥仪路过紫禁城,买了一张门票回到了自己的家。

看著熟悉的一切,偷偷绕过游人止步警示栏,独自进入了太和殿,并对前来阻拦的孩子说:我啊,曾经是中国的皇帝。

为了证明,他从龙椅下掏出了50年前的蝈蝈的笼子,男孩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跑出来一只通体深黑的蝈蝈,而溥仪早就已经消失不见。

最终溥仪成了导游口中的故事,成了一个历史符合,成了一声叹息,但最终它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虽然这部电影是中国历史题材的电影,但他却是拍给西方人看的,而且还请到了溥仪的弟弟溥杰担任影片顾问。

这部本应该由我们完成的电影,却被西方导演拍了出来。在这部电影中,无论是配乐、服饰、还是画面,都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味道。

那种没在中国人拍出来的历史题材作品里找到的感觉,居然在这部电影里找到了,而我们关于历史的作品,热播的永远都是宫斗类型。

你说悲观也好,你说恨铁不成钢也罢,过度的市场化使得我们的电影成为了赚钱的项目,而不再是艺术的表达,甚至不再是专业的精神和专注的态度。

能明著圈钱绝不拐弯抹角,似乎成了某些电影创作者的座右铭,电影市场一片繁荣,但观众对作品质量却越来越失望。

总之不得不承认,我们好像更擅长拍能赚钱的电影,而不擅长能让人记住的电影,中国电影从来不缺少好故事,只是缺少用心讲好故事的电影人。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版的《楚门的世界》,电影中的溥仪在紫禁城中长大,那是一个象牙塔也是一个牢笼。

在那里它可以肆意妄为,无忧无虑,就像楚门一样,一切都被安排的妥妥当当,出了紫禁城,溥仪来到了让他不知所措的真实世界。

那是一个他根本无法应付的世界,他被历史赋予了太多角色。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他挣扎著想要找回掌控一切的感觉。终于晚年的他成为了一个花匠,也彻底从皇帝的头衔中解脱出来。

就像那个蝈蝈一样,直到生命尽头,才终于爬了出来重获自由,而到底什么才是自由呢,或许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好了,今天的电影就推荐到这里了,喜欢的朋友记得转发。下期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