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党答一波。这个太简单了,若元始通天互换位置,元始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要把碧游宫前那副对联撕掉,再说三个字,截教能把阐教打得叫爸爸。最早可能到十绝阵会战,最晚也不会超过黄河阵会战,截教会一战平天下,打得阐教连渣都不剩,商朝中兴、西岐灭国。而截教几大准圣:赵公明、云霄、多宝道人、金灵圣母以及疑似出身截教的准圣孔宣,多半会借此以杀证道,成就圣人。

一、对联和三个字

通天教主的道场在碧游宫,有一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驾临,不久鸿钧道人也来了。这一天是封神榜的佥榜之日,在鸿钧的命令下,老君代表人道,元始代表阐教,通天代表截教,三教共佥了封神榜。

现场观礼者不少,有女娲娘娘为代表的妖族,有西方二圣为代表的西方教,有龙族。凭借强大的修为,女娲和西方二圣虽未佥榜,却作为顾问对上榜名单提出了相当的建议;而龙族上榜人数既少(只有敖丙、李艮和龙须虎),兼又实力低下,就是来看热闹的,并没资格知道榜上名单。同样没资格的还有阐、截诸仙。

通天被坑了,被坑得很惨,这点诸圣都知道,问题是也只有这几位大佬知道。元始带走封神榜,通天失落之极,却又不敢明说,只告诉诸弟子:

弥封名姓,当宜谨慎。截教门中不许下山,如下山者,「封神榜」上定是有名。

后来证明这句话只有云霄真正听进去了。

通天又在洞门前贴了一副对联:

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

以告诫弟子。

遗憾的是此联并没起到什么作用,固然不曾完全阻止诸截下山竞相助商,而且正因为起了那么一点点约束作用,反而弄得理智的弟子不敢发挥真正实力,一举覆亡阐教,比如三霄。

倘若元始成为通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撕掉这副对联。这个举动代表了两点:

1、不承认封神榜。这是暗示诸弟子勇敢的逆天改命,有封神榜又如何?莫说阐教不可杀,杀尽诸阐方为截。

2、截教弟子可大举下山。这是暗示诸弟子抱团下山,不要单打独斗,比如九龙岛四圣、金鳌岛十天君、三仙岛三霄完全可以和魔家四将一起出击。不要给阐教各个击破的机会,比如九龙岛四圣本来打得姜子牙快要签订城下之盟,却中了缓兵之计,分别被杀。再如羽翼仙、吕岳、余元这些超级大拿,要不是自恃实力,又怎会惨被围歼?

截教之人无不虎虎生风,论超级战力,通天教主挟诛仙四剑、六魂幡大术和再立地水火风禁术,可以横扫玉虚同盟四巨头;

高阶战力,几大准圣以一当十,孔宣打遍准圣之下无敌手,云霄黄河阵和混元金斗之下,十二金仙全军覆没。至于偶露峥嵘的上四代弟子、随侍七仙,哪一个不至少是金仙境界?

论低阶战力,截教辉煌万仙,一人一口唾沫都可以淹死满打满算只有区区49人的阐教!

截教不能生,缺的不是实力,而是不敢放手一搏,没有新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逆天改命的勇气!

所以元始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要让这群猛虎不必口下留情就行了。撤掉对联后,他只需要再说三个字:

放手干!

阐教自亡。

二、三分月色

封神之战开打前,阐教并不占优,甚至可以说被全面碾压。用钱锺书先生的比喻就是,阐教自然逊截教三分,可并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

然而,枭雄在哪里都是枭雄。

表面上看,元始胜出主要基于两点:

1、田忌赛马。

他对于这项规则的运用堪称大师级,金鳌岛摆十绝阵,他用中驷十二金仙破阵;赵家兄妹以准圣之姿出世,他与老子亲自下山以上驷灭之;本教的下驷,如四大弃徒(邓华、萧臻、申公豹、姜子牙)与三代弟子(二殷、土行孙、韩毒龙、薛恶虎、黄天化、杨任),在磨掉截教有生力量后被果断放弃。

2、玉虚同盟。

最终奠定胜局的则是拉拢了老子和西方二圣,以四大圣人打通天一个,其余的万仙在copy版的诛仙剑阵下如砍瓜切菜。

但还有隐性的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层路线。

很多人没想过,元始为什么能得到鸿钧道人的支持?也很少有人想过,通天明明知道被坑了,为什么还要佥榜?

我认为这涉及到封神最大的秘密。

按第15回,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令得十二金仙杀劫临身,元始为之闭宫止讲。从这里分析,元始是不如昊天上帝的。接著马上就是三教并谈,元始制定了一张封神榜,而后来榜上之人全部进入天庭,为昊天服务。

这说明,这里有个昊天上帝的态度变化。

他本来想要的是十二金仙,后来同意了封神榜计划。

为什么?

原因或许就是,十二金仙能力再强,也只有12人;封神榜上之人再弱,它也有370人!而且严格来说,榜上有几大准圣、金仙无数、人道精英又复无数,论质量是大大超过十二金仙的。所以,昊天要不同意才真是傻子。

既然同意,昊天必然就会全力支持元始天尊。而且昊天的境界明显也是高于鸿钧的,直接证据便是鸿钧出场而昊天安稳如山,逼格大大不如。倘若鸿钧不如昊天,也必然是要听命于后者的,那么鸿钧也不得不全力支持元始。

通天没有大佬支持,就必然失败。

两人即使身份互换,但元始还是元始、通天仍是通天,性格不会变,枭雄气质不会变,即使本人本教举世欲杀,只要元始能说服昊天一人,也必然能够改写天意。

三、最高意志

让我们看看昊天上帝四个字的定义。

《通典》解释:

昊天上帝,天之总名,所覆广大,无不圆匝;《郊天》

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神位》

可见他即是天。又说:

唯昊天上帝称天,自余五帝皆称帝;《郊天》

昊天上帝,君位;五方精帝,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各异。《封禅》

通谓洪荒六圣者,其实就形同五方精帝。昊天君临封神位面,五方之帝拜昊天,拜的既是昊天,也是天。

尘埃落定后复盘来看,阐教最大的危机其实就是昊天令十二金仙称臣,此时元始一著不慎便是教毁人亡。然而危机对有些人是末路,对有些人却真的是机会,元始先是识相的闭宫止讲,继而通过艰难游说,最终使昊天同意了疯狂的封神计划,阐教借此一统道门,所损失者,不过一些早在淘汰计划之中的弱者罢了。

元始及阐教明显处于弱势,这种情况下都能使昊天赏识他,与通天位置互换,只会更有可能得到昊天的赏识,从而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万钧之势秒掉阐教。

不多,一战足以定乾坤。

而经此一番血战,几大准圣也有可能能快速突破,以杀成圣。

我已经写了500来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欢迎关注,共赏神话。


《封神演义》中,如果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互换位置,封神大战会有什么结果?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脑洞大开,这要看怎么理解了。

单论名字互换位置

如果仅仅是把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的位置互换一下,那么结果一样是输的。

第一点,他两人同为圣人修为,这个庸勿质疑,单论这点,两人旗鼓相当,胜负参半。

第二点,兴周灭商,这并非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俩人主导说了算的,商为何要被灭掉的原因众所周知,是因为纣王亵渎的女娲娘娘。是女娲最想要灭掉的商朝。虽然女娲也与通天和元始等人同为圣人,但无论是资历还是地位,最起码,在封神中,女娲娘娘的地位是要高于元始和通天二人的,既然女娲一定要商亡,那么既然元始和通天教主互换了位置,结果也是不会改变。

第三点,接上一点说道,既然是女娲娘娘有心灭掉商朝,又和昊天上帝的封神榜有紧密结合,这充分说明就连昊天上帝以及他们的师傅鸿钧老祖都是想借用灭商之战才完成封神大业,在封神中,元始和通天也只不过是鸿钧老祖和昊天上帝的棋子而已,封神中阐教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天命所归,顺应天命的字眼,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早已经定好,无论换做谁也不能逆天改命。

人物性格互换位置

如果抛开上面所说的一切,没有任何阴谋论,主导论而言,单论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两人而言,要真互换了位置,那么元始天尊的胜算可还是真的很大。

首先,元始天尊护犊子,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说怎么护的十二仙,单从当初三霄娘娘用九曲黄河阵将所有阐教精英一网打尽的时候,是元始天尊以大欺小协同老子一同出手破阵,将三霄杀死。简直就是护犊子护到家的表现。为了弟子安危,以大欺小这等不耻之时都能做的出。当然人家是有理由的,三霄逆天行事,当有此劫。

其次,通天教主虽然也是圣人,论心机却是不如他的师兄元始天尊,不然也就不会被广成子的三谒碧游宫而彻底激怒,发动诛仙阵。元始天尊的性格是算尽世间一切,尽量少出错,而通天教主则是简单明了——顺其自然。这样鲜明的对比,就要互换这位置,也是注定要输的。

最后,也是最简单的,就标题而言,只是他们二人互换,门下弟子没有互换的情况下,在一开始截教就完胜,商朝得以保存,西周早早灭亡。为何?就元始天尊的性格而言,就在赵公明下山的时候,元始天尊也会提前安排赵公明下死手,能杀死绝对不留著。就算赵公明失败,还有三霄娘娘那一关,只要三霄下死手,那么阵中人一个也逃不了。封神演义也就没有了后续,早早的完成可封神大业,商朝保存,一切归于平静。


肯定是扶周灭商的一方赢。

封神榜是咋来的?玉帝要组建天庭政权,但是缺乏工作人员,于是把给三教教主下任务,你们都把自己的弟子给我弄几个进来,帮我把班子搭起来。而且点名要元始天尊的十二金仙。

元始天尊不想把自己的徒弟都给了玉帝,于是找来三个师兄弟商量对策,兄弟们,你们可得拉兄弟一把啊,不能见死不救,我就这么几个徒弟,都干了公务员,我阐教怎么办啊。你们也出几个人。三兄弟中截教弟子最多,道教最少,所以这是表明向通天教主要人。

通天教主为了师兄弟义气,答应自己也出几个人,一共出了三百六十五个,弄了个名单出来,就是封神榜,玉帝审阅以后,签字同意了。

这里大家需要主意一个问题,在天庭成神的大多数都是灵魂,不是肉身,因为天庭清轻上浮,承受不了肉身之重。就连大佬三清,都是三股清气,而不是肉身。

那么这些封神榜上的修道者就只有灵魂脱离肉身方能上了封神台被封,换言之,死了才能上天。但是人家活的好好的,为啥要死。于是元始天尊说,十二金仙没有斩却三尸,犯了杀劫,必须下山杀人才能渡劫,矛头直指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于是回去告诫徒弟们,你们都是上了封神榜的人,元始天尊正在找茬,你们不要惹这帮疯狗。

恰在此时,殷纣王这货不知死活惹了女娲娘娘,女娲就跟三教教主说,殷商气数已尽,咱们可以在人间换个代理人,换成姬周。你们一人帮一派,看谁厉害,立下生死状,死了活该。三教教主把这个建议汇报给玉帝,玉帝批准了。

其实一开始阐教和截教并没有站队,申公豹和姜子牙都是阐教的人,但是他们一下山首先帮助的就是殷商,而不是西周。只是因为纣王不重用姜子牙,姜子牙才跑到西周,保了周文王。

其实大家看封神演义就能知道,扶周还是保商并不是按照阐教截教分的。阐教也有保商的,截教也有扶周的。但是玉帝的意思是让西周取代殷商,所以主力保商的这一派肯定要输。不管是阐教保商还是截教保商,都得输。

所以封神大战的终极大佬还是玉帝,别人都是棋子而已。


如果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互换位置,那历史将会改写,元始天尊一定能够保卫商朝,并且灭亡西岐。

很多朋友说截教势力大呀,如果保卫西岐的话,那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顺应天意,灭商那不是分分钟的事?

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截教势力大是没错,扶周灭纣站在道德制高点也没错,错就错在通天教主不如元始天尊。

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作为三清之二,两人修为上不相上下,但论谋略,通天教主拍马也赶不上元始天尊。作为领袖人物,个人的实力并不是最重要的,谋略才至关重要。从整部封神演义来看,元始天尊简直是一个战略家,深谋远虑,杀伐果断,一番合纵连横,轻而易举就扭转了双方实力的对比,最后肢解截教,门下又占据了天庭的重要职位,新崛起的西方教又被阐教重要的人物所主导,堪称封神大战的大赢家。而通天教主在整个封神大战中一再失误,先错失封神计划的执行权,无视元始天尊的合纵连横,在前期又消极抵抗,导致门下重要弟子被各个击破、收编,最后暴走布下诛仙剑阵的万仙阵,意图决一死战时已经为时已晚。

元始天尊如果下决心保卫商朝,以他的手段,同样可以颠倒乾坤,扭转天意。我们先来看看封神大战的起因:一是天庭要招收365位公务员,二是元始天尊坐下12金仙需要完杀劫,三是纣王亵渎女娲娘娘,女娲娘娘要灭了他。前面两条跟所谓的天意无关,不管是商灭周还是周灭商都行,都可以完成。所谓「天意」指的是第三条,女娲娘娘要灭了纣王,就给他扣上了无道昏君的帽子,事实上纣王这时候什么坏事儿都还没干,除了好色以外。说到这就很明白了,所谓的「天意」其实就是大人物的意志。大人物想这么干,你照做了就是顺应天意,违背了就是逆天而行。

弄清楚了这一点就好办了,元始天尊要保商,只需要让女娲娘娘改变主意,那就能扭转「天意」。让女娲娘娘改变主意难吗?毕竟女娲娘娘可是受了奇耻大辱啊。答案其实不难。小说里面说,女娲娘娘在知道纣王在自己的行宫里写下淫诗后,当场气得马上抄家伙要去杀了纣王,虽然因为商朝气数未尽而没有杀成,但这正好说明了女娲娘娘是明事理的人,纣王亵渎了她,她只找纣王一个人报仇。这就好办了,以元始天尊的谈判口才,完全可以说服女娲娘娘,说冤有头债有主,娘娘报仇,不要连累无辜百姓,眼下大商朝危机四伏,四周都有反叛,纣王暂时杀不得,一杀就自乱阵脚了。我元始天尊以人格担保,待剿灭西歧,平定四海以后,一定把纣王交给女娲娘娘处置。女娲娘娘一定会给元始天尊这个面子。

这边搞定了女娲娘娘,就没有人非要灭商了,还给西岐扣上了叛乱的帽子,元始天尊又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同样能够说服太上老君、西方教站在自己一边,这样高层的反截教联盟就已经达成,通天教主又成了孤家寡人。

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了,元始天尊就派姜子牙进朝歌,掌握朝廷实权,对于在朝廷任职的截教教众,能策反的就策反,不能策反的,就罗织罪名罢官。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闻太师,他一方面对朝廷忠心耿耿,另一方面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截教门人,眼下截教要灭他效忠的大商朝,他就面临著两难的选择,要么辞官而去,要么誓死保卫大商朝,完后再去师门请罪。但对于闻仲这样的理学派来说,很看重社稷和百姓,西岐造反,首先祸害的是百姓,所以闻太师很有可能倒向阐教一边,誓死保卫商朝。

于是大商朝就有了姜子牙和闻仲两大贤臣,还有黄飞虎、比干、箕子、微子等人,纣王没有狐狸精的迷惑,也不会变得那么残暴,北海的叛乱,很快就能被平定。西岐就南宫适和散宜生那些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崛起。

以西岐的军力进攻大商朝,根本就是以卵击石。以通天教主的性格,他当然不会奉行什么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之类的策略,手下也没有这样的人才去执行这样的策略,所以可能举截教之力大举入侵。以截教的实力一开始很有可能会势如破竹,甚至可能会冲破五关。就好像二战时期德军突袭苏联一样。但元始天尊绝对不会坐视不管,随著阐教全部集中兵力,太上老君和西方两位教主也到位,双方进入对峙状态,很可能上演万仙阵的一幕,万仙来朝的截教在阐教和西方教几位圣人面前一败涂地。通天教主被几位圣人围殴,圣人之下皆蝼蚁,接引道人一个乾坤袋就收走了截教仙3000人,一样的结局,截教从此不复存在。

然后各位仙人回去修炼,商朝反攻灭了西岐,历史从此改写。然后元始天尊就把纣王交给女娲娘娘处置,对外宣称纣王是暴病而亡,然后把王位传给太子殷郊,手下有一干能臣,大商朝又走向复兴。

欢迎关注,为您展现不一样的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中,如果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互换位置,封神大战会有什么结果?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想逆天了。《封神演义》这本书的整个过程,整本书的结局。是历史过去千百年后,人们按这种人类进程,社会进程来编排的。是先有结果而后按结果来编排的故事。如今你偏要推倒重来,那么这一切如果,不论结局如何,都是逆天的了。

第一,三教共立封神榜,是在顺应天意而立的。这个天意就是扶周灭纣。周代表进步,纣代表没落。这封神榜就是为扶周灭纣而定的,它又掌握在阐教的元始天尊手中,而元始天尊却偏要去保纣灭周。这个元始天尊是怎么想的?他的封神榜只是一种顺天意的存在,其一切能量都是上天付与的,如果他真逆天而行,那封神榜是否还能有原本该有的作用?元始天尊的阐教一方依靠的不完全是实力,而是天意,是上天运行规律,是老天爷的能量。元始天尊傻了还是疯了,偏要逆天而行,跟老天对著干。

第二,封神大战,说的是阐教和截教的比拚,实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较量。阐教的一切人员,都是由人修成,当然代表人类。截教所属几乎全是各种动物,所以代表动物。人有思想,有意识,懂得认识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知道该如何顺随这些规律,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才可以在最后战胜那些在各个特殊领域都优于自己的动物们。也才有了人类如今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如果人类把自己的这点优势舍弃掉,不去运用天地自然的能量,单凭一己之力去对抗天下所有动物。其中还包括许多特别凶猛的动物,最后还真不知道人类的结局如何?

第三,天意是发展,是进步,是新生的替代没落的。按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是西周替代商纣。单就阐教截教相比,阐教的实力是小于截教的,阐教不借助天地自然的能量,跟本不可能抵抗那么庞大的截教。如果阐教保纣抗周,就等于是阻止历史发展进程。就是把自己置于老天的对立面,那就必败无疑。就象赤手空拳的人,怎么抵抗各种凶猛动物的攻击呢?


截教法宝强大,实力要超过阐教,有道教帮忙才战胜了截教。

所以我觉得互换后改变不了结局。另外商纣王得在女娲庙震怒了女娲,且是无道昏君 ,商朝被灭是铁定的了。你们说呢。


恩。。。那就没得玩儿了,截教弟子有教无类,本来基数就大,加上弟子也斗争气,还有师傅给的法宝。一个赵公明就让西方二老出手,三霄让元始天尊出手,诛仙阵四圣联手才破!比起来截教强太多了,截教划商,商朝只会灭亡的更快!


截教没得玩了,直接宣布游戏结束


你爸和你妈互换一下位置,你还一样会在这里胡编乱造!你明白了吧!


不管怎么换最终的目的都是颠覆商纣王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