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数学成绩为什么老是提不高

我的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总是感到比较恼火,其中部分是由于长久以来数学方面的失利而导致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自然也就谈不上成绩的优劣,部分学生自己有清晰地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拚命地去学数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不见得成绩的提高,似乎是卡在了瓶颈上,每天做了大量的习题成绩却不见得有提升,无疑对孩子的自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总的来说,烦恼都几乎是一样的,数学成绩上不去!!!

那么这些孩子的数学成绩为什么长期以来不见提升呢?我总结了一下部分原因与各位共同来探讨。

其一,学习习惯的不到位。在我所接触到的孩子中,其中大多数人没有改错本、笔记本,或是有改错本与笔记本,但都属于闲的时候及两笔,想不到了就管不著了。有改错本和笔记本的呢又分为一下两种情况:

(1)改错本和笔记本写的很乱,没有章节条例且不说,字迹模糊不清,草草了事,这样的笔记本或改错本自然就成了爹不亲娘不爱的东西,谁会去看?

(2)改错本上整理了大量的习题,有的自觉性比较强的孩子整理了大量的错题,我接触到一个孩子从高一到高三写了6个改错本,还都不薄,加起来估计都够出本题典了,自己亲手抄的题做的题,其勤学之精神令人非常震撼之感动,但当随手拎起一本抽取部分习题让他再次做的时候不见得做得出来。这种属于做了但没效果,究其原因呢在于复习的不够,理的不清楚,认为改错本大片大量地抄写在上面边学到了知识便可束之高阁,殊不知温故方可知新,数学注重题型的提炼而不是大量的练题与抄题。

其二,题海战术能够最快的提升做题能力,但适合筑基,不适合拔高。

要想学好数学,题海战术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数学需要大量的练习,但一味地做题,不总结不反思,便会收效甚微。我当年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教导过一个学习的定理「1/3>3/1」,他是这样说的「将一个习题做三遍的效果是要远远大于将三个习题做一遍」,因此,反复地练习典型例题效果会较为显著。

其三,对于考点、题型要做到通透熟练,经常要画一画知识树图等等,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心中有谱,正所谓练剑地有剑谱、练刀得有刀谱,就连学个厨师也得有菜谱,做数学,也要做到心中有谱。对于经验和教训要及时进行总结并将其写在笔记本上,日后翻阅也会省下不少功夫。

其四,要重视试卷分析。不管考试考哪一套试卷,简单或难,都有它自身的价值,而试卷分析也绝对不仅仅是将试卷上的错改完了就可以了,而是要针对每一道题目,分析它的考点、知识点在哪里以及有没有简化、计算的技巧等等,出题人的目的在哪里,要对其进行分析。除此以外,要统计各个共通知识点或考点所出到的题目,找到出题可能性最大的考点、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查缺补漏。

其五,要会考试。会学习和会考试是两回事儿,平时学习成绩考,大考不一定能够考得好。往往每次考试之后总会有那么一些学生遗憾地感叹到本来会做的题目没有做对,没有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平时限时训练做得少,时间掌控能力不强,考试容易心慌,做不到充分利用时间。(2)考试技巧运用地较少,会做题但不会考试,做题的关键是练习,考试的关键是拿分,两者不一样。(3)模拟考试训练的较少,考场心理的波动起伏较为剧烈,容易受到考卷第一印象的影响。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您就可以大概了解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帮助孩子予以改正了。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将会逐步从五个方面细细阐述。

关于记笔记的误区,你中了几种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记笔记呢?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曾提到了,做笔记常出现的几种错误,下面我们再做一个细细的阐述。

第一种,间歇性的记笔记。有好多孩子都属于一段时间内笔记记得比较认真,一段时间就将其荒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效果自然不好,笔记往往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整理的东西,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复习,对以往知识进行巩固,温故方能知新。

第二种,笔记记忆太过庞杂。就如之前曾提到的那位学生,高中三年错题、笔记写了四五本,但是效果并不见得显著,随手拿起一本抽出其中的一道试题,不见得能够做的出来,一方面是没有经常复习,另一方面笔记没有经常进行梳理,时间久了,就相当于是一本习题集,完了就完了,什么都没有留下。

第三种,笔记计划太过于「周详」。有些孩子在记笔记的同时害怕后期笔记会比较乱,因此便早早的规划好,这几页要记什么方面的内容、这几页要记什么方面的内容……时间久了发现原来留下的地方早就不够用了,怎么办呢?要么就在留有空白的边边角角硬挤硬塞,要么就写在便利贴上,粘在之前所书写的章节,时间久了,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常考、哪些不常考,早就忘在脑后了,甚至笔记本到最后也完全看不了了。

第四种,笔记书写太过于潦草。笔记本是一个经常需要翻阅的地方,不是涂鸦的地方,有些孩子写的笔记本简直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型的,自己翻看起来都觉得难看恶心,试问这样的东西完了之后会起到帮助复习的效果吗?不起到摧残内心的反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第五种,记笔记懒于动脑。很多孩子记笔记是照著参考书、答案、复习资料、授课视频、老师讲解等等内容照猫画虎一步一步进行的,自己没有经过加工和处理,对于问题的理解自然就要浅薄很多,笔记也较长时间没有进行梳理,认为笔记记过了就完了,这样实际上问题也比较大,我们应当清楚在很多时候,笔记并不等于成绩,也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笔记只是一种帮助思维、理解的过程,如果记了笔记都懒得动脑,那还不如留出来更多的时间来认真思考。

第六种,上课时候记的笔记什么样,笔记本就是什么样。很多孩子都是上课的过程中直接将老师所讲的东西抄录下来,下课之后就没有进行再次整理、填充和完善,这样时间久了,就只能处于一个中上水平,达不到优生行列。

第一、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笔记本是高中复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笔记本做得好,可以帮你在各类考试中节省不少的精力,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写一写笔记本,一方面些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写一写做题过程中的感触以及自己所总结的简单技巧等等。

要学会怎样使得自己的笔记本能够出彩,能够让人喜欢、爱不释手,这样你才有动力去复习,而且往往整理良好的笔记本能够带给人内心充实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就,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信心也会随之提升提来。

第二、为了避免以后同类知识点整理出现的问题,可以为自己的笔记本准备一个副本,标明同类知识点所处的位置,相当于一个总纲;或者可以买一些边角贴,将每页所涉及到的内容整理上去,这样方便自己来查阅。总之要尽量少的出现让知识点在边边角角的夹缝里求生存。

第三、笔记本要时常去复习、时常去翻看。最好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笔记本上都有些什么东西,做到对自己笔记本上记录的经典题型如数家珍。

第四、笔记要整理而不是抄写。笔记在整理的过程中要自己学会去充实,完善,让知识点、思维方式尽可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

那么好的笔记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抽取了一位同学的改错笔记做一个简单的展示,大家不妨可以借鉴一二:

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题目都是一样的,题目在精而不再多,每道题目分析到位,从考点到知识点到重难点,每一道题目最清晰之后,那么才会真正地掌握这一类题。对于笔记,我向来提倡学生们能够黑笔抄题、蓝笔答题、红笔标注。这样鲜明易懂,而且不单调乏味,看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倘若自己做的笔记自己都不爱看,那就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了。

想要了解更多教育咨询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漫百在线。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

weixin.qq.com/r/ejlOVoP (二维码自动识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