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开始「祖国化运动」

强化国家权力,独尊国语,

1949年以后,建构反共文化

推行国字化运动

数十年间

台湾究竟如何形成其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

李登辉上台,台湾的文化运动发生了何种转变

对台湾的社会文化认同造成多大影响?

著名学者林泉忠做客《世纪大讲堂》

为您解读台湾「祖国化运动」中的沉浮往事

主持人:田桐

嘉宾:林泉忠

林泉忠,华人学者,台湾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擅长区域研究,先以台湾为起点,其后渉及中日关系及东亚区域国际关系、族群政治、文化认同等。任台湾大学、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台湾祖国化文化运动的三大步

1945年8月15号,日本投降,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台湾也因此迎来了光复。10月25号国民政府开始接收台湾,担任这一重任的是新设置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除了要接收日本的行政机构以及财产之外,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对台湾的社会影响最大的应该可以说是文化改造这一部分,也就是祖国化文化运动。

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日本统治的大日本帝国权力文化一一删除,同时引进中国国家权力的文化。到了1949年,随著国民党政府迁移台湾,中国国家权力文化获得了进一步的强化。它的内容包括,升挂青天白日旗,齐唱国歌《三民主义》,开始变更或者是恢复台湾人的中国国籍,全面恢复使用一些中国的名称。如今我们在台湾各地可以看到一些像中校、中山、中政,南京民族、民权、民生等等街道的名称、地名或者学校的名称,比如台湾的一所名校叫做台北建国中学,建国就是后来在祖国化的时期把它加进去的。

「皇民化运动」时期的台湾

祖国化文化运动还有另外一个形态,就是国语意识形态的确立。语言是文化的灵魂,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将语言政策视为国民整合最重要一个工作认知,推动国语的政策到了1970年代在客观上已经呈现了,所谓的独尊国语,压制方言的这样的趋势。

随著意识形态化的国语政策的强制的推行,国语在台湾的普及在短时间内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明显高于抗战结束前的大陆普及国语的一个成效,还远远高于1949年后同时期大陆推行普通话的成果。

香港女演员伍秀芳手持青天白日旗

祖国化文化运动的第三个形态是反共文化的建构。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和共产党的内战中溃败,整个国民政府就将框架移到了台湾。1949年之后,台湾被国民党政府引进了反共文化。接著最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文化运动也一个接一个被发动起来。

首先在1952年,反共抗俄总动员运动兴起,强调了以文化作为武器的政治性军事性功能。两年后,1954年,文化清洁运动展开,除了要一扫文化文艺作品中的四毒—黄害黑罪等之外,也强化了对文艺活动的限制。到了1955年,国民党政府,发动了一个新的政治运动,叫作战斗文艺运动,提倡文艺工作者进行强化战斗精神。

经过这样一个重大的转折,不再是继续将台湾社会向大陆社会同化这样的方向,而是转变为把台湾建设成比大陆更像中国的社会,这是1949年之后的变化。就在这时,台湾被国民党政府引进了反共文化。

反共文化的渗透之路

国民党政府转到台湾之后,高举反共复国的旗帜,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1966年,大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台湾就要与这个文化大革命来唱对台戏,传统的一些文化艺术,也纷纷的被加上了国。

文化大革命被视为敌人声讨

国语、国文、国字之外,还包括了像国剧,比如京剧、评剧、昆剧这些,还有国乐,国片是指在台湾制作的电影,还有国医(中医),都被冠上了一个国字。

1970年代及1980年代的前半叶,是台湾社会中国形象最深的一个年代,那个年代的本土化运动还没有兴起,台湾在政治上还非常的强调中国坐标。

甄真、林青霞、林凤娇、秦汉、秦祥林这些演员所主演的一些文艺的国语片,还有大家熟悉的像琼瑶,三毛等等作家的一些爱情小说,写诗小说,都是在那个时候登场的。在音乐方面像姚苏龙,青山还有邓丽君,一些台湾出品的创作出来的国语歌风靡了整个华人社会华人世界。

这些文化的形象所呈现的一种文化的内涵,并不带一些政治性,是一种纯粹反映台湾民众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变迁的面貌。

台湾著名歌手邓丽君

其实新中国文化里面,有另外一部分是带有政治化的一些内容。强化中国人意识,以反共复国为宗旨的战后台湾社会出品的电影非常多。第一部电影是1950年11月由农业教育电影公司制片厂制作的《恶梦初醒》,可以说是第一部政宣电影,这一部电影所传达的像反共防谍军民一心重建国家,还有省级融合等等这一些讯息贯通整部电影,也成为后来政宣电影的一个主要的内容特征。

到了1950,1960年代,台湾电影迎来了一个兴盛时期,国语电影里的内容趋于多元化,尽管政宣电影的产量在60年代以后已经出现明显的减少,仍有一些著名的电影让大家记忆犹新,像《金门湾风云》、《梨山春晓》都是当时受到瞩目的电影。

反共(毛泽东)文化漫画

从1960年代开始,台湾的政宣电影在量的方面反而出现了不增不减,不减反增的一个现象。这个时期一直到1980年代的中期的政宣电影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国民党抗日以及与共军作战事迹的抗日反共电影。第二类它描绘的是大陆社会的伤痕电影。第三类就是比较属于像鼓吹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一些电影。

1970年代末,台湾出现了一些反体制运动,两岸关系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微妙的一些变化,反映了时代的一个变迁。1970年代以后的政治性的歌曲,比较多描绘的是对大陆山河的思念,以及表现诗意的内容,在这样的基调下,甚至还回避了一些在50年代经常出现的反共思想的内容。实际上它只停留在只对中华民国效忠的一个国家认同的层面上面,例如在1980年代的一首歌叫《国家》,它的歌词一开始就表达了相当清晰的内容,第一句话以没有国哪有家,表达了这样的情怀,承接了中国古代以来文人墨客的一些忧国之情。

1980年代,歌曲《龙的传人》成为了强调中国人认同的一个歌曲的一个代表作。它不仅没有反共的口号,在国家认同方面也回避了具体对哪一个国的效忠或者是指示,相对来讲政治性已经越来越弱了。

到了1980年代中之后就不再有新的产品出现,象征著祖国化文化运动所建构起来的台湾社会,立足扎根的新中国文化在台湾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台湾遗民图

1993年1月在台湾所举办的一项民调的结果显示,有48.5%的受访者自称自己是中国人,有32.7不回答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凸现了祖国化文化运动以及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一个成效。

李登辉上台,台湾的文化运动发生了何种转变?

1990年代台湾领导人李登辉,他是以台湾为坐标的一种认同趋向。1994年提出了作为台湾人的悲哀,指出国民党是外来政权,到了1995年他还提出建设新中元生命共同体此类论说。1999年他还更进一步提出两国论,以及新台湾人论论。李登辉的这些言论,一方面是造成了台湾社会的内部的分化,同时也引发了两岸关系的一些紧张。

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

1991年1992年推动国会的全面改选,包括国民代表大会以及立法院。在此之前,1947年在整个中国大陆举行了选举,之后没有进行这样的全面改选,直到1991年1992年。

在1996年第一次引进了总统直选,选举的结果造成了国民党数十年以来坚持的代表全中国的法统失去了正当性。使在台湾选出来的民意代表或是领导人仅代表台湾这块土地,这可能是台湾政治的本土化。

李登辉在那个时候任命了陈齐南作为文化建设委员会的副委员,陈齐南在任内积极推动小区总体营造把台湾的乡土文化,提升到国家文化的层面,较受人瞩目的可以说涉及了中国通史这个科目的课纲的重编以及新的教科书出来了,就是当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的教科书,叫《认识台湾》。

台湾人民反台独

蒋经国晚年启动的台湾社会的自由化改革,是带动台湾本土化运动的另一重要契机,他在1987年解除了长达38年的戒严令的措施,要求重构过去被压制的本土文化,恢复台语闽南语的地位,并倾向用台语来建构新台湾文化,是 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台湾本土运动的一个特征。

所谓的台语运动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打破过去的所谓国语独尊的局面。事实上在1990年代,像台北这样的一个大城市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不会说台语了。即便是现在,能够说非常流利的台语的大学生在这些大多数里头也可以说是为数不多。在当时台语运动的一个目标除了是要提高台语的普及率之外,他所要求的方法就是让广播、电视、电影或者音乐或者舞台剧等等的文艺活动,能够更普遍使用台语。

本土语言的这样的平权运动,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了用母语进行文艺创造的一个热潮。那么台语摇滚乐也终于在1980年代末出现了,1988年有一首歌叫做《情字这条路》,还有1989年由王明辉由陈明章等等的组成的黑名单工作室的一首歌叫《抓狂歌》。

甚至到了1990年,林强的《向前走》这首歌可以说是当时,最具一个象征意义的台语流行音乐的一个起步。在此之后,林强的另外一首歌像《青春少年兄》还有《洛城三兄弟》唱跳,罗大佑的《火车》都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台语摇滚乐的一个代表作,带动了整个90年代台语摇滚乐的一个热潮。

台湾著名歌手罗大佑

根据李登辉末期1999年8月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所进行的调查,自称是中国人的受访者下降到了13.1%,相反的回答自己是台湾人的则上升到44.8%。然而还有39.9%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换句话说不过是短短的几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和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就发生了逆转。这个自从1990年代出现的新趋势,延续到了今天。

这些社会文化的变迁,包含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第一个是伴随著台湾政治发展的脉络而展开的由盛转衰的过程,第二点就是这些文化运动的目的,都离不开建构一个新的社会认同或者国家认同。

Q&A

陈水扁和李登辉之后,马英九对本土化是否有过调整?

陈水扁的时代基本上延续李登辉的路线,甚至到了更进一步去中国化的时期。到了马英九执政,2008年之后,他尝试做了些调整,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说,是一种去去中国化,就是把之前的去中国化再去掉。举个例子,陈水扁时期,将台湾的中华邮政,改为了台湾邮政,到了马英九的时候又把它改回去了。

马英九在调整中国,是做了一些肯定的努力的。

但是这些努力但并不足以能够完全的改变,把阿扁时期的一些去中国化能够完全的恢复到之前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因为的确是存在阻力的,这与整个社会的观改支持度也都是有关系的,并不是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事实上有一些东西也很难改变。包括马英九的时期,他的时期的台湾社会的中国人意识也并没有因为马英九的执政,而有所改变,有所提升。甚至还是趋于一种越来越弱的局势,所以他的努力其实还有很多的一些局限。

《世纪大讲堂》播出时间

首播 周六17:20——18:00

重播 周日 02:45——03:25

周一05:00——05:30

周二 01:55——02:35

凤凰卫视中文台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