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國民政府收復臺灣開始「祖國化運動」

強化國家權力,獨尊國語,

1949年以後,建構反共文化

推行國字化運動

數十年間

臺灣究竟如何形成其獨特的社會文化體系?

李登輝上臺,臺灣的文化運動發生了何種轉變

對臺灣的社會文化認同造成多大影響?

著名學者林泉忠做客《世紀大講堂》

為您解讀臺灣「祖國化運動」中的沉浮往事

主持人:田桐

嘉賓:林泉忠

林泉忠,華人學者,臺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擅長區域研究,先以臺灣為起點,其後渉及中日關係及東亞區域國際關係、族羣政治、文化認同等。任臺灣大學、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臺灣祖國化文化運動的三大步

1945年8月15號,日本投降,結束了長達半個世紀對臺灣的殖民統治,臺灣也因此迎來了光復。10月25號國民政府開始接收臺灣,擔任這一重任的是新設置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除了要接收日本的行政機構以及財產之外,也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對臺灣的社會影響最大的應該可以說是文化改造這一部分,也就是祖國化文化運動。

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將這些日本統治的大日本帝國權力文化一一刪除,同時引進中國國家權力的文化。到了1949年,隨著國民黨政府遷移臺灣,中國國家權力文化獲得了進一步的強化。它的內容包括,升掛青天白日旗,齊唱國歌《三民主義》,開始變更或者是恢復臺灣人的中國國籍,全面恢復使用一些中國的名稱。如今我們在臺灣各地可以看到一些像中校、中山、中政,南京民族、民權、民生等等街道的名稱、地名或者學校的名稱,比如臺灣的一所名校叫做臺北建國中學,建國就是後來在祖國化的時期把它加進去的。

「皇民化運動」時期的臺灣

祖國化文化運動還有另外一個形態,就是國語意識形態的確立。語言是文化的靈魂,對民族文化與民族意識形成的一個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將語言政策視為國民整合最重要一個工作認知,推動國語的政策到了1970年代在客觀上已經呈現了,所謂的獨尊國語,壓制方言的這樣的趨勢。

隨著意識形態化的國語政策的強制的推行,國語在臺灣的普及在短時間內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不僅明顯高於抗戰結束前的大陸普及國語的一個成效,還遠遠高於1949年後同時期大陸推行普通話的成果。

香港女演員伍秀芳手持青天白日旗

祖國化文化運動的第三個形態是反共文化的建構。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和共產黨的內戰中潰敗,整個國民政府就將框架移到了臺灣。1949年之後,臺灣被國民黨政府引進了反共文化。接著最具有濃厚政治意味的文化運動也一個接一個被發動起來。

首先在1952年,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興起,強調了以文化作為武器的政治性軍事性功能。兩年後,1954年,文化清潔運動展開,除了要一掃文化文藝作品中的四毒—黃害黑罪等之外,也強化了對文藝活動的限制。到了1955年,國民黨政府,發動了一個新的政治運動,叫作戰鬥文藝運動,提倡文藝工作者進行強化戰鬥精神。

經過這樣一個重大的轉折,不再是繼續將臺灣社會向大陸社會同化這樣的方向,而是轉變為把臺灣建設成比大陸更像中國的社會,這是1949年之後的變化。就在這時,臺灣被國民黨政府引進了反共文化。

反共文化的滲透之路

國民黨政府轉到臺灣之後,高舉反共復國的旗幟,在短短一年之內就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了。1966年,大陸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臺灣就要與這個文化大革命來唱對臺戲,傳統的一些文化藝術,也紛紛的被加上了國。

文化大革命被視為敵人聲討

國語、國文、國字之外,還包括了像國劇,比如京劇、評劇、崑劇這些,還有國樂,國片是指在臺灣製作的電影,還有國醫(中醫),都被冠上了一個國字。

1970年代及1980年代的前半葉,是臺灣社會中國形象最深的一個年代,那個年代的本土化運動還沒有興起,臺灣在政治上還非常的強調中國坐標。

甄真、林青霞、林鳳嬌、秦漢、秦祥林這些演員所主演的一些文藝的國語片,還有大家熟悉的像瓊瑤,三毛等等作家的一些愛情小說,寫詩小說,都是在那個時候登場的。在音樂方面像姚蘇龍,青山還有鄧麗君,一些臺灣出品的創作出來的國語歌風靡了整個華人社會華人世界。

這些文化的形象所呈現的一種文化的內涵,並不帶一些政治性,是一種純粹反映臺灣民眾日常生活以及社會變遷的面貌。

臺灣著名歌手鄧麗君

其實新中國文化裡面,有另外一部分是帶有政治化的一些內容。強化中國人意識,以反共復國為宗旨的戰後臺灣社會出品的電影非常多。第一部電影是1950年11月由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製片廠製作的《惡夢初醒》,可以說是第一部政宣電影,這一部電影所傳達的像反共防諜軍民一心重建國家,還有省級融合等等這一些訊息貫通整部電影,也成為後來政宣電影的一個主要的內容特徵。

到了1950,1960年代,臺灣電影迎來了一個興盛時期,國語電影裏的內容趨於多元化,儘管政宣電影的產量在60年代以後已經出現明顯的減少,仍有一些著名的電影讓大家記憶猶新,像《金門灣風雲》、《梨山春曉》都是當時受到矚目的電影。

反共(毛澤東)文化漫畫

從1960年代開始,臺灣的政宣電影在量的方面反而出現了不增不減,不減反增的一個現象。這個時期一直到1980年代的中期的政宣電影可以細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國民黨抗日以及與共軍作戰事蹟的抗日反共電影。第二類它描繪的是大陸社會的傷痕電影。第三類就是比較屬於像鼓吹民族融合、民族認同的一些電影。

1970年代末,臺灣出現了一些反體制運動,兩岸關係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微妙的一些變化,反映了時代的一個變遷。1970年代以後的政治性的歌曲,比較多描繪的是對大陸山河的思念,以及表現詩意的內容,在這樣的基調下,甚至還迴避了一些在50年代經常出現的反共思想的內容。實際上它只停留在只對中華民國效忠的一個國家認同的層面上面,例如在1980年代的一首歌叫《國家》,它的歌詞一開始就表達了相當清晰的內容,第一句話以沒有國哪有家,表達了這樣的情懷,承接了中國古代以來文人墨客的一些憂國之情。

1980年代,歌曲《龍的傳人》成為了強調中國人認同的一個歌曲的一個代表作。它不僅沒有反共的口號,在國家認同方面也迴避了具體對哪一個國的效忠或者是指示,相對來講政治性已經越來越弱了。

到了1980年代中之後就不再有新的產品出現,象徵著祖國化文化運動所建構起來的臺灣社會,立足紮根的新中國文化在臺灣社會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

臺灣遺民圖

1993年1月在臺灣所舉辦的一項民調的結果顯示,有48.5%的受訪者自稱自己是中國人,有32.7不回答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凸現了祖國化文化運動以及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一個成效。

李登輝上臺,臺灣的文化運動發生了何種轉變?

1990年代臺灣領導人李登輝,他是以臺灣為坐標的一種認同趨向。1994年提出了作為臺灣人的悲哀,指出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到了1995年他還提出建設新中元生命共同體此類論說。1999年他還更進一步提出兩國論,以及新臺灣人論論。李登輝的這些言論,一方面是造成了臺灣社會的內部的分化,同時也引發了兩岸關係的一些緊張。

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

1991年1992年推動國會的全面改選,包括國民代表大會以及立法院。在此之前,1947年在整個中國大陸舉行了選舉,之後沒有進行這樣的全面改選,直到1991年1992年。

在1996年第一次引進了總統直選,選舉的結果造成了國民黨數十年以來堅持的代表全中國的法統失去了正當性。使在臺灣選出來的民意代表或是領導人僅代表臺灣這塊土地,這可能是臺灣政治的本土化。

李登輝在那個時候任命了陳齊南作為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副委員,陳齊南在任內積極推動小區總體營造把臺灣的鄉土文化,提升到國家文化的層面,較受人矚目的可以說涉及了中國通史這個科目的課綱的重編以及新的教科書出來了,就是當時也引發了一些爭議的教科書,叫《認識臺灣》。

臺灣人民反臺獨

蔣經國晚年啟動的臺灣社會的自由化改革,是帶動臺灣本土化運動的另一重要契機,他在1987年解除了長達38年的戒嚴令的措施,要求重構過去被壓制的本土文化,恢復臺語閩南語的地位,並傾向用臺語來建構新臺灣文化,是 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臺灣本土運動的一個特徵。

所謂的臺語運動的主要目標,就是要打破過去的所謂國語獨尊的局面。事實上在1990年代,像臺北這樣的一個大城市的年輕人,大部分都不會說臺語了。即便是現在,能夠說非常流利的臺語的大學生在這些大多數裡頭也可以說是為數不多。在當時臺語運動的一個目標除了是要提高臺語的普及率之外,他所要求的方法就是讓廣播、電視、電影或者音樂或者舞臺劇等等的文藝活動,能夠更普遍使用臺語。

本土語言的這樣的平權運動,在一定的程度上,帶動了用母語進行文藝創造的一個熱潮。那麼臺語搖滾樂也終於在1980年代末出現了,1988年有一首歌叫做《情字這條路》,還有1989年由王明輝由陳明章等等的組成的黑名單工作室的一首歌叫《抓狂歌》。

甚至到了1990年,林強的《向前走》這首歌可以說是當時,最具一個象徵意義的臺語流行音樂的一個起步。在此之後,林強的另外一首歌像《青春少年兄》還有《洛城三兄弟》唱跳,羅大佑的《火車》都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的臺語搖滾樂的一個代表作,帶動了整個90年代臺語搖滾樂的一個熱潮。

臺灣著名歌手羅大佑

根據李登輝末期1999年8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所進行的調查,自稱是中國人的受訪者下降到了13.1%,相反的回答自己是臺灣人的則上升到44.8%。然而還有39.9%認同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換句話說不過是短短的幾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和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就發生了逆轉。這個自從1990年代出現的新趨勢,延續到了今天。

這些社會文化的變遷,包含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特徵,第一個是伴隨著臺灣政治發展的脈絡而展開的由盛轉衰的過程,第二點就是這些文化運動的目的,都離不開建構一個新的社會認同或者國家認同。

Q&A

陳水扁和李登輝之後,馬英九對本土化是否有過調整?

陳水扁的時代基本上延續李登輝的路線,甚至到了更進一步去中國化的時期。到了馬英九執政,2008年之後,他嘗試做了些調整,用比較容易理解的話來說,是一種去去中國化,就是把之前的去中國化再去掉。舉個例子,陳水扁時期,將臺灣的中華郵政,改為了臺灣郵政,到了馬英九的時候又把它改回去了。

馬英九在調整中國,是做了一些肯定的努力的。

但是這些努力但並不足以能夠完全的改變,把阿扁時期的一些去中國化能夠完全的恢復到之前的情況。那麼為什麼變成了這樣?因為的確是存在阻力的,這與整個社會的觀改支持度也都是有關係的,並不是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事實上有一些東西也很難改變。包括馬英九的時期,他的時期的臺灣社會的中國人意識也並沒有因為馬英九的執政,而有所改變,有所提升。甚至還是趨於一種越來越弱的局勢,所以他的努力其實還有很多的一些侷限。

《世紀大講堂》播出時間

首播 週六17:20——18:00

重播 週日 02:45——03:25

週一05:00——05:30

週二 01:55——02:35

鳳凰衛視中文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