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国破山河在

公元756年的初春,诗人杜甫被几名叛军押解入长安,等待处置。所幸的是,由于官职卑微,他很快得到了释放。

可是,一路走来,目睹尽长安城萧瑟的景象,杜甫的心中已是五味杂陈。这样复杂的情感,很快跃然于纸上,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诗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失魂落魄的他不会想到,自己的诗作竟能名垂千古,他也更不会想到,不过一年的时间,长安城便被唐军重新收复。

长安陷落——帝国的尴尬处境

都城收复了,但是,安史之乱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却是难以估量的。为了应对来自河北的叛军,唐帝国抽调西北边防军进入中原。帝国在西北的宿敌吐蕃与党项等一看有机可乘,立即挥兵直入,直逼长安城下。

唐朝皇帝不是看不到吐蕃等的威胁,可是,熊和熊掌不能兼得。为了安定内部,他必须要做出痛苦的抉择。而更让他痛苦的,还在后面。

由于西北边军的助力,唐王朝得以扭转了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局势一有缓和,皇帝便迫不及待的派出了监军的宦官,要制约前线将帅的权力。

防止武将尾大不掉,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权力的分散,在宦官和武将之间引发了巨大的争执。而这种争执所导致的前线军事行动的不振,又给叛军以喘息的余地,他们重整旗鼓,一路西进,竟然二次占领了长安城。

灰头土脸的皇帝,不得不再度乞求回鹘兵的支援,经过郭子仪等人的辛苦斡旋,回鹘「慷慨相助」,作为回报,他们又大掠长安三日。在「四夷」面前,唐朝中央政府可以说是颜面尽失。

重整旗鼓,保卫都城仍是第一要务

这种屈辱感,首先便体现在了对都城防卫的无力上。有人曾建议迁都,但是,迁都是要耗费巨大成本的,唐政府的财政已是捉襟见肘,又怎么拿得出闲钱来举家搬迁呢?既然走不了,重新布置防御,便成为了帝国政治第一要务。

江南输血

长安的威胁,主要在三方面。一,饥饿的威胁。经过长期的战争,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所产不敷为用。为了解决都城吃饭的问题,唐政府将目光投向了富庶的江南。

经济重心南移已是老调,不必重弹。关中的政府用建设漕河的方式将江南与长安相连接,钱粮源源不断的流入帝国的政治中心,有了物资补给,长安又出现了繁荣的气象。鲁迅先生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此时的长安城,可以说是做到了前两点。

家贼难防

当然,在保卫长安这件事上,光有饭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此时,一些地方藩镇已蠢蠢欲动,他们的军事将领大权独揽,虎视眈眈于长安。如果坐视不管,他们很快将会变成帝国的心腹大患。

先下手为强,帝国的政治精英们决定用速战速决的方式来扫荡地方的反对者。安抚吐蕃后,唐德宗一声令下,京师主力倾巢出动,向河北和淮西的藩镇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藩镇也不是好惹的,战事陷入了胶著状态。眼看第一梯队未能建功,唐德宗又调泾原的驻军去增援。结果,由于赏赐微薄,这些援军不仅不肯卖力,还把德宗赶出了长安城。唐朝皇帝万万没想到,长安再度陷落,居然是由自家人一手促成的。这便引出了长安的第二个威胁——桀骜不驯的驻军。

由于关中地区大部分军队仍忠于唐政府,德宗出逃后不久,便重新夺回了长安。可这件事也给他敲响了警钟,为了保证帝国政治中心的安全,他进一步扩编了长安的中央禁军——神策军。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防止神策军一家独大,皇帝又把他分为左右两军,各派宦官任神策中尉以统领。

神策军实力的膨胀,对压制其他潜在的反对力量是大有裨益的。他们也曾参与过宫廷政变,但北司宦官集团的控制,也让他们难以施行「下克上」的计谋,长安也得以恢复稳定。

压制吐蕃

说完了前两个方面,咱们就来看长安的第三个威胁——边疆民族的冲击。前面也提到,吐蕃等借唐王朝内乱,屡屡发兵,不仅切断了长安和安西都护府的联系,还一度占领长安城。因此,压制吐蕃,对于长安的防卫是至关重要的。

唐政府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吐蕃的北邻居除了唐朝,就是回鹘。回鹘拥有精锐的骑兵军团,而且辖地甚广。为了能让回鹘给自己抵御吐蕃卖力,唐朝皇帝不仅屡嫁公主给回鹘王族,还用丝绢买进回鹘的马匹。

唐帝国的示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回鹘果然为长安政府两肋插刀,牵制住了吐蕃的一部分主力,让长安转危为安。

第二手,有了外援,不代表自己就不做准备,唐王朝扩编神策军,也有抵挡吐蕃的考虑。另外,唐政府还征召了数以十万计的防秋兵(吐蕃多在秋天进扰),庞大的军团围绕长安城驻防,严阵以待,城内又有左右金吾卫来回巡查,防止吐蕃间谍的破坏,层层设防,大大减弱了来自高原民族的威胁。另外,需要提及的是,自德宗以后,唐长安政府还加快了对民间武器的收缴,并对所谓「自卫组织」进行取缔。经过整顿,长安收获了安全感。

永恒的财富

保卫自己的都城,是所有政权都会努力做好的一件事。毋须讳言,安史之乱后,长安也曾遭遇陷落的尴尬境地,但这并不足以掩盖无数政治家与将士的付出。这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也应当得到今人的重视。

参考文献: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欧阳修《新唐书》 中华书局

刘昫《旧唐书》 中华书局

黄永年《唐代宦官》 来源《文史知识》1987年

刘庆柱《地下长安》 中华书局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朱鸿《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 三联书店

王小甫等著《创新与再造》 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