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主义社会学11.1 心理主义11.1.1 发展的背景* 把社会现象归结为心理现象的思想,并非19世纪末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思潮的新发明。自然法学派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启蒙学者,苏格兰学派的休谟、斯密,功利主义者边沁、穆勒等无一不援引「人性」与「心理科学」为统一的社会科学的基础,他们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是近代心理学的奠基者。* 社会学中心理主义(Psychologism)的原子论与还原论,早已形成为社会学的一个主要的传统:即社会唯名论传统。* 19世纪存在著一种以心理学的解释取代物理的、生物论的解释的普遍倾向,一大批学者都认为「社会的事物同时又是心理的事物」,而19世纪后半叶心理学的发展无疑是促成这一倾向的主要力量:1.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及其他学者创立了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主张用对真实心理过程进行严格的、客观的科学观察,来取代对人心或人性进行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这大大提高了心理学的学术威信,并促进了心理主义对其它知识领域的影响;2. 心理事实被视为直接给予研究者的唯一实在,实验被确定为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关于人性事实的一切知识都被看作是由实验心理学提供的;3. 人是有意志与思想的主体,而不只具有感知与联结印象的能力,这一观点与深深扎根于英国经验论传统中的观念论根本对立;4. 无意识心理学的发展,冲击并试图取代意识心理学。

11.1.2 主要特征* 心理主义是第二代实证主义(马赫主义Machism,又称为经验批判主义,代表人物为Ernst Mach,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提出了知识是感觉体验的复合的观点)的典型特征。* 心理主义意味著用各种心理变数解释一切社会问题,而不是那种认为社会学应该、并且必须利用某种心理学理论、但同时又不满足于心理学解释的观点。* 心理主义有以下几点特征:1. 仍从属于实证哲学的范畴,将人类生活的事实还原为心理事实,并不表明它们与自然科学探究的事实有本质区别;2. 与进化论的关系颇为复杂,一方面,沃德(Lester Frank Ward,1841-1913,美国社会学家)与吉丁斯(Franklin Henry Giddings,1855-1931,美国社会学家)便是「心理进化论(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倡议者与阐述者;另一方面,正是心理主义开始摧毁进化主义,因为前者假设社会不过是许多有心智的个人的聚合体,社会不会朝著单一方向变化发展,而首先应从什么是变化中重复的、恒久的现象的观点来考察。3. 心理主义具有个人主义和唯名论的倾向,用个人的心理品质解释社会事实,同时不考虑这些个体的相互作用问题。他们认为,社会关系仅仅决定心理过程的表现方式,社会关系可以压制个人的自然性情,但不能被认为是人性品质的根源。因此,心理主义不但反社会学主义,也是反相互作用论的,即反对美国互动论者(Social interactionism)——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美国社会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美国人类学家)等——认为个人的基本心理特质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观点。4. 关心无意识心理过程的倾向。激情、本能、无意识、暗示、催眠、力必多等都成为基本的心理学概念,这可能要归因于19世纪末心理科学本身的变化、以及欧洲知识界气氛的变化——突破了那种相信人类理性能够理解进步的方向、支配进步的规律、从而控制社会进步的信念。

11.2 沃德与吉丁斯:心理进化论11.2.1 沃德:有目的的进化* 以沃德等为代表的心理进化论认为,社会生活形式的复杂化乃是心理发展的结果,提出了「有目的(telic)的进化」,这是把人的理性、意志、行动的因素引入古典进化论的最初尝试。* 沃德认为,社会制度与其说是活体力量发展的产物,不如说是心理力量发展的产物,社会力量也是在人的集体状态中发生作用的心理力量,社会学应以心理学、而非斯宾塞所认为的生物学为其基础。* 社会实在的本质特点在于有感觉、有目的,而这在盲目的自然力量作用中是不存在的,社会的进化是通过目的选择(而非自然选择)实现的。* 沃德将目的分为,个人目的与集体目的、维持基本生存的目的与谋求发展完美的复杂目的等,认为欲望(即维持个人生命与保证种族繁衍的食色欲望)是第一种社会力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理智的、道德的、美学的欲望,这些目的说明了社会的前进与向善。* 在综合个人目的的基础上形成了集体目的,国家乃是集体目的的体现者,在社会中,除了国家外,没有一个组织有能力来体现、实现社会发展的目的。

11.2.2 吉丁斯:类意识* 吉丁斯也把社会看成是受自然过程制约的心理现象,社会学应该既研究社会现象的客观方面,又研究其主观方面,把主观的解释与客观的解释结合起来。* 首要的和基本的主观事实是「类意识」(一种意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任何生物不论处在哪一层次,都将其它有意识的生物视为与己相同的类),由类意识作用引起的行为,才可被视为社会行为,如,社会舆论、集体观念、文化传统、风习时尚及社会价值等,皆为类意识的产物。* 类意识体现为个人活动中的社会意识与社会理性,使人们的交往、互动及精神的一致成为可能,作为被人认同的价值发挥著社会整合的作用。* 同时,由于类意识的作用,人们的行为将摆脱任何单一动机的支配,而具有更丰富的现实性特征。在社会生活中,类意识起著各种区分的功能,是种族团体与政治团体的区分、阶级划分、结盟形式、交往法则与政策法令构成的心理基础。* 吉丁斯把人们类意识的发展视为社会化的过程,并且还将之与社会阶级的分类结合起来。他按人的类意识发展程度将「社会性阶级」分为:1. 社会阶级,是由那些类意识高度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团结的人所组成;2. 非社会阶级,由那些追求狭隘的个人利益、对公共利益漠不关心、喜欢我行我素的人所组成,这些人的类意识只得到部分发展;3. 假社会阶级,由那些类意识已蜕变,只想靠社会救助而过寄生生活的乞丐穷人所组成;4. 反社会阶级,是由那些惯于作奸犯科的人所组成,类意识在他们身上已近乎灭绝,他们仇视社会及其制度。

11.3 德国民族心理学11.3.1 拉察鲁斯与施太恩塔耳*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察鲁斯(Moritz Lazarus,1824-1903,犹太人,主要著作为1855–57发表的《The Life of the Soul》)与施太恩塔耳(Heymann Steinthal,1823-1899,德国语言学家)共同建立了「民族心理学」(Volkerpsychologie,英文为folk psychology,又可称为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 他们把语言学和民族志学的资料,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哲学家、教育家)的心理学理论综合起来,旨在建立一门社会化人的、或人类社会的心理学。其思想根源是黑格尔的「客观精神」论与德国浪漫主义的「民族精神」。* 就这一来源而言,与其说是以心理学为依据,不如说是以语言史、文化史为依据,揭示在文化发展中存在著某些稳定的、不断重复的要素,以及超个体性质的结构。* 但「民族心理学」不只限于对文化的研究,在他们看来,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只是一条借以获得人类心理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进而有助于把握每个文化所特有的「总体精神」。* 民族的心理、文化,与人种特征密切地联系著,个人是人类种族的一员,有著与所有其它人类相同的本性,但同时他又是某一特定民族的一员,这样又有了某一民族所特有的品质。因此,要获得人性的知识就需有两门不同学科的合作:一门是关于个体的心理学,另一门是关乎民族的心理学,这就必须利用人种学的成果。

11.3.2 冯特* 冯特将民族心理学的观念系统化并大大地发展了,在《民族心理学(Ethnic Psychology)》(1900-1920,共10卷)中,他写道,「民族心理学的问题,关系到那些人类共同体生活所产生的精神成果,对此仅仅根据个人的意识是不能解释的,因为它们是以许多人的互动为前提的」。并认为,民族意识是个体意识的创造性的综合,通过这个综合遂产生新的实在,后者凝结在超个体的活动成果中,即语言、神话、道德中。

11.3.3 评价* 「民族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尝试,它试图具体研究文化与个体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使心理学研究、民族志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语文学研究、人类学研究相互接近起来,历史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人种心理学、乃至社会和心理语言学,都可在「民族心理学」中找到各自的起源。* 但它未能解决文化与个体相互关系这个社会学的理论问题,它关心的主要是积累、描述材料,并运用这些材料以一种心理进化论的方式来构造一种多半是假设性质的人类历史,但无论如何,民族心理学确实为在社会科学中普及心理学作了贡献。

11.4 勒蓬:集团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囿于自我感觉的牢笼,「民族心理学」失之笼统,都未能中肯地说明集体生活如何影响、作用于个人心理品质的机制,在此情况下,人们开始直接研究集团行为(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owds)及社会心理。* 义大利犯罪学家西盖勒(S. Sighele,1868-1913)开创了集团心理学(无对应英文辞汇,最接近的为collective crowd)的研究,法国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医生、旅行家古斯塔夫·勒蓬(Gustave Le Bon,1841-1931)的《群氓心理学(The Crowd)》(1895年)使之声势大振。* 集团心理学始于对个人的正常行为与当他置身于人群之中时所作行为之间差异的观察,在后一种情况下,个人常常受他人的暗示、影响、感染,做出他一人独处时不可能做的许多举动来,即,个人与他人接触而导致人格被扭曲。

* 「群氓(Crowd)」一词在勒蓬那里是心理学的:集合在一起的人群、屈从于集体的暗示、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心态。该词适用于任何集群的性质,是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个性所表现出的无理性、无责任心、放弃自我控制、情绪过激等综合的表征。* 这种集群性的同质与统一,意味著对个人意识的压抑,借用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三重论来说,就是人人丧失了各自独特的「自我」,却把人同此心的、深层潜意识的「本我」暴露无遗。* 勒蓬阐述的方式受了他的反自由、反民主政治观点的影,声称欧洲正在进入一个「群氓」的时代:往后回顾,是法国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轰轰烈烈场面;往前看,害怕会爆发新的人民革命。* 他认为群氓的行为是无法无天的,他们准备跟随自己的头头到随便哪里去,无论什么理性的力量都抵制不了群众意识的汹涌的自发势力,并非什么纯洁的平等理论使他们投身于革命,而是那些给他们留下了强烈印象的、打动他们感情的东西把他们鼓动起来的。

* 集团心理学正是基于这些时代的病症,并且是为这些症状所决定的,可以说是那些已经丧尽希望的保守人士的社会学。* 集团心理学是一个关于社会生活、政治、权力、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综合性理论。在勒蓬看来,真正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在人类过激的情绪中发生的,这是社会生活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

* 勒蓬「集团心理学」提出的概念与理论问题,如心理感染、集体暗示、匿名性、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collective mind)的关系等,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启发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思路。* 但他把人民群众同非理性的「群氓」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他对群体-集团的研究完全局限于纯粹偶然的、无组织的个人集合,甚至多少有将两者等同起来的倾向,也是偏颇的,是把对犯罪集团行为的观察,外推到形式截然不同的集团行为,这多少反映了他的反民主思想倾向。

11.5 塔尔德:摹仿论* 一些作者认为集团心理的基本过程是心理感染,它使人们的社会行为保持一致并结合在一个集团中;另一些作者则把这种作用归于心理暗示;第三种作者则倾向于摹仿说。* 摹仿论的最大代表是法国法学家、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塔尔德(Gabriel Tarde,全名为Jean-Gabriel De Tarde,1843-1904,),他著有《摹仿的规律(The Laws of Imitation)》(1890)、《社会逻辑(Social Laws)》(1898)、《社会心理学研究》(1898)、《比较犯罪学(Comparative Criminality)》(1886)等。

* 他不同意勒蓬的「心理的群氓」论,在其《舆论与群氓》一书中,他将「群氓」仅限于指称身体上接近的人群(an aggregate of persons)。* 他提出了「公众心理学」。他确信,作为一种共同体概念,「公众」比「群众」具有更丰富的规定性,他认为公众在肉体上是分散的,但在精神上却有紧密的联系,它随意见交流手段的改善而发展。* 他的不少观点接近于强调交往沟通问题的美国互动论学派,事实上他在解释公众问题时是一个互动论者,这使他的一些观点为芝加哥学派所赞赏并接受。* 塔尔德是个唯名论者,但他也不是个人主义心理学的还原论者,他认为社会是个体相互作用(social interaction,或intermental activity)的产物。

* 不同个体之间的「共识」至「我们」的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塔尔德认为是靠「摹仿」:1. 首先,创造先于摹仿,一切被摹仿的新方法、式样、价值、趣味、制度等都是个人创造的结果,创造源于天才个人的想像力;2. 而集体的、个人之间的心理学,即社会学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个体的心理中包含著可由一个意识向另一个意识传授的那些要素,这些要素可以结合在一起,形成真正的社会力量、社会结构,形成思潮与群众性的冲动,形成传统与风习;3. 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传播信念与希望,「社会就是摹仿」,「社会学必须研究由摹仿重复产生的心理事件,只要它由此而发现其本身的重复、数和度的范围」;4. 摹仿是创造的现实化,对新事物的有效适应,引起具有「摹仿」形式的重复浪潮;5. 摹仿是新事物从中心向外扩散出去的、同心圆式的传播过程,摹仿的圆圈具有无限扩张的倾向,直到外来干扰使这一过程终止,于是重复变成反对,而反对又总会这样或那样地变为新的适应。这样,社会的适应、重复、反对的过程的整个圆圈又会重新开始。

* 摹仿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社会地位低的人摹仿社会地位高的人,文明水平低的民族摹仿文明水平高的民族。* 另外,摹仿是有个人、民族的偏好模式的,也就是说,摹仿的不同形式之间存在著竞争,每种类型的摹仿都倾向于克服或融合比它更弱的摹仿。* 摹仿又可分为「习惯性摹仿」与「时尚摹仿」两种,利用这一区分,就有可能描述传统社会与革新社会之间的区别。

* 塔尔德未曾离开过其互动心理学的立场——社会过程最终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他的观点对早期社会心理学、相互作用社会学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塔尔德理论的缺陷在于:1. 把社会过程局限在心理上的互动范围内,在解释它们时就免不了循环论证;2. 在「摹仿」一词中讲述了三个过程:1)人们在集团生活中形成的共同感;2)拜倒于舆论与权威之下,而对传统规范的留恋;3)以及自动地重复别人所做的事。而涂尔干认为,这是三件截然不同的事;3. 摹仿的同心圆扩散与波动、摹仿的竞争等概念,都带有外在的、机械的色彩。

11.6 麦独孤:本能主义* 关于人性的「合理」模型,可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经济人」、「功利人」的实质是从理性估计与效用的考虑这两个基本点引申出人的一切行为,而浪漫主义传统则强调情感的本能本源,强调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社会学家将「本能」概念引入到对社会现象与过程的解释中的尝试,是由以下几方面促成的:1. 在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哲学社会思潮中,非理性主义呈现日渐加强的趋势,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的非理性主义的「权力意志」、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医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始人)的「无意识冲动」理论鼓舞和武装了这一运动;2. 生物学在揭示动物本能活动机制的同时,对这种趋势作了自然科学的论证;3. 对人的心理所作的实验研究也表明,其中存在著强有力的、未经意识到的过程和结构。*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1871-1938,创立了实验、生理心理学experi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被认为是本能主义的最著名的领袖。* 其代表作《社会心理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1908年,至1960共再版30次)被认为开创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新时代,但也因其用有限的本能解释人类一切行为、而丝毫不考虑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的观点,成为无数批评的靶子。

* 麦独孤创立了一种人的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理论,其理论基础假设是:「人心有一些内在的、或天生的倾向,这些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的本源和动力,它们也是个人与民族的性格与意志在理智机能的引导下逐步成长的基础。」* 麦独孤把本能(instinct)视为构成行为的分子,本能是「一种天生的、或内在的心理-生理素质,它促使个体感知或注意一定的对象,这时就体验到一种特殊的情绪激奋,并按一定的方式对对象采取行动,或者至少是产生这种行为的冲动」。* 根据麦独孤的观点,每一假设的本能都包含:1. 一个感知面,即在一定方式中感知情境的先天倾向;(认知的)2. 一个情绪面,即这样的感知必定直接由适当的感情反应相随,例如,惊讶的情绪伴随好奇的本能;(感情的)3. 一个努力面,即情绪的经验在肉体上导致行动的冲动。(意动的)* 在麦独孤看来,社会生活最终不是来自暗示感受性(勒蓬),也不是来自观念的联想(斯密、穆勒),而是发自潜伏在行为后面的本能,每种现象都基于一定的本能、或一批本能之上:宗教可归因于人的自卑、好奇、遁世这些本能的结合;资本主义可解释为攫取的本能;都市化则出于群居的本能。

* 麦独孤代表了一种激进的本能主义、极端的心理主义,以个体心理学规律取代社会历史规律,偏重于对个体心理进行生物学的论证。显然其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不仅是一生物物种,而且还是一个参与社会过程的、现实的行动者。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