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博客女王干群精美作品编号2010092101《放眼世界著名自然景观 感受异国文化》

美国总统山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境内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尔山(Mount Rushmore)的东南坡上,有一群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因其山上雕刻著美国四位总统的头像,而被人称做「总统山」。据说,「总统山」最初的构想,源于一位学者。1923年,一名姓罗伯特的学者,萌发了一个念头,他想在南他州黑山区坚硬的花岗岩石山峰顶上,雕凿一座象征美国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这一大胆的构想,随即得到当时著名的雕塑家鲍格姆的全力支持。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精心策划。「总统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终于在1927年拉开了序幕。据史料透露,当时参加这项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达360多人。他们风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个春秋,1934年,俗称「总统山」的摩崖石刻人特雕像浩大工程,终于全面竣工了。从此,「国立拉会莫峰纪念地」便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依山开凿,雕刻的「总统山」,端庄、凝重、气势恢弘。昔日光秃秃的花岗岩峰顶上,如今雄踞著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佛逊、亚伯拉罕·林肯和狄奥多·罗斯福四位总统的巨型半身塑像。这些虚实并重的半身石刻雕塑像,体量很大,每位总统的面孔,从下颏到头顶部,分别从18米到21米不等。其中,仅林肯的嘴唇,就宽达6米多。在四位总统石刻头像的山脚下,簇拥著苍松、柏,下面是宽宽的大道。大道两侧竖立著十几根方柱,美国五十个州的州旗分别以四面一组装饰在大理石饰面的方柱上,象征美利坚合众国的联邦国体。

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塔

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塔(Atomium)矗立于比利时的埃瑟尔(Heysel)高原上,高102米,当年是为1958年的万国博览会而兴建。以钢骨建构出放大1650亿倍的铁分子结晶,它的9颗圆球代表9粒铁原子,也象征比利时9省。9个圆球之间用粗大的钢管相连,圆球和钢管总重量达2200吨。9球之间有自动梯相连接,圆球四周镶著巨大的明亮的有机玻璃,并装有数架望远镜,可同时供250位游客观光。每个圆球都有一个科技知识展览室。内容包括和平利用原子能,航天技术、太阳能、天文、地理与科普知识。

葡萄牙里斯本大发现纪念碑葡萄牙里斯本的「大发现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Discoveries)高50公尺,矗立于太加斯河口,为独裁者萨拉查(Salazar)为纪念航海家亨利逝世五500周年在1960年命人所建。亨利站在船首,手上托著一艘当时的多桅小帆船,其他15与16世纪伟大的海上探险家则紧跟在后,包括1498年绕过好望角的达伽马、1521年横越太平洋的麦哲伦,以及第一位航抵巴西的欧洲人卡布拉尔(Pedro Alvares Cabral)。葡萄牙是伊比利半岛上第一个摆脱摩尔人统治的国家,因此得以比邻国西班牙更早50年展开征服世界的大业,在航海大发现上扮演重要角色。葡萄牙水手开历史之先河,探索全球各大洋。因他们的开疆拓土,葡萄牙帝国的势力在16世纪初就远达东印度群岛。葡萄牙征服者及后来的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征服者远征时,同时将基督教信仰和科学理念传播出去,而且往往是以武力和奴役的方式来达到这项目的。

墨西哥坎昆岛的坎昆角

在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犹加敦(Yucatan)半岛的东北尾端,有座狭长的岛屿矗立于沿岸广大泻湖与加勒比海之间,岛上直到一九七二年才出现几栋建筑。如今这里已是墨西哥最重要的观光区,全球最大的海边渡假胜地之一,与欧美有直飞班机往来。沿著十五公里长的海边,豪华饭店林立;在坎昆(Cancun)南部的马雅里维拉(Maya Riviera)海岸沿线,住宿设施更是绵延七十公里长。观光是墨国的重要经济来源,二○○○年时就替墨国赚进八十三亿美元。一九九九年,在坎昆这个大众旅游胜地(每年三百万游客,百分之七十四是外国人),举办了一场以「永续观光」为题的北美洲会议。观光开发带给环境的冲击,往往连带改变了当地原有的特色。这项前所未有的会议,便将重点放在自然资源与本土特色的保存,以及如何开发当地人也能公平分享的利益。坎昆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部,过去只是加勒比海中靠近大陆的一个狭长小岛,长21公里,最宽处只有400米。但这里有平静的大海,明媚的阳光,细软雪白的沙滩,周边还有大量古玛雅人的文化遣存。经过开发,坎昆岛上已建起80多座豪华旅馆以及餐馆、购物中心、娱乐场所。坎昆早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海滨度假旅游的胜地,每年有200多万国外旅游者到这里度假旅游。

西藏布达拉宫地标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一座小山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坐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葡萄牙里斯本基督像

这尊基督像于1959年树立在伊比利半岛的大西洋岸,面朝里斯本,兴建灵感来自俯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艺术家法朗科(Francisco Franco)花了10年时间,完成这尊高28公尺的雄伟基督像,连同下方82公尺高的混凝土底座,共110公尺高。基督像耸立于太加斯河口岸边,见证了伊比利半岛人民的宗教狂热。葡萄牙比邻国西班牙还早50年脱离摩尔人的宰制;在这50年间,葡萄牙抢先展开了新世界的探索和征服。在航海家亨利(1394-1460)带头下,葡萄牙水手相继出海,成为全球海域的探险先驱。

摩纳哥国会中心堂

这是用法国沃尔维克(Volvic)的熔岩块拼出的神奇之作。这些熔岩块来自法国中央高原的采石场,先切成薄板状,再送到普罗旺斯涂上瓷釉,接著切割成二万四千块、14种亮丽颜色的菱形石板,最后铺在摩纳哥国会中心堂的屋顶,形成这片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宽的平台。这座六边形建筑在坚如磐石的混凝土椿上,正对著著名的赌场。整座建筑俯瞰地中海,宛如蒙地卡罗市滨海区新长出来的生物。

葡萄牙佩纳宫

葡萄牙里斯本近郊的新特拉镇(Sintra)是摩尔贵族与葡萄牙王室的夏宫所在地,之所以在新特拉建夏宫是因为这里树林阴翳、满目葱茏,风景迄人。这一带山峦起伏,宫殿、城堡和别墅就坐落在这一碧连天之中,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揉合在一起,难怪诗人拜伦把新特拉喻为伊甸园。早在摩尔人统治时期,新特拉王宫(Palacio Nacional de Sintra)就已经存在了,但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却是从15世纪初叶开始经过多次扩大与重建的结果——一个摩尔式、哥特式和葡式的混合体。宫内富丽堂皇,最漂亮的要数天鹅厅,成群头戴皇冠的天鹅绘在了天花板上。最后一位女王19世纪80年代仍住在这里。100年后的今天,王宫对外开放。翠绿的山上粉红色的佩纳宫是国王离宫,轻快的粉红色和如发射火箭般的城堡顶层塔楼,使它看上去像一座乐园式的城堡。此外还有小径、门廊和固定吊桥等,形成了多种建筑风格综合在一起的城堡。佩纳宫建于1840-1850年,距今近一个半世纪,但却是新特拉比较新的宫殿了。佩纳宫(Palacio da Pena)是国王离宫,它耀眼、奇特、矫饰的身姿看上去像一座乐园式的城堡。宫殿本身为多种建筑风格的大杂烩,兼具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Manueline,葡王努埃尔一世在位时的建筑风格)乃十九世纪葡萄牙女王玛丽雅二世的丈夫——费迪南德(Ferdinand of Saxe-Coburg-Gotha)之心血结晶。费迪南德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启发,授命德国建筑师冯埃施韦格南爵(Baron von Eschwege)负责兴筑,主要建于1840——1850年,最终完工于1885年,即费迪南德逝世那年。居住在此地区的其他达官显贵,按照同样的理念建筑官邸,使得辛特拉成为欧洲浪漫派建筑的中心,其公园与庭园风格更深深影响及后世的景观美化设计。由于深具文化价值,此一地区于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澳大利亚大堡礁

大堡礁绵亘于澳洲东北海岸,长二千五百公里,育有四百多种珊瑚,为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组成物。这片丰富而宁静的海底生物乐园,一九七九年辟为海洋公园(占全球受保护海面的百分之十五),一九八一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大堡礁栖息有一千五百多种鱼、四千种软体动物,还有濒临绝种的儒艮(海牛)之类的动物,以及六种海龟(全世界只有七种)。珊瑚礁为世上唯一在本质上属于生物性的地形,由众多珊瑚虫所组成,而珊瑚虫与与动物海藻(zooxanthella)共生。动物海藻为光敏海藻,促成其宿主钙质骨骼的发展。 大堡礁纵贯蜿蜒于澳洲的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礁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联绵不断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四方游客来猎奇观赏的最佳的海底奇观。

丹麦米德尔格伦登海上风车园

丹麦哥本哈根的米德尔格伦登(Middelgrunden)海上风车园(风电场)位于距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几公里的海面上,风机通过海底电缆与3.5公里以外的Amager电厂的变压器相连。从想法到现实早在1993年,哥本哈根一群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产生了建设Middelgrunden风电项目的设想。但想法的实现却经历了7年的时间,于2001年5月建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现在,这个由Middelgrunden风机合作社与哥本哈根能源局风能事业部共同开发,装机4万千瓦、拥有20座0.2万千瓦风机的海上风电场,正在为哥本哈根的4万多户家庭供电。丹麦计划在二O三O年时,靠风力提供全国所需电力的一半(目前是百分之十)。目前,可再生能源仅占全球所用原生能源的百分之二,但因具环保优势而渐受重视。科技的进步降低了风力发电场的噪音(安设于距住宅区约五百公尺处),也降低了其发展阻力。过去四年里,风力发电场每年平均成长三成。由此看来,这类发电设施似乎已为人所接受。

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犹太博物馆建于1993年至1995年,是为纪念死于第三帝国时期的六百万犹太人而建,并且展有犹太人在德国近两千年的历史。馆长布鲁门索(MichaelBlumenthal)是德裔犹太人,他的父亲曾被拘禁在布杭瓦尔集中营(Buchenwald)。这座博物馆是为纪念死于第三帝国时期的六百万犹太人而建。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称他的设计为「BetweentheLines」(两线/行之间)。建筑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平面线条被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voids」)打断。这些空白空间代表了真空,意喻著犹太人民及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消亡的空白。犹太博物馆里,由表及里,所有的线条、面和空间都是破碎而不规则的,整幢建筑几乎找不到任何水平和垂直的结构。人一走进去,便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一个扭曲的时空。沉重铁门,阴冷黑暗的狭长空间,微弱的光线,使参观者无不感受大屠杀受害者临终前的绝望与无助,借由此混乱的图形表达出欧洲集体意识中最痛苦回忆之可怖。博物馆在2001年9月9日开幕,展示内容包括大屠杀(Holocaust)的追念,它是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种族屠杀。其他的种族残杀,还包括土耳其人在1915年到1916年大规模残杀亚美尼亚人(120万人死亡)、赤棉政权在1975年到1979年屠杀柬埔寨人(170万人死亡),以及1994年在卢安达,图西人对胡西人大开杀戒(50万人死亡)。根据国际法,1948年起,种族屠杀被视为一项罪行。

荷兰利瑟镇郊的郁金香园

每年4、5月,荷兰大地就会披上多彩的外衣。自从奥地利大使从奥斯曼帝国带回的球茎于1594年首次开花以来,荷兰的郁金香经过四个世纪的拣选、淘汰,如今已衍生出八百多种变种。荷兰人以两万多公顷的田地(一半种郁金香,四分之一种百合),生产的有花鳞茎植物(约一百亿株)占全球百分之六十五,切花则占全球百分之五十九。荷兰农业雇用了百分之五的劳动人口,是全世界最集约的农业之一,并将荷兰推上全球第三大农产品输出国的宝座(仅次于美国、法国)。但农药导致水质恶化,荷兰因此开始利用天然掠食者来保护作物,尤其是园艺领域的作物,使其免遭疾病和害虫侵袭。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在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它是工业城毕尔巴鄂(Bilbao)整个都市更新计划中的一环。当初斥资一亿美金动工兴建,整个结构体是由加州建筑师盖里(FFrank O.Gehry),借助一套v空气动力学使用的电脑软体逐步设计而成。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还包覆钛金属,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博物馆全部面积占地两万四千平方公尺,陈列的空间则有一万一千平方公尺,分成十九个展示厅,其中一间还是全世界最大的艺廊之一,面积为130公尺乘以30公尺见方。这项文化名胜已经吸引许多人前来毕尔巴鄂参观,每年参观人数从26万人增加到100万人。博物馆活化了当地的经济(巴斯克省的工业产品净值因此成长了五倍这多),也为该市盈率带来新生。1997年,一座石破天惊的建筑杰作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毕尔巴鄂横空出世,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被报界惊呼为「一个奇迹」,称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它就是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

阿联酋迪拜人造天堂-棕榈岛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第二大城市。像其它中东城市一样,迪拜因石油而富庶。但对一个雄心勃勃想在新世纪大展身手的新兴城市来说,石油当然不是全部。它打开了大门,大力发展旅游业。由于拥有高素质的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因为80%的人口是外国人的缘故),到迪拜的旅游者以模特、艺术家、商人等高收入阶层居多。迪拜是中东地区最主要的自由贸易港和经贸中心和最大的航空枢纽,有「中东的香港」之称;迪拜取消了所得税和消费税,是世界著名的免税区;迪拜选择了一条与海湾地区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力图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迪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建造豪华度假胜地和购物场所,并对投资者和定居者敞开大门。其中,风景如画的白色沙滩与一年四季的阳光成为吸引人们的最大亮点。

义大利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义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这座造型古朴而又秀巧的钟塔,是罗马式建筑的范本,然而它使人们惊叹诧异的地方还远不止这些。每年80万游客来到塔下,无不对它那「斜而不倒」的塔身表示忧虑和焦急,同时为自己能亲眼目睹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迹而庆幸万分。建塔之初,塔体还是笔直向上的。但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塔体开始倾斜,工程被迫停工。塔体出现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强度差,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下沉所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完全是由于建筑师对当地地质构造缺乏全面、缜密的调查和勘测,使其设计有误、奠基不慎造成的。塔停建96年后,又开始继续施工。为了防止塔身再度倾斜,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如,采用不同长度的横粱和增加塔身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等来设法转移塔的重心。但由于建成的三层倾斜已成事实,所以,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600多年来,因松散的地基难以承受塔身的重压,仍然继续而缓慢地向南倾斜。塔基南面已开始下沉。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塔已向南倾斜了大约30厘米,斜度达到8度,塔身超过垂直平面5.1米。1972年10月,义大利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使斜塔受到了强大的冲击,整个塔身大幅度摇晃达22分钟之久,极其危险。幸运的是,该塔仍巍然屹立。这种「斜而不倾」的现象,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使比萨斜塔闻名遐迩。这座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斜塔,不仅以它「斜而不倒」闻名天下,还因为1590年,义大利的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落下,结果,两球同时著地,一举推翻了束缚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伽俐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而他用来做实验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迩闻名。到义大利去旅行的人,几乎没有不到比萨去的,因为比萨斜塔的名气太大了,而这名气并不是由于建筑艺术上的高超与辉煌,而是因为它的「歪斜」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绝笔」,以及发生在这个斜塔上、被记入了初中物理课本的一个科学故事。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