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绍卿 如是安心者壁观 2017-12-24

佛教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是「心物一元」,即是并不将物质与意识二元对立来进行思考,因此佛教从不讨论二者的第一性和同一性。而是通过「缘起法」去解释世界。

藏传佛教在一定程度上受古印度佛教班智达思想传统影响,将世间所有思想粗略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种,提婆菩萨《中观四百论》中「诸佛所说法,略言有二种,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

又将出世间法粗略分为显教与密教,显教又分为声闻缘觉乘和菩萨乘,古印度那烂陀寺等佛学院整理了声闻缘觉所修习的四圣谛、十二缘起、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品是等级的意思。也就是37个修学等级。

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所学习的论典各有不同,其中格鲁派的教学制度最为健全,通过对《戒律》、《因明》、《俱舍论》、《中观》、《现观庄严论》等论典的长达十二年的学习,掌握大乘佛教显教部分各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证方法。

一、从天台宗「五时判教」为例引出佛教的判教概念

判教一词,判是分判、分别,教,是如来一代时教,在佛教的宇宙观里,四十九年只是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中的一位佛陀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讲的「一代时教」。判教,是为了建立道的次第,道就是解脱出苦的道路。

佛陀出生于现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园,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的说法可以用天台宗智者大师一个偈颂概括:

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七载。

最初的三七二十一天,佛陀给诸位法身大士传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没有对人间的大众传讲,《阿含经》讲了十二年,方等各经讲了八年,般若部讲了二十二年,《妙法莲华经》和《涅槃经》共讲了七年。这就是天台宗著名的「五时判教」。

二、正说格鲁派判教观

格鲁派以根据「道次地」进行判教。将中观应成派的见解立为显教最高的思想层级,格鲁派的「成就者」在见解上都达到了中观应成派的最高水平,道次第的判断标准是「基」、「道」、「果」三个方面。

概括来说,一切圣意谛和世俗谛的真理在基位建立,一切修行仪轨在道位建立,一切证果功德在果位建立。

(一)小乘的判教

南传佛教根据《巴利文三藏》,将小乘次第分为五道,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其中前四种被合称有学道。这种分类方法与大乘菩萨十地的分类方法不使用相同的分类规则,因此很多学者质疑大乘十地不是佛说。为了破除大众对十地建立观点是否佛说的质疑,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统一了大小乘次第的安立规则,将小乘行者的果位分为八地:

1. 小乘初地:种姓地,为声闻加行道

2. 小乘第二地:八人地,为声闻预流向

3. 小乘第三地:见地,为声闻预流果

4. 小乘第四地:薄地,为声闻一来果

5. 小乘第五地:离欲地,为声闻不还果

6. 小乘第六地:所作地,为声闻阿罗汉果

7. 小乘第七地:声闻地,为声闻无学圣道

8. 小乘第八地:独觉地,为独觉阿罗汉果

《金刚经》中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中,单独举例出小乘声闻四果,实际出自以上八种,佛陀随意举例出四种(即第三到六地),令很多人误认为小乘只有四果,其实这只是声闻四个果位,真正完整的囊括了五道、四果、声闻、独觉所有小乘次第的分类方法出自龙树菩萨《中观宝鬘论》的这八种分类。

(二)大乘的判教

《如中论》中对大乘十地每个层次的见解和外在行为表现做了细致描述。《瑜伽师地论》对大乘行者的「果位」及「功德」进行了细致划分。

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其中概念,提前解释四个专有名词:

1. 乘:原本指车乘,或指承载、运载之意。,后引入佛教,转义为「入道法乘」。古印度格言经常以车作譬喻,《妙法莲华经》中有很多牛车、羊车、鹿车等运载工具,根据不同的能力将众生运载到不同目的地。小乘车小,只能容纳自己解脱,大乘车大,可以运载其他众生。

2. 现观:也译作现证,是指现行证悟的入道智的「善心」,即证悟的般若智、菩提心所成熟的水平,经典中通常将修行比作在田里耕种,农作物生长到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菩萨在不同的「地」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表现就是「现观」。例如弥勒菩萨所造《现观庄严论》作为格鲁派显教五部大论之一,就是简述《般若经》中对菩萨加行次第的现观。

3. 地:即入道现观,凡是为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做出的基础性和提高性的「因」,都叫地,所以,《释迦牟尼佛广传》中将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所有果位阶段发生的故事,都叫做「因地」故事

4. 道:就是道路,这里特指成就正觉的道路。道次第,就是成就正觉的道路的先后顺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