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30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让科学探究真正发生

——“现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01

什么是“现象教学”

“现象教学”源自芬兰,即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指按照某一现象或是主题来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我校在科学课中所进行的“ 现象教学” 是以教材为线索,围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展开的科之学实践活动。即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作为切入点,努力在科学探究与生活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工程技术)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它包括三部分内容:生活现象,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现象出发,提出驱动性的问题(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科学活动,在活动中习得科学方法,建构科学概念;工程实践,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现象教学”有两大要旨:让学生建构“科学实践”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让学生建构“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的联系。例如,“让一杯浊水变清”一课,生活现象是边远山区水源混浊,科学活动是学生建构了“过滤的方法可以让浊水变清”的科学概念,工程实践是让学生制作净水器,解决让浊水变清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科学教学存在两大问题。

1.学生们对实验室的实验很感兴趣,却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熟视无睹,更不会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

2.学生在科学课上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却没有形成科学概念。

如何让科学课堂教学从知识型教学、技能型教学转向能力型教学?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决定在科学学科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现象教学”探索实践。

02

“现象教学”如何实施

01

梳理教材

我们从现象的真实性(创设真实情境与设计驱动性问题)、探究的有序性(建立探究任务与安排探究环节)、思维的深刻性(掌握探究方法与建构科学概念)三个研究视角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梳理,选取12 个适用“现象教学”的课例进行研究与改造。

例如,一年级的《纸的吸水性》被改造为《制作纸水杯》,二年级的《枫树与竹叶》被改造为《这是谁的叶子》,三年级的《蚕宝宝变样了》被改造为《蚕宝宝生长记》,四年级的《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被改造为《给电路装开关》,五年级的《水去哪里了》被改造为《怎样让衣服快速干》,六年级的《呼吸》被改造为《你的肺活量有多大》……

02

探索课型

我们成立了“现象教学”研究工作坊,近两年来,共改造了72 节课例,打造出16 节经典课例。同时,我们对这些课例进行提炼,探索出“现象教学”的三种基本课型: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着力通过教学结构化探索,构建“现象教学”教学模型。

(1)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

三年级“材料与沉浮”课程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体放进水里,有些会沉,有些会浮,也就是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不同。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在第一个环节出示铁块、铝块、塑料块和木块,让学生猜测什么物体会下沉,什么物体会上浮,再进行实验验证等。

简玲珊老师把它改造为“让苹果沉下去”。首先,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苹果浮在水面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核心问题:“你能让苹果沉下去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探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和交流。然后,由学生分析并总结: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不同,改变同一物体的大小或状态都不能改变它在水中的漂浮能力。这属于“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的课型。

(2)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

一年级“我们来观察”一课的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提示,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观察身边的物体,涉及的被观察对象较多,缺乏实物体验,不利于科学概念的建构。

刘云老师以制作小橘灯为主题,让橘子贯穿整个探究活动。

首先创设生活情境:缩口布袋子里放着一个苹果,一个橘子和一个小番茄,教师请同学们戴上眼罩,帮爱吃橘子的老师“找橘子”。学生通过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法找出橘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你是用身体上的哪个感官找到橘子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不同颜色的橘子、剥开成熟的(橙色)橘子观察、描述、品尝,进一步全面认识橘子的特征。最后,出示小橘灯,引导学生设计小橘灯(画)、制作小橘灯。本节课属于“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的课型。

(3)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

六年级“让污水变清”的传统教法是出示砂子、石子、活性炭、滤网等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材料的结构,直接制作简易净水器。由于孩子们对于滤材与过滤效果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系,很难得出过滤能让浊水变清的概念。

陈晓敏老师结合生活现象,设计情境:“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有时是黄色的,直接喝对我们的身体可能不好,你们能想办法让这些浊水变清吗?”进而提出设计简易净水器的任务。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供结构性材料,提问:“这里是一些常见的过滤材料:沙子、石子、碳、无纺布等,请认真观察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一种材料过滤效果最好?”学生观察材料的特性,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一种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建构过滤可以让浊水变清、不同材料过滤效果不同的科学概念。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多次过滤、多层过滤、滤材顺序等方面进行思考,设计、制作简易净水器。最后各小组将净水器和过滤效果进行汇报、交流、质疑、反思。这属于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的课型。

03

培训技能

为了让学生把目光从实验室的实验转向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尝试寻找和创设一些生活趣味实验,如用20 厘米的铁丝制作陀螺、水顶球、全息投影等,由张国华、刘云和简玲珊老师组织全体科学教师进行实验技能研修,提前思考解决方案与引导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学实验专业技能,还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03

“现象教学”实践成效

“现象教学” 让学生从科学实验走向科学实践,从科学探究走向建构科学概念,既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了高阶思维、提升了科学素养。

01

学生——“期盼每一天都有科学课”

学生们说:“科学课真的很有趣,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会了运用科学的方法、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果每天都有科学课那就太好了。”

因为爱上科学,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经对比我们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测评优秀率”从2008—2009 学年的73%上升到了2017—2018学年的98%,同期的“研究方案测评优秀率”从66%上升到93%,“主动探究生活现象(问题)学生人数比例”从47%上升到81.5%。

02

教师——“越来越享受科学教学的快乐”

老师们说:“‘现象教学’ 点燃了学生好奇的火把,有效破解了学生热衷实验室的实验、却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熟视无睹的问题。给孩子们上科学课是一种幸福!”

在享受快乐中幸福前行,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365 所小学,共有11 位科学学科带头人,我校有2 人,占比18%;85 位科学学科教学能手,我校有6 人,占比7%。

2015—2017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抽查(四年级)发现,常用实验室的科学教师比例的全国平均数是60.9%,我校比例为100%,探究教学高水平教师比例的全国平均数是37%,我校占比为91%。从一节节经典的课例、一件件极具创意的作品、一个个趣味科学实验秀、一份份颇具座标价值的研究报告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现象教学”让科学探究真正发生了。

END

本文作者

莫春荣: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德育主任兼科学科组长,小学科学高级教师,东莞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曾荣获东莞市“劳动模范”“ 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模型辅导员”等多项荣誉。

内容来源丨 《中国教师》杂志2019年第3期

图片来源 | 网络

本期编辑丨 肖佳晓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