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谢邀请。

人参这味药材可以说是大家最熟悉的药材,大家即使是不明白什么是中药的时候就已经耳濡目染了。尤其是关于人参的传说,更是被传得十分有神话色彩。起死回生、包治百病、无所不能,这是大家对人参的最初印象。就连神话传说都有著对人参的描述。那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人参的功效及用量用法。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其主要功效为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为:

  1. 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重危症候,无论因于大失血、大吐泻或久痢、大病所致者,单用人参大量浓煎服,既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效,如独参汤。近年来报道,独参汤可用于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如兼见四肢逆冷,阳气衰微者,可配附子以益气回阳,即参附汤(现代制剂有参附注射液);若兼见汗多口渴,气阴两伤者,可配麦冬、五味子以益气敛阴,即生脉散(现代有生脉注射液)。

  2. 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期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症。人参能补益肺气,可配黄芪、五味子等同用;若喘促日久,肺肾两虚者,常与胡桃肉、蛤蚧等补益肺肾药同用,如人参胡桃汤,人参蛤蚧散。

  3. 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人参亦能补脾益气,常配白术、茯苓、甘草等益气健脾药同用,如四君子汤。

  4. 用于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及消渴等症,有益气生津之效。治疗身热汗多,口渴脉虚,常配石膏、知母等同用,如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渴症,有补气安神益智之效。可单用,亦可配伍生地、丹参、酸枣仁等养血安神药同用,如天王补心丹。

此外,对于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及阳痿症,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对体虚外感或邪实正虚之证,可随证配伍解表、功里药,以扶正祛邪。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用量用法。入汤剂。5-10克;用于急重症,计量可斟酌增加为15-30克。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克。反藜芦。畏五灵脂。

爱中医,爱本草。大家在中药养生方面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关注我,并向我提问,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人参是味大补元气的珍贵药材。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药文献《神农本草经》把人参列为「上品」,称其功效:「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神,定魂魄,止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据化学分析,人参含有人参皂甙、人参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类、脂肪维油及维生素等几大类化合物,药用主要是其根部。最近发现参叶、参花含甙较多。经过药理实验,证明人参对调节和维持人的的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改善吸收和代谢功能、增进食欲及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强心、抗疲劳、改善贫血、促进性腺增加性机等有显著功效。近年来还证明人参对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有其良好作用。

但是不要滥用人参,早在清代初期,江苏吴县松陵镇有位很有名叫徐大椿的老中医,挺身大声疾呼,揭示当时人们迷信人参的心理现象,批评当时有些医者乱开补方在应该。他还忠告人们为何不能邪实者(如多种急性传染病起病阶段、高热阶段、毒蓄阶段)服人参的科学道理,指出邪实者服用人参后,会使「邪气尽行补住,轻者邪气永不复出,亦终身不得愈乎!」鉴于今天仍有很多人比较缺乏合理用药(尤其是合理用补药)的科学知识,并随著近些年来,随著人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提高和欲求健康长寿的迫切的心理,滥用人参等滋补药的现象不仅普存在,而且因此而招致疾病、加剧病情甚至发生中毒死亡的也不稀见,人们应当接受教训,正视滋补药,加强加深合理用药的科学知识,克服盲目服用、滥用人参等滋补药的现象。

我认为人参之所以被称之为神草 仙草是与他治病疗效分不开的,中医药有味汤头一味中药成一方的(独参汤)是人气息奄奄时的治疗方子,现代科技的研究也都清楚,兴奋 增强免疫力 抗氧化等;再者就是古代传说,人参成型会跑,以至于挖采时有很多讲究,要配有红布及五帝钱等等,据红学研究林黛玉的绛珠仙草的原型就是人参草,什么是仙草 神草,能治病救人,起死回生的草才有此殊荣,草灵芝 虫草 都不如人参草,所以才有三两为参四两为宝的说法。个人见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