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读「春秋三传」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王正月」这三字,有时因为重复太多了,有朋友不免会怀疑这是不是一句废话。作为古籍经典,「王正月」这种说法应该有它存在的道理,仅凭我们现在对古文的理解水平,还不能断定它是否属于废话。
  • 首先弄清楚「春秋三传」的意思

《春秋》是一本记载历史事件的书,而「春秋三传」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三部专门解释《春秋》的著作的并称。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意思就是它以年月作为顺序,罗列记载重要事情,但这本书言简义深,如果没有注释的话,一般人很难读懂。于是呢,后来出现了一些专门给《春秋》做注解、一字一句详细解释其中内容的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公羊传》 、《谷梁传》和《左氏传》三家,因此,后人把这三家并称为「春秋三传」。

  • 王正月,应是《春秋》记事的一种习惯

在《春秋》里,不仅有「王正月」,还有「王二月」,「王三月」 这些记法。虽说那时礼崩乐坏,诸侯不服管教,但在日历上,大家还是统一用周王朝所定日历,所以也称「王历」。为何不简称为「正月」或者「三月」,我们看《公羊传》对「春王正月」的解释:

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春」表示四季之春,这个好理解;「王」则是指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因为大一统的原因,所以先称王后叫月份了。由于鲁国是坚定维护周礼的国家,其记事自然也就遵守这些细微的规则了。又比如:「三年,春,王三月」,意思就是鲁隐公三年,春天,周厉二月的时候。

《春秋》毕竟微言大义,如果没有大批古人所做的解释,今天哪怕是用上再厚的词典,也是很难理解其准确含义的。所以说,对于「王三月」,我们还不能下结论认定它是否为废话。笔者倾向于它不是。


看书要连贯全面的看,而不是断章取义!

《左传》原文: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隐公元年)

(一.一)元年春王正月。

(一.二)三月,公及邾仪盟于蔑。

……

(一.一)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

译成现代话:

惠公原配妃子是孟子。孟子死后,继室是声子,声子生了隐公。

原来宋武公生了个女儿叫仲子。仲子生的时候手上就有文字在手上,为「鲁夫人」,所以仲子嫁到鲁国。她生了桓公,但这个时候鲁惠公死了,因桓公小,所以让隐公为摄政王,以扶保桓公。

(这一年按历书定为隐公元年)

(一.一)隐公元年春天,隐公称王在正月。

(一.二)三月,隐公与邾仪父会盟于蔑这个地方。

……

(一.一)隐公元年春,报周天子,周天子于正月回复,不下诏书传位,以摄政王身份管理鲁国。

……

也就是说,鲁隐公于他称王那一年,为纪年开始,为隐公元年,那一月为纪月开始,为隐公正月。

不必过于解读!


《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古代有「……论人道,日月订历」之说。那个时代多以斗柄定位,正北为子,东北丑,寅……

在《春秋.隐公元年》里「元年春,王正月」之说。《春秋公羊传》里有「何言呼王正月,大一统也」。这是历代王朝「建历修宪」,统一人的思想,改变旧制的应为。周朝有正月建子,《春秋》:书「春,王正月」。即统治之道也。

当今沿用的阴阳合历就是取「正月建寅……」干支纪年法!


王正月,王,是代天行命的天子,帝王之义。正月,是时间。正时制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质点和核心。自中华民族笫一位人文始祖伏义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以来,开启了人类敬受民时的远古人文化的历史征程。

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人自己观象受时以化成天下,人文化。而西方的历史文明不是受上帝神灵的启发和明示所开启,就是受物质运动的启发和明示所创造,是神的文明或物质文明,与我们的人文化截然不同。

王,是人、是亲、是君、是师,天地君亲师,正月,正时制历的时间划分的天干、地支的节气时令。改朝换代必先从正时制历也即年号开始,比如,复辟帝制的袁世凯,虽然只有八十一天,也要改制洪宪元年,也就是王正月之义!


作为汉代治春秋学大家,董仲舒指出,「王正月」是春秋公羊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夏建寅,商建丑,周建子,所正皆不同。王者建正朔的目的在于「变易民心」,「革其耳目」;「王正月」则可以正人伦纲纪,推王道。《春秋》「王正月」也是「大一统」的需要。在董仲舒看来,孔子因鲁史记,撰作《春秋》,设素王之法,而标榜天子之事,托鲁王为君,以黑统取代周赤,以夏为远,以周为近,封宋为故国,合伯、子、男为一爵,从而构成了孔子「新王」改制的主体内容。


周 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