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 长期以来都有右侧下巴紧绷,打不开的问题。看过许多齿颚与颞颚关节矫正的专科医师,尝试许多治疗,例如:按摩、咬合板、PRP增生疗法、小针刀、针灸、雷射改善的效果都相当有限。直到最近才由朋友介绍,找脊骨神经医师(Doctor of Chiropractic以下简称:脊医)评估。

 

经过详细的检查评估之后, 脊医说:“这矫正有点奇怪,不过你要相信我,待会的矫正点会在左耻骨上。用矫正器轻轻敲打左耻骨之后,Andrea 立即欣喜地大叫我的下巴可以打开了! 你刚刚做了什么神奇的事?!” 真的很神奇,下巴跟骨盆差那么远,为甚么矫正耻骨完后下巴的症状就立刻解除了?! 之后调整持续追踪了数周,下背/臀部偶发的酸痛也改善了,原先下巴的紧绷感就再没有出现过了。让Andrea直呼不可思议。

 

Andrea 其实早在下巴不舒服之前三年,就有过下背痛、右臀痛、两侧脚踝相继扭伤的病史。虽然当时这些疼痛已经无碍,只是偶发性的不适,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这与之后的下巴痛,其实早就种下了因果关系。

 

早已有许多篇的研究都发现,下颚咬合与骨盆及颈椎的相对关系。不当的咬合,会影响骨盆关节的稳定度;同样的,下肢力学不正常会影响骨盆关节,也会代偿性地影响到下颚关节。文中的案例,就是一个相当明显的例子。最早的下背痛/下肢力学失调的情况下,身体为了维持日常功能做了一些微调代偿,(本案例为左骨盆后旋,每个人的代偿机转不尽相同) 这个身体的微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身体能以不痛的方式,继续运作。但是,却这往往不是理想的体态/姿势或正常力学的传导方式。在短时间之内身体可以用这低效率的方式运作,来度过疼痛不适期,但时间一长,就会衍生第二或甚至第三层问题。

 

所以要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要找到问题的源头。既然Andrea下巴痛不是单纯TMJ的问题,也难怪一直针对下巴的治疗都没有效果。其他常见的会造成颞颚关节失调的问题包括枕骨、颈椎第一、二椎、这在姿势不良的人或受过挥鞭式创伤症候群的人都非常见(研究统计高达88%的挥鞭式创伤症候群颈椎受伤者,连带有颞颚关节失调的问题)、情绪(心理/潜意识)的问题都可能造成类似的问题。因此必须以整体全人方式的方式来评估,方能跳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框架。

 

所以下颚关节的疼痛,通常代表力学失调的讯息。可能代表著颈椎、骨盆、齿颚咬合有失调的状况。反复性的骨盆、脊椎问题不稳定,也可能是牙齿咬合出了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牙医的评估诊治。至于是哪一种? 需要由专业评估来判断,再由适合的专业来处置。

 

美国脊医与牙医整合诊治患者的合作至少已经有30多年,台湾在这方面的资讯与整合平台还相当落后。整整落后欧美先进国家一大截。期待未来台湾也能朝著专业整合合作的方向迈进。

 

: 张轩彬 美国脊骨神经医学博士

倍康脊背咨询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