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881.JPG

牵手的含意

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好不容易养到1岁多

终于会走路跑跳了

外出时总是希望他不要乱跑

不要乱碰东西

更重要的是怕被人抱走走失或受伤

因此在走稳后即训练孩子「外出要牵手」

是孩子会走路后就需要建立的规矩

 

 

外出牵手的目的:

※防止走失

※防止被人抱走

※不乱奔跑

※不乱碰东西

 

牵手的目的总结一句就是「安全」考量

因此牵手应在走稳后就建立

 

注意:

教导牵手需让孩子走稳后再进行

且教导牵手时

须留意孩子走路的平衡、走姿等是否正确

避免走路过程因牵手导致走姿不标准

甚至造成受伤
 

当在家里或熟悉的环境已走稳

紧接著要面对的就是建立外出牵手的规矩

每次在要帮孩子建立规矩时

都必须想好规距的范围:

时间、地点、违反规矩的作为

想好可能的情境

一旦有○○的情形就要怎么做

我喜欢崔西所说的「一开始就要当真」

而不是见招拆招

毕竟大部分的人遇到事情

是依您父母亲小时候教你的记忆

所形成的固定程式

也就是本能反应

如果您的父母对您这件事情的教养

记忆是好的

那么您对小孩也就没问题

假设您父母小时候给您的记忆不太好

则您对小孩的教养方式

通常也会有一些问题

要打破这样的教养程式

首先您必须释放记忆及不好的情绪

接著透过预想一些情境演练

来试著思考在外面发生什么事情

我要有什么反应

 

「外出要牵手」规矩:

地点:马路/商场/停车场/厕所/自然环境/公园/不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环境等

时间:外出时(吃东西喝水除外)

违反规矩的行为:

一、如孩子尚无法沟通:
不牵手→转移注意力→(无用时)先尝试抓紧孩子的手走路,并让孩子做主牵往他想去的方向→(抗拒时)如地点环境安全跌倒不会受伤,可适度放手让孩子走几步,并于跌倒时马上扶起并牵手

 

二、如孩子已可沟通:
不牵手→转移注意力→(无用时)哭闹即带(抱)离现场→找到安全的地方→先等孩子哭完,孩子在哭时可以说:「妈妈等你哭完」,等孩子情绪过后,告诉他:「你不牵手会受伤,如果你不见了,爸爸妈妈会伤心哭哭,所以出门要牵手」等沟通的方式让他理解牵手的重要

 

 

规矩建立的说明

所谓的规矩跟制订法条很像

相信大家都不喜欢遇到事情

才补强制订规矩

所以一开始就要把违反规矩行为定义出来

然后再针对这个违反的情境

去设定要怎么做;

以这个「牵手」规矩来说

既然目的是为了防走失及受伤

一开始就要想清楚地点范围为何

例如思考一下去公园的溜滑梯的途中

有人会觉得整个路途都要牵

但到了溜滑梯的游戏间不用

有些人觉得进公园就不必牵

有些人觉得不熟悉的环境一定要牵

但熟悉的环境不必

这些都是一些思考的方向

没有对错,只要一开始界定就好

 

接著违反规矩的行为当然就是不给牵手

在1~2岁的孩子

使用转移注意力是蛮有效的

但可能会面对孩子

并没有学习到这项规矩的可能

又或者这招没有用

您可视孩子生心理发展状况

尝试上述不同的做法,以下说明:
 
一、如孩子尚无法沟通:

只能透过生理性的方式让他感受父母要求牵手的重要,有时孩子不想牵手只是想往他想去的方向,此时父母牵紧孩子的手让孩子做主,(安全的状况下)牵往他往他想去的方向;另一个状况就是哭闹著不想牵手,此时如环境安全许可,适时放手让孩子走,跌倒了马上扶起并牵手,让孩子可以感受到:「只要我牵手,比较不会跌倒,即使跌倒有大人抓著也比较不痛」,让孩子可以走得更稳,进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可以在大人牵手的状态下勇于探索,进而习惯牵手,透过生理性的方式理解牵手的重要

 
二、如孩子已可沟通:

您可以将孩子带离现场,带离现场有2个目的:一是不影响到现场的其他人,二是现场虽然可以吵闹但有许多人,这关系到孩子的面子问题,所以您必须看当时的场所决定是否需要带离现场。接著找到安全的地方也是要依循上面2个目的原则:1.一定要安全、2.范围内没其他人以避免影响到其他人以及让孩子丢脸。找到适合的场所后,必须要先等孩子的情绪宣泄过后才教养,去阻止孩子的情绪说「不要哭」,不但没有用而且可能会造成孩子长大后的不好记忆〈其实成人也一样,当下有情绪应该是找到合理的地方及方式发泄,而不是去尝试阻止他〉,附带一提,大人如果此时有慌乱或是觉得丢脸的情绪,也应该在这个时间点优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喔!

 

不要说「不要」,多用肯定句

在沟通的部分

必须要谨记著一个原则

多用正面肯定句型

少说「不要」、「不行」

因为包含成人

对于否定句型的吸收能力都很差

比如说您想要瘦身

说我要减肥往往效果不佳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说我很瘦

在这个例子上就是「要牵手」

 

「理由」+「希望的动作」

很多书上都告诉你

应该告诉孩子希望他这么做的理由

在这个例子告诉孩子:

「你不见了妈妈会伤心」

另外在这个月龄吸收句子的能力不强

积哩瓜拉讲一大堆只能吸收最后一句话

〈其实成人跟老公也差不多〉

因此要记得把你希望的动作放在最后一句

 

教养要一致

另外有一个问题就是

如果您的孩子有其他照顾者

请您一定要把重要性告知其他照顾者

这么做是为了怕孩子不见

并且与其他照顾者沟通讨论

牵手的地点与告知他你的做法

尽量达到教养方式一致

虽然教养方式不一致

孩子久了也是会认得

但是就像我们都不希望不同警察

有不同的执法标准一样

尽力维持教养方式一致

也是形成孩子规矩的重点之一

研究指出孩子喜欢标准一致的照顾者

而不喜欢有很多「例外」、「优待」的照顾者

这样的照顾者孩子

会每条规矩每次都尝试去冲撞他

不但孩子不易建立规矩、情绪不稳

孩子面对规矩不一的照顾者也会无所适从

进而影响规矩的建立

 

 

建立牵手规矩的过程

除了「安全」考量外

更重要的是透过牵手培养与孩子的互信

并藉互信的基础让孩子可以勇于对外探索

且在探索环境过程中走稳每一步

增强孩子走路与勇于探索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