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周作人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到后来却落到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在我们现在看来真是一件令人慨叹的事情。

其中有很多不靠谱的所谓隐秘原因,我觉得作为现代人不应该再说出来。既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提都不应该再提。一方面会被用心不良的人用来毁坏鲁迅先生的形象,另一方面又体现出说话人的不负责任,影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在我看来,他们两个断绝往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并且这三点是综合性的,

没有哪一点是主要,哪一点是次要,间隙的产生往往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随后达到爆发。

第一点,是两个人性格差距。

作为周家的长子,鲁迅显得更世故一些,而周作人则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在这一点上,鲁迅更包容一些,而周作人则显得不够大气,甚至性格还有一些冷漠和多疑。

鲁迅虽然热情有加,奈何周作人冷漠有余,随著时间慢慢推移,两个人交往就越来越少。

长此以往,两个人慢慢产生间隙,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点,鲁迅和周作人在政见上的不同。

鲁迅虽然看似对旧中国批判更多一些,但这是因为他对中国的热爱,他看不得中国沦落到处处收人欺负的境界,下笔虽然犀利了一些,但也只是为了用他的文字唤醒中国人,他一生并未做过对中国不利的事情。

反观周作人则不同,他身上的奴性思想似乎显得更深重了一些,这也是鲁迅先生文章里所批判的,加上周作人多疑的性格,他会不会认为自己的哥哥有时候在指桑骂槐?我这么说是有证据的,在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周作人就投递叛国了,虽然这是后话,但在之前兄弟两人在这件事上,肯定也会有各自看不顺眼的地方。

第三点,就是因为周作人的太太了。

根据鲁迅的挚友所说,自1911年他回国之后,家里的财务是由周作人的太太信子打理的,信子这个人持家无度,生活铺张浪费,而周作人也并未加以管教。鲁迅曾经因为此事而批评过她,未料信子此人自私刻薄,还好搬弄是非,她因此对鲁迅各种诬陷。周作人本身就有多疑的性格,再加上他平时不理家务,就对信子的话信以为真。更是对鲁迅疏远了许多,甚至最后逼迫鲁迅搬出了周家大宅。

咱们看电视剧《大宅门》里,一大家子住一块有许多是是非非,其实电视剧深刻的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鲁迅和周作人虽然都是当时文坛的主将,但是在家事处理上也难逃影视剧里的俗套。


周作人与鲁迅断绝往来的原因很难说清,学者们根据材料进行了许多不相同的推测,有一点看法一致:二人的断交,不是出于政治立场和为人原则不同的大问题,只是一些鸡毛蒜皮又纠缠不清的家庭矛盾所致。

周建人在《鲁迅与周作人》一文中认为二人分手「不是表现在政见不同,观点的分歧,而是起源于家庭间的纠纷」。

鲁迅的好友,与周作人在日夲有同住情谊的许寿裳在巜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作人之妻羽太信子是肖歇斯台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作人则心地胡涂,轻信妇人之言,不加体察。

所谓的家庭矛盾:1916年冬天,鲁迅全家从绍兴搬进北平时,因一时找不到一间相对固定的居所以便写作,暂时与周作人同住八道湾。兄弟俩没什么矛盾,一段时间后,为了日常开支的小事而产烦恼。原因就在信子身上。信子花钱如流水,有时刚做好的饭菜嫌不好就倒掉重做。被褥衣服时常只用几日就会送给佣人自已重新做。这样一来,鲁迅先生在绍兴每月还有积蓄。到北平每个月薪资稿费都交给信子还常入不抵出。甚至有时吃不上饭。鲁迅让作人对信子进行规劝,作人只答应没行动。后来信子把在日夲的父母接来同住,鲁迅要求算请费用合理出资。信子就因为这个,一气之下痛斥鲁迅并让从此不要回来吃饭。鲁迅为这事很快搬出了八道湾,从此兄弟二人断绝了来往。


人们想像不出:本来最为亲近的兄弟两个,最终会绝交,终生不再往来。更为不解的是,两人绝交之后,绝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难以自拔,切肤之痛,难以忘怀。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家兄弟失和的真相至今还是一个谜,没有人能完全搞清楚。尽管有人收集了很多材料,努力想搞清楚,因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很多材料不完整,我们没有办法彻底把它查个水落石出。表面上看来它是家庭纠纷。因为周家是一个大家庭,用今天的话说,经济核算是一笔糊涂账。鲁迅的收入很高,他直接把钱交到家里,但是兄弟周作人娶了一个日本夫人羽太信子,羽太信子夫人每天的生活是非常高消费的生活方式34,家里一切用品都要到日本商店去买,她太喜欢日货。人家也是爱国主义者,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家里大人小孩生病,都要请日本的大夫,所有东西都要是日货。做满了一桌子的菜,说不好吃,就全部倒了重做,家里被子和褥子说不新了,马上重做一套新的,出门一定要坐汽车。我们想想,上个世纪20年代,出门就坐汽车,那是不得了的,当然鲁迅是愿意为这个家庭做奉献的,他是长子,是家里的大家长,他只要家庭和睦,什么都愿意去做。鲁迅曾经说,我的钱是用黄包车拉进来的,但是人家是用汽车送出去35。所以他觉得自己拚命做,却总不能满足要求。这个方面的材料我们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在家务上、经济生活上有纠纷。这个时候,也就是1923年、1924年间,其实他跟周作人的思想分歧还不是太大,但是有一天,兄弟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至于动手打了起来36。想像一下,我们如果看到街坊邻居兄弟两个打架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鲁迅兄弟两个真打起来了,真是让人感到很惊讶,当时他们的朋友也不是很能理解。本来鲁迅住在前面,周作人住在后面,一家人和睦地来往,打架的结果就是周作人亲自送了一封绝交信来37,信的开头称他为鲁迅先生。我们今天称鲁迅先生是怀著尊敬的心情的,但是他的亲弟弟写的信上加上这个鲁迅先生,下面的内容不用再看也知道他的态度了,如此态度也就是说明一刀两断了。其中有一句话说:"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知识分子讲话是很客气的,但是往往客气后面有十二万分的狠毒。普通老百姓吵架,话虽然很难听,但第二天就好了,"明天再来玩啊"。知识分子表面虽然客客气气,其实心里怀著深仇大恨。后来鲁迅很快就搬出了八道湾,另外买了一所房子住,从此不再和他的兄弟来往。 其实还是一个谜,很多的说法也只是猜测而已,更有甚者说羽太信子原是鲁迅的情人之类的.我见过不少于三种的说法,我觉得以上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客观. 但是从周作人的绝交信看来,我觉得周作人认为鲁迅有对其妻有不轨行为的可能性还是很大,要不这么好的亲兄弟为何就会反目成仇.只有这件事才是可能的,金钱也不会导致老死不相往来啊. 当然这很大可能是一场误会,或者是羽太信子对鲁迅的诬蔑.我个人认为这肯定还是跟这个女人有关,但鲁迅成为伟人之后,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鲁迅朋友的一些说法,另一些说法就看不大到了. 当然鲁迅也是我最尊敬的作家,我是不会带著恶意去推测他,但对于这件事,我觉得现在的一些传统的说法总是不能让人信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