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亦文如其名,四位前辈作家,个个著述等身,流芳百年。

瑕不掩瑜,有人匡扶正义,却开师生恋之先河;艺大不压身,有人歌颂道德,也能贯通六术,似乎正邪兼而跳跃;能下地狱,有人创作一代新颖艺术,也能主动忘死舍生……

统统都是过去式,无分来者,可见过去,逝者恒在,无从喜欢,如梦如幻,看万世文学巨匠,可否可否??


鲁迅先生的文章,忆童年若赤子怀乡,巴金丶老舍先生文如民国的记述者,郭沫若先生考古水准优于其诗词及政治才华。鲁迅先生文似战斗号角,令统治阶级恐惧,为劳苦大众悲忧,是新文化的先驱。最敬仰革命的先贤鲁迅先生!


这四人之中,我对鲁迅先生情有独钟,鲁迅的人格魅力至今无人能逾越。他的精神是一帖社会的"五味汤",喝了以后,保护肝脏,提高心脏功能,使你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对事物的观察力,永远保持清醒头脑,不容易上当受骗,任人摆布。他的精神他的笔锋足足影响了几代人,是我们永不言弃的"民族魂"。


远看近看郭沫若,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文如其人,此词语用在郭沫若身上是不妥的,


胡适文章不咋地 但思想比上面这些人不知道高出多少档次


鲁迅、巴金、老舍、郭沫若,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咖级人物。鲁迅早已经被封神,「三个家」「四个最」;郭沫若是第二尊「生神」,但如今光环日益褪去,甚至沦为负面人物;巴金、老舍也都进入了现代文学「六巨头」之列,至今光环依旧。

论文学造诣,鲁迅第一、老舍第二、郭沫若第三、巴金殿后。论学术成就,郭沫若第一、鲁迅第二、巴金老舍无具体成果,只能垫底。

抛开上述文学和学术造诣,就为人处事来说,个人来倒排,如下:

郭沫若。此君才华横溢,堪称天才。甲骨文「四堂」之一、史学大家、新诗开创者之一。无奈此人不论从生活作风,还是操守,皆属下三滥。佩服其才华,鄙视其为人。

鲁迅。我的偶像。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先生当得起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评价——二十世纪亚洲最伟大的作家。至于人品,鲁迅总体来看是个有节操的人,他的婚姻是时代的悲剧,情有可原。不过,鲁迅由于童年的不幸经历,导致了他多疑、轻信、敏感的性格,为人尖刻,不好相处。鲁迅先生只能崇拜,不能交朋友。

巴金。才华一般,他自认不如沈从文和曹禺。巴金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但实事求是地说,不如沈从文、张爱玲。巴金是中国现代小说的高原,不算高峰。从为人处事看,巴金真诚,不论是对爱人,还是朋友,都能以诚待人,绝对的好人一枚。当然,巴金也有污点,当初批胡风,就做得不够地道。不过,晚年的巴金痛定思痛,《随想录》完成了个人灵魂的救赎,也完成了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思想升华。巴金先生值得尊敬。

老舍。老舍无疑是有才华的作家。个人认为,就小说而言,其成就不亚于鲁迅、沈从文,其戏剧成就,仅次于曹禺。老舍号称「平民作家」,虽然他的视角摆脱不了精英式俯视,但对社会底层确实抱有极大的同情。老舍先生优雅、温和,善于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建国后,曾经邀请「下九流」的民间艺人到家座谈,这是绝大多数高级知识分子做不到的。老舍先生对民间文艺的脱胎换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善莫大焉。老舍没什么架子,汪曾祺称有生动的描写。跟他交朋友,必定如沐春风。

读书读鲁迅,交友交老舍。


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冬日里的惊雷,始终如一,鞭挞灵魂,是中华民族高山仰止的伟大思想者。

巴金先生是思考者,永远在思考当下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是现实社会的代言者。

老舍先生是文学家,卖文为生,懦弱的人,一个连活著都不敢面对的文人。

郭沫若前半生是文学家,后半生是可怜虫。文如其人,前半生的作品澎湃激昂,后半生残留躯壳灵魂早就死了。


都喜欢各有所长,更喜鲁迅


在有棱角的少年狂时代,喜欢鲁迅。谋生的工作,社会的认可,更爱郭沫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