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麻醉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给手术病人做麻醉的科室,从事麻醉工作的人被人称之为麻醉医生(但现在社会上普遍称呼为麻醉师)。

确实,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临床麻醉的基本任务,也是麻醉科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

我想,以上很可能就是麻醉科在某些医院中被列入辅助科室的主要原因吧。

麻醉,一开始就是为了减轻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配合外科医生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手术(外科)展开,即使到今日,也有不少外科医生对麻醉科还是抱著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也有个别外科医生声称,「没有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就没活干了」,言下之意是麻醉科靠外科生存,麻醉医生靠外科医生「吃饭」。

即使是医学专业人士,对麻醉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偏见,更何况医院的管理者?

不少医院管理者觉得,麻醉科作为一个为外科服务的科室,又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科室,麻醉科投入大,各种设备,仪器包括手术室硬体设施的建设,都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同样一笔金额,花费在麻醉科身上,远远不如用在外科等其他临床科室产生的经济效益高,如果一家医院的主要管理者抱著这样的看法,那么,麻醉科被认定为辅助科室,被边缘化,麻醉科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更新和设备引进,等等方面,不受待见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麻醉科被列入辅助科室,还与社会上人们对「麻醉」存在的偏见有关。

一直以来,人们对「麻醉」的印象就是「打一针」,一台手术的成功,人们往往记住的只是外科医生而忽略了背后的麻醉医生,人们往往不关心麻醉医生到底在手术做了哪些什么?起到怎样的作用?,即,麻醉医生在整个医疗过程(包括手术)中产生的社会效应远远不如外科医生,由此也造成了包括医院管理者在医院建设中对待麻醉科的态度——麻醉科往往被忽视。

随著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正逐渐发生了改变,包括像我这样的麻醉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到自媒体,在各种媒体上对「麻醉」做科普宣传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对「麻醉」有了一个更正确的认识,对「麻醉」在临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

有关」现代麻醉」我自己在头条问答广场里有很多篇文章,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我只重点强调几个观点

一,手术病人的安全对麻醉医生而言,永远是第一位的。

二,麻醉,绝不仅仅是「打一针」那么简单。

三,手术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要维护病人最重要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脉率,血氧,等等,所谓「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四,现代麻醉学,麻醉医师不仅仅限于保障手术室内患者的麻醉和安全,还可以走出手术室扩展到病室、门诊、急诊室等场所,进行有创诊疗、急危重救治、急慢性疼痛治疗、特殊检查(无痛内窥镜检查)等患者保驾护航,这些都是独立于外科之外的业务范畴。

五,为患者提供舒适化医疗服务,舒适化医疗,就是患者在整个就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感、无痛苦感和无恐惧感,是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追求医疗的舒适化与人性化,麻醉科担负著其中巨大的责任。

六,麻醉科在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和疼痛,确保术者专心、安心、尽心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发挥的作用,以及对患者舒适化治疗,使得麻醉科成为提高整个医院医疗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赔偿的关键学科。

但愿麻醉科今后在各家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上能真正得到重视,能消除人们对于」麻醉「普遍存在的偏见和误解,让麻醉科在现代医学基础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989年我国卫生部颁布文件明确麻醉科属于二级学科、临床一级学科(12号文件),2017年12月12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更是把麻醉医生推向了与病人直接沟通的前台,说明了麻醉地位的逐步提高,国家和社会逐渐认识了麻醉的重要性。事实上,有这种说法:外快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越是大医院,麻醉医生越重要,正是有了麻醉技术的进步,才有大手术,特大手术实施的可能。尤其是陕西榆林产妇跳楼事件,要是当事医院有更多的麻醉医生值班,就会提供无痛分娩技术,产妇就不会跳楼,舆论就把麻醉医生再次推向前台。随著社会经济的发展,舒适化医疗被提出,无痛技术会开展的越来越多。而这就是麻醉医生的工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