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时报【佘日新逢甲大学讲座教授兼跨领域设计学院院长】

近日美国出差,到访一般台湾民众辨识度不高的爱达荷州,见识了美国版系统整合的威力,据以发想许多有关台湾当前产业发展的突破之道。

此行建构在4层的合作关系架构中:台湾与爱达荷州、台中市与波伊西市(爱达荷的首府Boise、台中市的友好城市)、新汉与美光(台湾目前规模大的FDI)、以及逢甲大学与波伊西州立大学(BSU)。这4层架构中堪称产官学研全都到位了,还有不同层的交错合作(BSU工学院向新汉采购了两台机器手臂、新汉捐赠两台作为教学研究之用)。如此架构在许多其他的国际产学合作关系中并非首创,但执行效益是一个又一个国际合作框架中的主要目标,而执行的深度与成效则有赖完整的生态体系。固然许多工作推动之初,资源鲜少一步到位,但至少具备若隐若现的宏远规格,才有后续发展成长的空间。

离开爱达荷州之前,造访了位于波伊西近郊的House of Design(Youtube频道上有不少HOD的影片),这家连制鞋业都登门造访的系统整合商,运用的所有装置都是ABB的,创办人说这样的工作对该公司的运作比较有效。答询过程中,创办人透露HOD的核心能力在于软体,因此不希望花太多力气再去整合不同厂牌的零件与模组,HOD专注软体的惊人效益其附加价值不止是硬体的3倍(采购10万美金ABB产品所组立的系统报价至少是40万美金)。笔者个人对于这个回复持保留态度,推估这家5年从零,增长为60人的设计公司,所产生价值应该不在硬体成本的3倍以上。西方世界的系统整合业者一方面羡煞我们这些台湾到访者,一方面又凸显许多台湾产业变革的关键因素,分三方面展开:

其一,台湾素以硬体制造渐长,连思考模式都不摆脱硬体的限制(当然,西方采购大咖们加诸台湾厂商的砍价手法也对这些制约难辞其咎),格局难以做大!台湾厂商所有计价模式停留在成本加成的结构上,在各行各业的利润日趋稀薄的当前竞争形态中,要订单、得就范!一层一层地往上游剥削的结果是降报价的边际成本日益升高,在国际原物料大幅波动的市场现实里,工资冻涨是必然的降低成本手法,苦是苦了台湾人的阮囊羞涩。但长期讲究C/P值的心态与思维蔓延整个社会上下,并不健康!因为,P无法有效增加的前提,造成了C不断下降,在欠缺大规模投资高附加价值(因含较高风险)的前提下,看不见的软体就成为第一个被砍的预算,长此以往,极度不利台湾迈向新经济竞争的资源整备。

其二,在所谓「八国联军」或「五胡乱华」的外籍强敌欺压之下,台湾厂商为求生存而发展出来的开放式架构,如当前智慧机械国家队的研华PaaS或新汉一直致力结合学术界的PC-Based机械手臂,有望在「利他」与「共创」的开放式创新架构中,走出与西方经验截然不同的策略。但这个策略的核心绝不是降低成本、而是开放创新。前述业者致力打造西方文献所谓的开放架构,但开放创新这个2003年提出来的架构在西方推展得并不顺利,肇因于各大工具机或机械人业者欲内化利润(Profit Model即Appropriability Regime),以摊提其庞大的软体开发成本。台湾业者所推出的开源架构虽符合趋势与未来性、却违背当前主流利益,如何构思结合各国、年轻的软体极客(Geek),建构半开放式的软体开发架构与流程,从开发之始即设计清晰可依循的分润机制与规则,筑巢引凤地开辟属于台湾的「新软体时代」。

其三,「贪小便宜、吃大亏」是众所周知的,但对于未经验证、或价格不菲的系统整合,面对客户杀价压力的台湾业者依旧难以出手。笔者建议仿效台湾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协会模式,针对庞大的节能投资,引进第三方的融资专案,并就逐步替换的节电装置所节省下来的电费设计分润结构。当前广泛被运用的商模帆布(Business Model Canvas)虽涵盖了两格金流(收益流与成本结构),但若将自(智)动化所节省的成本(含人工)纳入分润,必定吸引第三方金融机构投入,协力建构台湾金融制造(Fin-Manu)体系,有效推展台湾目前极度需要、又欠缺的高价值系统整合产业,因为除了少数口袋够深的集团有能力发展自有体系外,只有纳入专案融资后的方案才能称之为完整的SI生态体系。

台湾具备多项迈入智慧制造的优势,但在系统整合上的牛步进展令人忧心,需要在心态与思维、开放软体创新与引进金融分润3方面迈开大步,才能发挥台湾智慧制造的整体战力。环环相扣的3个策略图像已经隐约浮现,即便在以马铃薯为主要经济产出的美国西北部,依然体验勇敢走出去就会有收获的喜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