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任何商业不得转载

很多朋友一开始下厨,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把肉放进清水里煮过,水里漂浮起一片一片的白色泡沫,这些泡沫撇掉以后,下面的肉汤还是清清澈澈,于是不少人有疑问,撇掉的白色泡沫难道是精华?但是长辈们言传身教下来,又是要把泡沫扔掉,那么这些用肉煮出来的白沫,到底是精华还是脏垃圾呢?

焯肉

事实上,用肉煮出来的白沫是分情况的。煮肉炖汤的时候,把还未烹煮的新鲜肉放进水中烧开,漂浮上来的大量夹杂褐色的白沫,其实是肉中残留的血水、油脂和杂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脏东西”,最好用小勺子将泡沫捞出来撇出去。这些白沫如果留在汤里,不仅影响口感,而且仔细闻还会有一股腥味,多吃的话对我们的身体也不好。

煮肉

但也有人说,如果撇去了那些浮沫,汤的味道就变得不够香,就不好吃了,实际上这是弄错了浮沫的原料。如果是第二次猪肉熬出来的白沫,就可以留下来。因为在第一次撇去带有褐色物质的白沫后,再产生出来的白色泡沫,其实肉里的蛋白质,这些后期产生的白沫可以保留,而且吃起来会很香。

后期产生的泡沫是蛋白质

除了肉类食材以外,海鲜也会被煮出白沫,特别是蒸螃蟹的时候,会发现白沫呈现一团一团密集的形状,不用担心煮海鲜煮出来的白沫,这些泡沫的成分就是蛋白质。海鲜煮出来的白沫一般没什么腥味,可以无视保留下来,当然你要用筷子蘸取着吃掉也可以,毕竟是蛋白质。

蒸海鲜

蒸螃蟹的白沫

我们煮粥煮面的时候,其实也会产生大量泡沫。大米和面粉中也都含有蛋白质,用清水煮粥和面的时候,蛋白质溶解到水中,出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就会像弄肥皂水一样出现大量白色泡泡。煮好的汤水看起来黏稠,是因为米面的淀粉少量溶入水中,这些泡沫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可以食用。

煮粥的泡沫

煮面条的泡沫

综上所述,大家在煮肉之前,一定要先用清水焯一遍肉类食材,焯出来的白色泡沫是要丢弃不要的,第二遍第三遍乃至后期产生的白沫,是可以吃进肚子里的蛋白质。而海鲜、粥、面等食物经过水煮后产生的泡沫,都是无害的。以前很多人做错了,现在你们知道了该怎么区分这些白沫了吧。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