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00_1339803689851_1969345_n

该念的书都念了,该上的课也都上完了,该拿的证照也都考过了。
若庭:「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问自己。
答案在脑中立刻浮现:

「我最想教那些需要学习厨艺的人,让这些人可以做健康营养又美味的菜给家人。」
「我希望因为如此,他们的家人藉著这样的活动,可以更有凝聚力。」

几年下来的观察,我发现最需要这些技巧的家庭妇女,尤其是住在美国无亲无故的新移民,往往是最无法走开身来学厨艺的,因为小孩通常要自己带,上下学要接送,而且按照法律不能把小孩自己留在家。

照理说,新婚的人最想学厨艺,但是成家后的另一项接踵而来的使命,是一但开始就必须要全身奉献的---生小孩,
好几个住的很近的学生,怀孕时还来上上课,小孩一生下就完全没时间。


May 来电说:「老师,我连好好的给自己煮顿饭的时间都没有了。想去上妳的课,就像在做梦,我们自己做的菜都好难吃,就是跟妳学那几道菜还开心些。我先生也想跟妳学品酒,但是他又不好意思把我们都丢下,自己跑去。」
May 的家就隔我几条街,她的叹气也引来我的叹气,因为我最希望我的厨艺可以让这样新的家庭受惠,但是照顾小孩又绝对是最重要的。百思不解,如何想个方法来让这些人也可以出门上上课?该开始做教学录影了?但是有小孩的人也需要交谊啊!

老同学想要来上点心课,问我可不可以带小孩来,我忍痛的说不行,明知小孩一定要妈妈带,但是这堂复杂的点心课,学生实在无法分心上课,加上一堂课还有别的学生,万一小孩吵闹,那课程该如何进行?最后老同学还是来上课了,虽然只是几个小时,但是我内心其实也百感交集。

记得她刚嫁来的时候尚未有小孩,她的母亲来访,连同阿姨。我还特地为她们开班,教她们现擀饺子皮做饺子,还做漂亮的肉桂卷,开心的看他们捧著肉桂卷回家,脸上有著学习的满足表情。

   

自己其实也是爱小孩的,年轻时梦想自己最好就生个两次双包胎,这样我就可以有很多小孩。无奈,姻缘来的晚(这个姻缘是非常好的,没得报怨),就是无缘添小孩啦!


这次受邀约,去参加一个端午节粽子亲子扒(事后知道共有60个大人,32个小孩),由阿嬷亲手包了百来粒的粽子。

临行前抱著去观摩的心情, 因为之前还在思索:
「也许设计一些课,专门给有小孩的妈妈们上的,不要一次上太多东西,时间拉长一点。准备一个空间给小孩聚在一起玩,这样妈妈就可以有点空档听课?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可能?」

这样妈妈们就不会为了带小孩只能窝在家中,还可以学些东西。或是我也可以去她们方便聚会的地方家教?

作家朋友崇彬说:「妳坐拥食品卫生管理的证照,没有把这些知识传递出去,是一种犯罪的行为。」我真的不想犯罪啊!但是我自己没有小孩,如何得知有小孩的人方便的时间?我也不知道小孩会几点下课?何时学校开学或放暑假。

为了解决家乡食物的思念,海外人多少都练就一番煮家乡食物的技法。
小孩在跟自己童年时不同的文化中慢慢长大,就算家里再怎么天天做中国菜,也难以逃离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西方饮食的所在地。海外人总要面对西方食物的挑战,更何况食材也比较容易取得。

听朋友Karen抱怨小孩长大了,因为其他同学的影响,不再爱吃妈妈的中国菜,她只好做中国菜给自己吃,然后去买外卖给小孩吃。她说:『Miggi你赶快救救我!』

相关文章